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GZ11B105)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宏燕刘志华孟颖丛聪马丽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生物黑炭
  • 2篇氮素
  • 2篇氮素转化
  • 2篇土壤
  • 1篇氮素形态
  • 1篇氮有效性
  • 1篇性状
  • 1篇养分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玉米
  • 1篇速效
  • 1篇速效氮
  • 1篇速效钾
  • 1篇速效磷
  • 1篇速效养分
  • 1篇土壤氮
  • 1篇土壤氮素
  • 1篇土壤氮素转化
  • 1篇土壤肥力

机构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作者

  • 4篇刘志华
  • 4篇王宏燕
  • 2篇孟颖
  • 2篇张少良
  • 2篇李通
  • 2篇李晓梅
  • 2篇马丽
  • 2篇丛聪
  • 1篇姜振峰
  • 1篇于崧
  • 1篇陶月
  • 1篇薛菲

传媒

  • 1篇中国马铃薯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大豆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4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生物黑炭对黑土根际氮素转化相关功能菌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以玉米秸秆源在450℃无氧条件制备的生物黑炭为研究材料,以CK、F(化肥)、1%CF(1%黑炭+化肥)、5%CF(5%黑炭+化肥)和10%CF(10%黑炭+化肥)(质量分数)作为不同处理,研究生物黑炭对黑土大豆根际氮素转化相关功能菌数量及氮素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CF处理显著促进大豆鼓粒期和成熟期固氮菌、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数量;5%CF处理显著提高根际固氮菌和硝化细菌数量,促进除花期外其余生育时期的氨化细菌数量;10%CF处理对硝化细菌数量无显著影响,对固氮菌和氨化细菌数量的影响存在时期性差异。生物黑炭影响大豆苗期、花期和结荚期根际铵态氮含量,对鼓粒期和成熟期根际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影响;对花期根际硝态氮含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成熟期根际硝态氮含量有显著抑制作用。
刘志华孟颖姜振峰张少良王宏燕
关键词:生物黑炭固氮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
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形成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为有效利用秸秆资源,以研究最佳的秸秆还田方式,以玉米为研究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秸秆还田方式和数量对下茬作物产量构成因子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鲜秸秆还田表现出对玉米株高、叶面积和产量构成因子(穗重、穗粒重、穗长、穗粗等)的促进作用,同时,半量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的作用与腐熟猪粪的作用相当;半量秸秆还田对土壤碱解磷有促进作用,腐熟秸秆还田对土壤碱解氮的含量有一定提升作用。此试验条件下,半量鲜秸秆还田更有利于玉米产量的形成和肥力的提升。
刘志华盖兆雪李晓梅王宏燕李通丛聪马丽薛菲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叶面积株高产量构成因子土壤肥力
生物黑炭对马铃薯块茎形成期根际物理性状及速效养分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本研究以两个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6个处理:对照(未施化肥和生物黑炭)、F(单施常规肥,尿素10 kg/667m2、二铵20 kg/667m2、硫酸钾10 kg/667m2)、B1(2 t/hm2生物黑炭)、B1F(2 t/hm2生物黑炭+常规肥)、B2(4 t/hm2生物黑炭)及B2F(4 t/hm2生物黑炭+常规肥),研究生物黑炭对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土壤物理性状及速效养分的影响,为马铃薯的栽培管理和生物黑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低量生物黑炭处理(2 t/hm2)对土壤pH、容重和总孔隙度无显著性影响;高量生物黑炭处理(4 t/hm2)显著增加土壤pH值和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降低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的来说,生物黑炭改善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土壤物理性状,影响速效养分含量。
刘志华李晓梅盖兆雪张少良马丽李通丛聪王宏燕
关键词:生物黑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
生物黑炭对玉米苗期根际土壤氮素形态及相关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20
2014年
生物黑炭被作为土壤改良剂应用逐渐被认可,但其应用机制特别是生物黑炭对氮素形态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影响其推广。本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玉米和水稻秸秆烧制的生物黑炭按不同量施入土壤后,对玉米苗期株高、生物量和根际土壤氮素形态及相关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60 g·kg-1玉米黑炭和40~60 g·kg-1水稻黑炭均对玉米苗期株高有显著(P〈0.05)降低作用,其中水稻黑炭的降低效果更为明显;分别施入60 g·kg-1玉米黑炭和20~60 g·kg-1水稻黑炭后,玉米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降低。施入60 g·kg-1玉米黑炭后根际土壤含水量和微生物量氮显著提高。随两种生物黑炭施入量的不断增加,玉米苗期根际土壤全氮、硝态氮含量以及固氮作用强度也显著增加,且均在60 g·kg-1施用量下达最大值。施用40 g·kg-1玉米黑炭可显著提高玉米苗期根际土壤氨态氮含量。同时,施用两种生物黑炭后,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玉米根际土壤中细菌总体数量,促进了固氮菌和纤维素降解菌的生长,其中施入60 g·kg-1玉米黑炭的效果最为明显。综上,玉米和水稻秸秆生物黑炭的适量施用,可以促进玉米根际土壤氮素的循环转化,影响相关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且与水稻秸秆相比,玉米秸秆生物黑炭的施用效果更加明显。本文针对作物生长、土壤氮素形态及相关微生物数量3个方面研究生物黑炭施入土壤对氮有效性的影响,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将生物黑炭如何影响土壤氮素转化展现出来,促进生物黑炭的深入开发利用,对黑土肥力保护具有一定意义。
孟颖王宏燕于崧刘志华赵成森陶月
关键词:生物黑炭根际土壤土壤氮素转化氮有效性纤维素降解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