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ZX069)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ZX069) 作品数:63 被引量:148 H指数:6 相关作者: 石磊 郑艳华 董玉杰 李富 孙俊 更多>> 相关机构: 清华大学 教育部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核科学技术 机械工程 理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二氧化硅吸附处理高浓度硝酸根的含铀工艺废液 利用二氧化硅对铀酰离子的吸附作用,实现了同时含高浓度硝酸根及微量铀的放射性废水中铀的回收。利用模拟废液进行的静态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越高,二氧化硅对铀酰离子的吸附作用越明显;铀的初始浓度越高,在二氧化硅上的吸附效率就越... 陈晓彤 王阳 权英 刘兵 唐亚平关键词:二氧化硅 铀酰离子 硝酸根 文献传递 高温和超高温气冷堆动力转换方案研究 2019年 动力转换单元是高温和超高温气冷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高温和超高温气冷堆的动力转换单元进行研究。从4个关键参数(反应堆出口温度、反应堆入口温度、压缩比和主蒸汽参数)入手,对5个循环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工程因素,上位循环为简单氦气透平循环、下位循环为有再热的蒸汽轮机循环的联合循环方案是具有竞争力的,其中下位循环在高温气冷堆范围是亚临界参数循环,在超高温气冷堆范围是超临界参数循环。联合循环可实现高温和超高温气冷堆热量的高效率转化,且反应堆入口温度在反应堆压力壳材料允许的范围内,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曲新鹤 杨小勇 王捷关键词:高温气冷堆 高温气冷堆关键材料技术发展战略 被引量:8 2021年 在我国核电技术自主化发展过程中,堆本体、燃料组件和蒸发器等主要设备的关键材料自主化是一个重要的基础问题。对于高温气冷堆(high temperature gas-cooled reactor,HTGR),这些关键材料主要涵盖核燃料、高温金属、核石墨、压力容器材料、高温气冷堆制氢相关材料等。受国内材料研发和制造水平所限,高温气冷堆部分关键材料仍采用国外进口材料。该文针对我国高温气冷堆核能技术所需的关键材料技术开展战略研究,研究关键材料的内容和范围、制造产业链、表征和应用等,提出对高温堆技术发展具有支撑性作用的关键材料体系及其工程化技术,并给出技术发展规划和建议。 史力 赵加清 刘兵 李晓伟 雒晓卫 张征明 张平 孙立斌 吴莘馨关键词:高温气冷堆 核燃料 核石墨 核电与可再生能源未来的协调发展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在人类共同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能源的清洁低碳转型成为趋势,核电与可再生能源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预测,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据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0%。中国工程院在《新形势下我国核电发展的建议》报告中预计,2050年核电将占据我国一次能源供给量的15%。因此,核电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处于同一个电力系统中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巴黎协定》框架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分析了我国电力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述了核电与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未来核电与可再生能源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 韩梓豪 陈福冰 秦旭映关键词:核电 可再生能源 协调发展 HTR-PM堆芯出口热气混合数值模拟分析 2015年 利用Fluent软件对模型实验台架的两支路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该实验台架用于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HTR-PM)的堆芯出口混合结构的设计验证。通过利用模拟计算所得的温度、压力以及流速分布与模型实验台架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确定了模拟计算的各种设置,包括边界条件、湍流模型以及求解算法等。利用Fluent软件并根据相应的设置,对HTR-PM的堆芯出口混合结构的两支路工况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两支路工况下,HTR-PM的堆芯出口混合结构可满足高热混合效率和低压降的要求。 周杨平 郝鹏飞 李富 石磊 何枫 谢菲关键词: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一种碱性环境中磁性铀吸附剂的制备及应用 高温气冷堆是能够适应未来能源市场需要的第四代先进核反应堆堆型之一,其核燃料元件的UO核芯制备会产生大量碱性放射性废水。吸附法是处理含铀放射性废水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目前尚无一种在碱性环境下有效吸附铀的材料,吸附前必须进行复... 陈晓彤 贺林峰 刘兵 唐亚平关键词:含铀废水 双官能团 HTR-10提升功率试验的初步模拟 10 MW高温气冷实验堆(HTR-10)是我国第一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提升功率试验是HTR-10非常重要的调试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了功率调节手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基于实际的试验工况,利用THERMIX程序对提升功率试验进行... 陈福冰 董玉杰 张作义 郑艳华 石磊 李富力自由不平衡控制下的高速磁悬浮飞轮系统在线动平衡 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高速磁悬浮飞轮转子的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力自由不平衡控制下的在线动平衡方法,用空气环境下低转速的在线动平衡替代真空环境下的高转速在线动平衡,以实现兼顾高效率和高精度的在线动平衡。通过分析磁悬浮转子系统的不平衡模型和比较各不平衡控制模式下校正质量的求解方法,得出在力自由控制模式下,磁轴承的同频控制电流为零,电磁力在线性化范围内仅是转子位移的线性函数。因此根据转子的同频位移响应可解算动平衡校正质量。通过所设计的磁轴承力自由不平衡控制器使转子绕其惯性主轴旋转,获得了转子同频位移响应。由于系统参数的理论值与实际值存在一定误差,通过一次试重对转换系数矩阵进行了校正。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一次试重校正转换系数矩阵,再经过两次试转后即可实现高精度动平衡。另外,转子轴心轨迹显著减小、转子两端同频位移响应分别下降了77.29%和94.14%;在真空环境下,试验转子升速至500Hz时,转子的运行状况与低速状态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蒲芃成 张剀 于金鹏 赵雷关键词:磁悬浮飞轮 在线动平衡 电磁轴承振动传递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转子的仿真模型,结合电磁轴承动态模型获得整个电磁轴承支承转子闭环系统状态方程。基于该状态空间模型,计算转子受外扰力作用时轴承处力传递率频域响应、在外冲击力作用下位移响应及动态力响应,以此考察电磁轴承的振动传递特性,并与滚珠轴承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电磁轴承的刚度阻尼等支承特性与滚珠轴承显著不同,其力的传递率频域响应较平缓,无滚珠轴承支承时某些频率附近的突出峰值。在冲击力作用下电磁轴承支承时,转子位移及动态轴承力振动均能较快恢复稳定状态,振动传递明显减小。 莫逆 刘兴男 周燕 杨国军 时振刚关键词:电磁轴承 状态空间模型 冲击响应 HTR-PM—回路氦气流量测量方案研究 本文从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项目中遇到的实际工程测量问题出发,通过在国内外进行广泛调研,提出了一种直接测量高温气冷堆一回路氦气流量的方案,即利用一回路布置中原有的弯头,通过精密加工做成弯管流量计,加上高精度的差压变送器... 熊德桂 孙艳飞 李少峰关键词:一回路 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