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634606)

作品数:8 被引量:67H指数:6
相关作者:蔡五田郑继天郝春博王广才张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污染
  • 6篇地下水
  • 3篇水污染
  • 2篇地下水污染
  • 2篇油污染
  • 2篇石油污染
  • 2篇水中细菌
  • 2篇污染调查
  • 2篇成井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有机物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研究
  • 1篇石油
  • 1篇石油化工
  • 1篇水层
  • 1篇水样品
  • 1篇取样器
  • 1篇自然降解

机构

  • 9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蔡五田
  • 4篇郑继天
  • 3篇冉德发
  • 3篇王建增
  • 2篇张敏
  • 2篇李小杰
  • 2篇张倩
  • 2篇王广才
  • 2篇刘雪松
  • 2篇郝春博
  • 1篇汪敏
  • 1篇叶成明
  • 1篇董健楠
  • 1篇高宗军
  • 1篇李金英
  • 1篇王永池
  • 1篇董建楠
  • 1篇李胜涛
  • 1篇陈宗宇
  • 1篇蔡婧怡

传媒

  • 2篇探矿工程(岩...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学前缘
  • 1篇油气田环境保...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土壤与地下水中DNAPL的污染机理与调查技术被引量:7
2011年
文章根据DNAPL(密度大于水的化学物质)的性质与特点,阐明其污染动力、扩散模式和污染相态,并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三条污染判别依据和两大类污染调查技术,对获知土壤与地下水中污染的分布状况起到重要参考作用。
刘雪松蔡五田李胜涛
关键词:污染机理污染调查
FFS-A型地下水定深取样器被引量:6
2008年
地下水污染调查需要采集地下水样品进行分析以确定地下水污染程度。为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品,自行研制了FFS-A型地下水定深取样器。对该取样器工作原理、制作材料及野外试验等进行了介绍。
郑继天王建增汪敏
关键词:地下水水样品水污染
石油污染地下水中细菌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采集了某废弃炼油厂的石油污染地下水样品,提取水中微生物总DNA,构建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并通过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样品中的细菌种群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库中阳性克隆的16S rDNA序列分属10个细菌类群,分别为γ-Proteobacteria(49.1%)、α-Proteobacteria(12.9%)、β-Proteobacteria(11.1%)、Bacteroidetes(9.2%)、Verrucomicrobia(6.7%)、Acidobacteria(2.5%)、δ-Proteobacteria(1.2%)、Actinobacteria(1.2%)、Planctomycetes(0.6%)、Unidentifiedbacteria(5.5%).在这一生态系统中,γ-Proteobacteria类细菌占据主导地位,接近50%,尤其是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微生物在文库中的比例达35.6%.该石油污染地下水样品中细菌与许多其它已知的降解菌亲缘关系较近,如鞘胺醇单胞菌(Sphingomonas)、红球菌(Rhodococcus)和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等.此外,文库中克隆的16S rDNA序列与许多类似的污染场地中发现的环境克隆相似性很高,如氯代烃污染的土壤及地下水、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及地下水、多氯联苯污染的土壤、抗生素生产废水及活性污泥等,证明该石油污染地下水中有大量降解菌群的存在.
郝春博王广才董健楠张倩蔡五田
关键词:石油污染地下水RDNA克隆文库细菌多样性
巢式监测井成井技术被引量:8
2007年
从巢式监测井选用的材料、巢式监测井的安装、巢式监测井安装时注意事项、巢式监测井的清洗取样、以及在地下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实际应用做了简单介绍,为地下水污染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
郑继天王建增冉德发李小杰
关键词:成井材料选择
地下水污染调查取样技术
简单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地下水取样器、各种取样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较详细地介绍了 FFS-A 型地下水定深取样器的设计、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郑继天王建增冉德发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调查取样器
文献传递
某石油化工场地土层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被引量:12
2011年
在调查华北平原一个污染年限超过35年的石油化工场地时,采用便携式仪器土层测气方法,快速、准确地测定了场地内40多个钻孔不同深度土层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浓度。基于对场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以及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对比和应用空间变异分析方法,得出了对场地土层介质中VOCs污染特征的如下认识:(1)土层VOCs浓度的垂向变化可概括为污染源淋滤型、包气带扩散污染型、地下水波动带污染型和混合污染型四种污染类型;(2)在包气带砂土层和粉土层中,VOCs的扩散规律可近似用指数模型描述;(3)包气带土层中VOCs优先积聚在渗透性强的砂性土层中,砂土层中VOCs浓度是粉土层中VOCs浓度的1.5~12倍,平均3.76倍;(4)土层VOCs浓度的水平变异性表现为包气带土层的变异性要比地下水波动带土层大,且水平变异性能在25m尺度内得到充分显示;而土层VOCs浓度的垂向变异性随地而异,变化复杂,很难用统一的一个量化尺度来表征。本文对这一典型污染场地的剖析,有助于从事污染场地调查人员认识我国华北平原石油化工类场地的污染特征,并为调查与治理类似污染场地提供技术依据。
蔡五田张敏刘雪松李金英王永池
某石化污染场地含水层自然降解BTEX能力评估被引量:7
2015年
地下水污染问题是国家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监测与评估含水层自然降解污染物能力是防治地下水污染的基本手段,也是国外地下水中修复技术研究热点课题。以华北平原某石油化工类场地为案例,通过调查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现状,监测场地地下水中苯系物(BTEX)浓度及相关化学参数变化,运用微生物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和水文地质方法,估算了该场地含水层自然降解苯系物量。这一研究成果为评估我国石油类场地地下水污染的自然修复能力提供了实证和基础数据。
蔡婧怡陈宗宇蔡五田高宗军张敏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苯系物
地方病区地下水监测井建造及取样技术被引量:5
2010年
为了查明地方病区地下水的形成条件、赋存规律、补径排特征和地下水化学特征需要建造监测井,采取地下水样品。本文就监测井的建造材料和成井工艺及取样技术做出论述,提出在地方病区最好选用PVC-U井管、携砾滤水管,建造分层止水、分层取样的监测井,辅以地下水定深取样和双帕克分层采样系统,采集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品。
郑继天冉德发叶成明李小杰
关键词:监测井成井工艺
石油污染地下水中细菌分子生态学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采集了某废弃炼油厂的石油污染地下水样品,提取水中微生物总DNA,构建细菌16SrDNA克隆文库,并通过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样品中的细菌种群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库中阳性克隆的16S rDNA序列分属11个细菌类群,分别为Betaproteobacteria(38.1%),Alphaproteobacteria(35.3%),Gamaproteobacteria(5.1%),Deltaroteobacteria(5.2%),Bacteroidetes(4.0%),Verru-comicrobia(2.5%),Epsilonproteobacteria(1.9%),Nitrospira(1.3%),Planctomycetes(1.3%),Candidate Di-vision OD1(1.3%),Unclassified Bacteria(3.8%)。在这一生态系统中,Betaproteobacteria和Alphapro-teobacteria类细菌占据主导地位,二者所占比例均在三分之一以上。群落中最主要的降解菌是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细菌,它们在文库中所占比例达23.9%和19.5%。该石油污染地下水样品中细菌与许多其他已知的降解菌亲缘关系较近,如Sulfuricurvumkujiense、Trichlo-robacterthiogenes、Rhodoferax ferrireducens以及红细菌属(Rhodobacter)、甲基单胞菌属(Methylomonas)和涅瓦菌属(Nevskia)细菌等。此外,文库中克隆的16S rDNA序列与许多类似的污染场地中发现的环境克隆相似性很高,如煤焦油污染的地下水、苯污染的地下水、原油污染的土壤、溴甲烷和氯甲烷污染的土壤、抗生素生产废水以及活性污泥等,证明该石油污染地下水中有大量降解菌群的存在。石油污染物的种类对降解菌群的组成有一定的选择作用。
郝春博王广才董建楠张倩蔡五田
关键词:石油污染地下水分子生态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