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06YFSZSF05100)

作品数:22 被引量:346H指数:12
相关作者:吴光红李万庆郑洪起朱兆洲苏睿先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天津市环境保护局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同位素
  • 4篇沉积物
  • 3篇土壤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污染
  • 2篇针茅
  • 2篇水污染
  • 2篇坡地
  • 2篇克氏针茅
  • 2篇降水
  • 2篇草原
  • 2篇O
  • 1篇大针茅
  • 1篇淡水
  • 1篇地表水
  • 1篇地理种群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统计
  • 1篇调节水库

机构

  • 22篇天津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天津市环境保...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民航大学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天津市水利科...

作者

  • 8篇吴光红
  • 4篇朱兆洲
  • 4篇郑洪起
  • 4篇李万庆
  • 3篇苏睿先
  • 3篇刘丛强
  • 3篇于雅琴
  • 3篇李勇
  • 3篇李军
  • 2篇张丽霞
  • 2篇张丽丽
  • 2篇田立德
  • 2篇郝永红
  • 2篇刘涛泽
  • 2篇姚檀栋
  • 2篇刘忠方
  • 2篇李晓东
  • 2篇高玉葆
  • 2篇贾美清
  • 2篇张伟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
  • 3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水资源保护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地球化学
  • 1篇企业经济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年份

  • 6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0年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含量占土壤有机质成分的比例不高,却是非常活跃的化学物质,可影响土壤的形成及肥力,通过水循环进入水生生态系统参与水体内的各个过程、经微生物作用进入大气圈对全球气候产生巨大影响,在土壤乃至全球系统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渐成为土壤学家、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研究的焦点。本文综述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土壤DOM的来源、含量、组成和分类,以及影响其含量变化的因素及其环境效应,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王美丽李军朱兆洲郭笑笑
关键词: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影响因素环境效应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中国北方岩溶泉的影响——以山西柳林泉为例被引量:24
2009年
中国是岩溶最发育的国家之一,全球岩溶面积的1/4分布在中国。由于岩溶含水层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岩溶泉已经成为人们研究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最要信息载体。本文以中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柳林泉为研究对象,经过分析认为1957~1973年泉水流最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因此,我们利用1973年前的泉水流量,建立了气候变化条件下泉水流量的灰色系统模型,将该模型外推,获得了1974~2005年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泉水流量,与同期实测流量相比较,得到了人类活动对泉水流量衰减的贡献。结果表明,1974~2005年,气候变化对泉水流量衰减的贡献仪为人类活动对泉水流量衰减贡献量的8.1%~8.6%,人类活动对泉水流量的衰减起着主要作用。在人类活动对泉水流量的影响中,地下水开采量仅占到其中的20%~35%;其他因素包括水库的修建、跨区域地下水袭夺、矿坑排水、泉域内森林植被的破坏等等,他们对泉水流量衰减的贡献占到65%~80%。因此,传统的单纯以地下水开采量作为人类活动对泉水的影响足不合理的。
郝永红王玮王国卿杜欣朱宇恩王学萌
关键词:气候变化灰色系统GM(1,1)模型
天津典型水环境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及动态特征被引量:19
2009年
对天津4个典型水环境(于桥水库、海河干流、海河大沽口和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0~25 cm)中有机物(OM)、总氮(TN)、总磷(TP)、有效磷(BAP)等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与土壤背景值及历年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的方法,研究天津典型水环境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富集水平和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天津4种典型水环境表层沉积物均已受人为污染,但仍属于多数底栖生物可承受的污染水平,海河干流营养盐含量明显比海河大沽口、于桥水库和天津近岸海域高,呈现由海河干流、海河大沽口和天津近岸海域递减的趋势,OM、TN、TP和BAP的富集系数(EF)分别达到了1.6~6.5、0.9~2.7、0.9~2.6和4.4~9.2;不同水环境沉积物中BAP含量的高低与TP含量并不一致,于桥水库表层沉积物中BAP占TP的比值最大,达到16.3%,表明内源释放严重,富营养化问题突出;于桥水库沉积物中OM和BAP含量与1988年相比均有大幅度的增加,TP基本持平,TN略有上升;海河干流底泥清淤后,表层沉积物中OM、TN和TP含量下降了42.3%、17.2%和14.8%,对底泥营养盐的去除起到一定作用.
吴光红曹珊珊于雅琴鞠瑾苏睿先
关键词:营养盐沉积物水环境
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被引量:17
2007年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中所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的形势,以海河流域下游平原地区为例,探讨区域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综合整治的管理对策:①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管理中实现水量和水质的统一;②在进行跨区域调水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发展"能耗低、水耗小、排污少"产业,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③统筹区域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修复工作,实现"分质供水"和"梯级利用";④加强污水资源化、雨水利用和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吴光红刘德文丛黎明
关键词:水资源水污染管理对策海河流域
运用水力层析法对含水层裂隙带成像被引量:10
2008年
含水层裂隙带的识别,是准确模拟计算地下水流和污染扩散的前提。本研究通过数值实验,运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水力地质层析方法,对含水层裂隙带成像。文章设定一个17m×17m的二维垂直饱和裂隙含水层,含水层有2口斜井。在斜井与裂隙带的交叉点分别进行抽水试验,由感应器收集水位响应数据,运用VSAFT2对裂隙带进行识别。数值实验证明,水力层析法结合地下水流的逆算方法——连续线性算法(SSLE),可以比较准确地识别非均质含水层的参数分布;非稳定流条件下的识别结果好于稳定流的结果;信息齐全条件下的结果好于资料缺乏时的结果。
郝永红叶天齐韩宝平项建维朱峰倪春发
关键词:裂隙成像含水层抽水试验地质统计
内蒙古中东部草原不同地理种群克氏针茅种子萌发对渗透胁迫的响应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地理种群克氏针茅种子对渗透胁迫的响应,并以相对发芽率、萌发抗旱指数、活力指数为指标采用模糊隶属法对为种群克氏针茅种子的耐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处理的克氏针茅种子均存在萌发高峰期;50 g/L低浓度PEG-6000的渗透胁迫使克氏针茅萌发的整齐性提高;来源于典型草原东部相对湿润生境的巴彦乌拉克氏针茅种子比典型草原中部和西部相对干旱生境的锡林浩特西与新浩特克氏针茅种子对渗透胁迫更敏感;3个种群克氏针茅种子的耐旱能力依次为新浩特种子>锡林浩特西种子>巴彦乌拉种子;不同种群克氏针茅种子萌发的耐旱能力与生境有密切关系.
贾美清高玉葆
关键词:渗透胁迫克氏针茅种子萌发
天津地区地表水咸化的水化学证据被引量:14
2010年
为了解天津滨海地区咸/海水入侵的水化学特征,对该区地表水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显示,由山前平原到滨海平原,水化学的组成呈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研究水体TDS的含量较高,咸化程度明显,由淡水逐渐向卤水演化;同时,水化学类型由HCO3-Ca型,以及其它混合类型逐渐向Cl-Na型演化.Gibbs图解分析表明,蒸发-浓缩作用是控制该区地表水化学组成的主要原因;而咸/海水入侵以及由其导致的阳离子交换反应、碳酸钙的沉淀/溶解等对其也有重要的影响.
李军刘丛强岳甫均朱兆洲张国平项萌李勇
关键词:地表水化学特征
环渤海经济圈服务业发展效率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步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环渤海经济圈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各省市服务业的发展,将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环渤海经济圈的服务业入手,对环渤海经济圈的七个省市地区,根据其2007年的统计调查数据,根据服务业的投入产出,运用数据包络的分析方法,分析各省市服务业发展的效率。研究结果显示:在环渤海经济圈中,有四个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效率是非DEA有效的。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了这些地区服务业发展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环渤海经济圈服务经济的发展对策。
张丽霞李勇
关键词:环渤海经济圈服务业DEA
中国大气降水中δ^(18)O的空间分布被引量:46
2009年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大气降水中δ18O的变化主要和瑞利分馏过程中水汽凝结的热动力学有关,而导致温度降低水汽凝结的主要地理因素是海拔和纬度.BW模型认为大气降水中的δ18O作为纬度和海拔的函数可以通过模拟获得,这为缺乏同位素观测地区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利用BW模型,结合我国现有的55个站点降水和冰芯中18O的资料,建立了我国降水中δ18O与纬度和海拔定量关系的模型:δ18Oppt=0.0176LAT2+1.1195LAT0.0016ALT23.7553.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ArcGIS,综合了纬度、海拔以及水汽源地和水汽循环过程等影响因素产生了较高分辨率的中国降水中δ18O的空间分布图.从一个新的研究方法揭示了我国大气降水中δ18O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古气候与稳定同位素水文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刘忠方田立德姚檀栋柴旭荣
关键词:Δ^18O降水
喀斯特坡地石灰土硫形态分布及其同位素组成特征被引量:5
2010年
土壤中S形态及各形态硫化物的稳定S同位素组成的分布特征对于土壤S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形态连续提取方法测定了喀斯特坡地石灰土总S、SO24--S、S0-S、FeS-S、FeS2-S和有机S含量及其δ34S值。有机S是石灰土主要的S形态,占总S的76.5%~93.6%。总S和有机S含量随土壤深度加深而降低,这与有机S矿化有关,对应有机S的δ34S值逐渐增大。总体来看,FeS2是石灰土主要的无机S形态,其次为SO24-、FeS和S0。石灰土表层以下深度FeS2-S增加与SO24-异化还原反应速率增大有关,对应SO24-和FeS2的δ34S值平行增大。深层土壤FeS2-S降低则主要与SO42-异化还原反应速率减小及无机S厌氧氧化有关。土壤各形态S含量及其δ34S值的分布特征,可以记录与深度相关的S形态转化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受石灰土类型、植被状况及地形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喀斯特坡地石灰土中SO42-、FeS2和有机S组分容易迁移,这也是石灰土中各形态S分布变异的主要原因。
张伟刘丛强刘涛泽李晓东张丽丽
关键词:坡地石灰土S同位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