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10056)

作品数:13 被引量:34H指数:2
相关作者:宋俊成沈慧孙瑛辉杨连生温海波更多>>
相关机构:辽东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政治
  • 7篇思想政治
  • 6篇教育
  • 6篇高校
  • 5篇政治教育
  • 5篇治教
  • 5篇思想政治教育
  • 4篇学科
  • 4篇学科政策
  • 4篇社会
  • 4篇高校思想
  • 4篇高校思想政治
  • 3篇文本
  • 3篇高校思想政治...
  • 2篇政策文本
  • 2篇社会学
  • 2篇人本
  • 2篇文本分析
  • 2篇文化
  • 2篇教育学

机构

  • 11篇辽东学院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宋俊成
  • 3篇沈慧
  • 2篇杨连生
  • 2篇孙瑛辉
  • 1篇刘晓善
  • 1篇孙希国
  • 1篇温海波

传媒

  • 4篇广西社会科学
  • 2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党政干部学刊
  • 1篇辽宁行政学院...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辽东学院学报...
  • 1篇预防青少年犯...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本视阈下大学精神塑造研究
2013年
大学精神是大学实体在存续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稳定性的、独特性的、时代性的气质和品格,是以人文素养和学术自治为依托的文明成果,它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体现了大学的价值信仰和不懈追求。现代大学的发展历程验证了一条真理,即以人为本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从人本视阈出发对大学精神的塑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弘扬人文精神,塑造大学文化品牌;打开思想束缚,塑造大学自由品质;摆脱功利阴影,塑造大学学术品格。
沈慧
关键词:大学精神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维度被引量:18
2015年
重视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党的"生命线"理念之于新形势的新要求所做出的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二者有着一致的价值取向。在坚持意识形态主导性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时代价值和现实功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领,立足社会发展的实际,用现代化的思想理念塑造和支撑人文精神。
孙瑛辉
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变迁环境研究——基于政策社会学视角被引量:2
2014年
从政策社会学的视角看,政治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变迁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变迁的诱导性因素,文化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变迁的中介性因素。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发展与社会环境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历史规律,可以进一步优化学科政策环境,增强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科政策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宋俊成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政治环境文化环境
马克思法哲学本体论思想的人本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马克思的法哲学思想是其思想理论的精髓,而对人的关注是马克思法哲学思想发展的贯穿线索。马克思本体论思想包括法的本质、法的现象、法的历史演进以及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丰富内容。人的问题与马克思法哲学本体论思想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正是对人的本质的探求揭开了法的本质异化的面纱,对人的需要的关注透露了法的动态过程的秘密,而对人的发展的执着洞察了法与社会生活的纽带。
沈慧
关键词:马克思法哲学社会生活
越轨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犯罪防治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从越轨社会学的视域出发,对大学生犯罪问题的防治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具体对策,包括压力应对方式的改善、社会支持状况的优化以及社会控制程度的提升。其中,压力应对方式的改善是核心与重点,社会支持状况的优化与社会控制程度的提升则是辅助性措施,两者都是为压力应对方式的改善进行服务的。
刘晓善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越轨社会学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基础——以学科政策文本分析为视角被引量:2
2014年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方法基础和社会基础是学科存在和发展牢不可变的根基,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学科政策文本内容规定中可以看出,学科政策与学科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学科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作为学科的方法基础,社会需要及其实践作为学科的社会基础,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学科政策规范和引导的结果。
宋俊成杨连生
关键词:学科政策学科基础思想政治教育
制度自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议题被引量:3
2017年
制度自信,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信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议题,它不仅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整体安排之中,还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更是高校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
孙瑛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法哲学思想中国化发展的必要性与理论启示被引量:1
2013年
从法哲学文化的角度出发,马克思法哲学思想中国化发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批判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法哲学思想文化的需要、解除马克思法哲学在中国认同壁垒的需要、中国当代法哲学思想研究和发展的需要三方面。同时,马克思法哲学思想中国化发展的曲折历程表明,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法哲学思想中国化发展的方法论,而人是马克思法哲学思想中国化发展的核心与目的。
沈慧
关键词:唯物史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研究中的几个重要概念辨析被引量:2
2014年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是一个范围较大的概念,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和课程三者之间相互交织,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是学科人才培养的基地,课程是学科和专业知识的体系化与合法化。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概念虽然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广泛,但侧重于理论研究与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正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以及学科政策、学科制度等概念基础上的衍生与创造。这些概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分析,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研究对象和研究边界,为深入开展研究奠定基础。
宋俊成
关键词:学科政策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辨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
2015年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同时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其中的优秀成分更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高度契合,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只有充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作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完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战略任务,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孙希国
关键词: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根基践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