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2242)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4
相关作者:郑德华魏玉香付晓倩杜国盛于涛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解放军309医院河北北方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免疫耐受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B细胞
  • 1篇多糖
  • 1篇胸腺
  • 1篇胸腺肽
  • 1篇胸腺肽Α
  • 1篇胸腺肽Α1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甲胎蛋白
  • 1篇移植排斥
  • 1篇移植排斥反应
  • 1篇移植物抗宿主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30...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解放军309...

作者

  • 5篇郑德华
  • 4篇魏玉香
  • 3篇杜国盛
  • 3篇付晓倩
  • 2篇钱叶勇
  • 2篇周林
  • 2篇蔡明
  • 2篇肖漓
  • 2篇周文强
  • 2篇宋继勇
  • 2篇石炳毅
  • 2篇齐帜
  • 2篇朱志东
  • 2篇廖珂
  • 2篇于涛
  • 1篇吴田田
  • 1篇封立魁

传媒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体外光化学疗法的临床研究新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目前器官移植已获得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终末器官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移植术后如何减少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器官移植成功的关键。解决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方法在于诱导受体对供体细胞组织或器官产生免疫耐受。体外光化学疗法作为一种新的免疫调节疗法,可诱导器官移植负向免疫调节,减轻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从而使患者产生免疫耐受。体外光化学疗法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和多种免疫系统疫病。但其确切机制目前尚未清楚。但其在治疗过程中可明显减轻药物的毒害作用,应用安全性高且范围广泛,在临床应用中有广阔的前景。该文就体外光化学疗法在临床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付晓倩郑德华杜国盛
关键词:光化学疗法器官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疾病免疫耐受
胸腺肽α1为基础三联抗肿瘤疗法降低肝癌模型大鼠发癌率和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以胸腺肽α1(Tα1)为基础,联合槐耳颗粒、西罗莫司的三联抗肿瘤疗法对大鼠肝癌模型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以随机数字法分为Tα1组、槐耳颗粒组、西罗莫司组、三联组、诱癌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化学诱癌法建立SD大鼠肝癌动物模型,自DEN开始处理后即开始用药,三联组采用0.8 mg/kg Tα1皮下注射,开始每日1次,2周后改为每周2次;0.35 g/kg槐耳颗粒灌胃,3次/日;1 mg/kg西罗莫司灌胃,1次/日。其余各单独用药组的用药剂量同三联组,诱癌组和对照组不予以药物治疗,用药持续到第20周。观察各组大鼠在不同时期的行为表现,并检测各组大鼠6、16、18、20周的血清AFP的水平。结果经诱癌处理的各组大鼠在第16周表现出典型的肝癌症状,并从第10周开始相继死去6只,解剖出各只大鼠肝脏,肉眼观察可见肝脏表面不光滑且有结节。肝脏病理检查证实肝癌模型诱导成功。根据第20周存活大鼠的肝癌发生率,表明三联疗法的大鼠肝癌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三联疗法显著降低大鼠体内血清AFP水平。结论三联疗法能显著延长患癌大鼠的生存时间、降低发癌率和血清AFP水平。
付晓倩魏玉香郑德华周林朱志东宋继勇封立魁杜国盛
关键词:胸腺肽Α1槐耳颗粒西罗莫司肝细胞肝癌甲胎蛋白
调节性树突细胞对皮肤移植小鼠IL-10+调节性B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吞噬了供者凋亡淋巴细胞的未成熟树突细胞(imDC)对皮肤移植受体小鼠外周血IL-10+CD19+调节性B细胞(Breg)比例及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作为受者,BALB/c小鼠为供者,建立小鼠皮肤移植模型。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细胞,经小鼠重组白细胞介素4(IL-4)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共同诱导,制备并培养imDC。分离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SP),经光化学照射方法(PUVA)处理,得到供者小鼠脾淋巴细胞(PUVA-SP)。在体外将PUVA-SP与C57BL/6小鼠骨髓来源的imDC共同培养,得到PUVA-SP DCs。根据受体小鼠术前接受的静脉输注成分将其随机分为4组(n=14):PUVA-SP DC组、imDC组、成熟树突细胞(maDC)组和PBS对照组。于手术前7d分别从尾静脉注入1×l06个(0.2ml)PUVA-SP DC、imDC、maDC或0.2ml PBS。于移植术后观察受体小鼠的移植物存活时间、外周血IL-10+CD19+Breg比例及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移植术后,受体小鼠外周血IL-10+CD19+Breg细胞占CD19+B细胞的比例在PUVA-SP DC组为7.48%,明显高于imDC组(4.12%)、maDC组(3.01%)和PBS对照组(2.37%)。PUVA-SP DC组小鼠血清中IL-10表达水平为58.2±0.9ng/ml,与maDC组(20.1±1.6ng/ml)、imDC组(26.2±1.3ng/ml)及PBS对照组(19.0±0.6ng/ml)比较显著升高(P<0.01)。PUVA-SP DC组移植物存活时间为62.3±2.6d,显著长于maDC组(20.7±1.9d)、imDC组(12.1±1.0d)和PBS对照组(11.0±1.3d,P<0.01)。结论移植术前输注PUVA-SP DCs可显著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增加受者体内IL-10的表达水平,诱导产生较多分泌IL-10的调节性B细胞。
魏玉香周文强肖漓郑德华齐帜蔡明钱叶勇于涛廖珂石炳毅
关键词:树突细胞皮肤移植调节性B细胞
长波紫外线联合补骨脂素诱导人脾脏淋巴细胞凋亡被引量:5
2015年
长波紫外线即紫外线A(ultraviolet A,UVA)联合8-甲氧基补骨脂素(8-methoxypsoralen,8-MOP)的诱导方法被应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如皮肤T细胞淋巴瘤、移植物抗宿主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8-MOP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出的化合物,400~320nm UVA照射后激活的8-MOP可以与细胞DNA发生共价交联,抑制DNA的合成,进而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并启动细胞凋亡。
付晓倩郑德华魏玉香周林朱志东宋继勇吴田田杜国盛
关键词:长波紫外线淋巴细胞凋亡免疫耐受
吞噬凋亡淋巴细胞的未成熟树突细胞对脂多糖介导激活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吞噬经体外光化学法(PUVA)处理的同种异基因淋巴细胞的未成熟树突细胞(imDC)对脂多糖(LPS)介导的树突细胞(DC)激活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细胞,经小鼠重组白细胞介素4(rmIL-4)和重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共同诱导培养制备骨髓来源的C57BL/6小鼠imDC。分离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SP),经PUVA处理制备成PUVA-SP。在体外将BALB/c小鼠的PUVA-SP与C57BL/6小鼠骨髓来源的imDC共同培养,获得PUVA-SP DCs。在上述imDC和PUVA-SP DCs中分别加入10ng/ml LPS刺激24h,获得LPS DCs。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中IL-10和IL-12的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MHC-Ⅱ、CD40、CD86和CD80的表达水平。结果 LPS刺激后,PUVA-SP DCs表面分子CD80、CD86、CD40的表达分别为21.26%、38.50%和39.78%,远远低于imDC经LPS刺激后的表达(50.58%、66.29%、71.20%,P<0.01)。LPS刺激后PUVA-SP DCs和imDCs MHC-Ⅱ的表达分别为67.29%和68.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刺激后,PUVA-SP DCs和imDCs分泌IL-10的水平分别为435.6±13.9pg/ml和132.6±2.8pg/ml,与刺激前相比均增高,但前者增高的水平要显著高于后者(P<0.01)。LPS刺激后,imDCs分泌高水平的IL-12,其p70和p40的表达量分别为192.1±5.9和999.8±26.9pg/ml,而PUVA-SP DCs分泌IL-12的水平分别为p7018.56±1.3pg/ml,p40 15.22±1.2pg/ml,显著低于imD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UVA-SP DCs虽然表达不成熟表型,但其功能不同于imDC,对LPS刺激具有抑制作用,适用于诱导体内免疫耐受。
魏玉香周文强肖漓郑德华齐帜蔡明钱叶勇于涛廖珂石炳毅
关键词:树突细胞免疫耐受脂多糖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