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151008901000050)
- 作品数:12 被引量:68H指数:5
- 相关作者:宇丽罗二梅马红霞柳菁郑艳华更多>>
-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共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和兔关节软骨细胞诱导hUC-MSCs分化成软骨细胞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的共培养对hUC-MSCs成软骨诱导分化的影响及共培养的最佳比例。方法分离培养hUC-MSCs和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并鉴定其特异性。在Transwell体系中,按1∶4,1∶3,1∶2,1∶1,2∶1,3∶1及4∶1的比例(hUC-MSCs: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共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与增殖;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葡萄糖胺聚糖(GAG)和Ⅱ型胶原(COL2A1)(蛋白水平定性);并对各组细胞爬片进行GAG、COL2A1定量检测;同时用实时定量荧光PCR(pPCR)检测GAG、COL2A1 mRNA表达,观察共培养前后细胞的基质分泌情况。结果共培养21 d后,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荧光反应均呈阳性;GAG、COL2A1含量及mRNA表达量1∶4实验组均要高于其他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结论 hUC-MSCs和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共培养可明显促进hUC-MSCs向软骨样细胞诱导分化,且最佳共培养比例为1∶4。
- 罗二梅张家文胡笑轲唐明乔宇丽
-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
- Notch信号通路阻断剂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背景:Notch信号通路作为一条在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信号通路,目前它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仍然未知。目的:首次探讨Notch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2,4-二氨基-5-苯噻唑(DAPT)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从人脐带中分离获得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实验分4组:①无诱导组换成含体积分数5%胎牛血清和1%双抗的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②单纯诱导组换成终浓度为6.25 mg/L胰岛素、6.25 mg/L转铁蛋白、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0.1μmol/L地塞米松、50 mg/L维生素C、体积分数5%胎牛血清和1%双抗的软骨诱导培养基培养。③二甲基亚砜组在软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0.1%的二甲基亚砜培养。④2,4-二氨基-5-苯噻唑组在软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5μmol/L的2,4-二氨基-5-苯噻唑(溶于二甲基亚砜)培养,二甲基亚砜终浓度为0.1%。结果与结论: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后,细胞形态由长梭形变为多边形,且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均呈现阳性;软骨诱导分化后Jag-1、PS-1、Notch-1、Hes-1的基因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添加2,4-二氨基-5-苯噻唑后,与单纯诱导组相比,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Jag-1、PS-1、Hes-1(P<0.01)和Notch-1(P<0.05)的基因表达显著降低;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蛋白含量均降低(P<0.01);蛋白聚糖的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1),Ⅱ型胶原蛋白的基因表达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提示Notch信号存在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后,这种信号强度迅速减弱;2,4-二氨基-5-苯噻唑可能通过Jag-1-Notch-1-Hes-1途径抑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
- 张家文罗二梅吴颜晖符淑莹陈丹纯宇丽唐明乔
- 关键词:干细胞分化DAPT蛋白聚糖甲苯胺蓝染色免疫荧光染色
- 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表型分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关节软骨自我修复能力有限,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方法和药物均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潜力大、增殖能力强、免疫原性低、取材方便等特点,可能成为软骨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之一。就间充质干细胞在软骨表型分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系统地介绍了影响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诸多因素,如:生长因子、氧气浓度、三维支架等。并对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见解。
- 柳菁宇丽许超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分化影响因素
- 养精种玉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卵巢颗粒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2年
- 目的观察养精种玉汤对母体高雄激素环境建立的子代实验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血清雌二醇(E2)、睾酮(T)、17-羟孕酮(17-OHP)水平及卵巢内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类固醇激素急性调节蛋白(StA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PCOS大鼠50只,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模型组、中药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每组10只,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HE染色法观察卵巢形态学的改变;RT-PCR法检测卵巢FSHR、IGF-1、StAR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17-OHP显著升高(P<0.01),E2显著降低(P<0.01),卵巢组织FSHR、IGF-1、StAR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T显著降低(P<0.01)、17-OHP降低(P<0.05)、E2显著升高(P<0.01),中药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FSHR、IGF-1、StAR mRNA的表达均有所上升,尤其是高剂量组的升高最为明显(P<0.01)。结论养精种玉汤可改善PCOS大鼠的高雄激素血症,并能促进卵巢FSHR、IGF-1、StAR mRNA的表达,改善卵巢的功能,促进卵泡发育。
- 马红霞谢军赖毛华郑艳华刘华丁涛吴效科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养精种玉汤高雄激素
- 两种培养体系条件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的分化被引量:6
- 2012年
- 背景:无支架体外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方法主要包括高密度微团培养、单层细胞培养、与软骨细胞体外共培养等,其中高密度微团培养和体外单层细胞培养因操作简便易行,诱导成功率高受到广泛关注。目的:寻求一种更佳的无支架体外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方法。方法:组织块法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面标志。收集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别采用平面诱导培养和离心管聚集成团培养,使其向软骨细胞分化。结果与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表型CD105+/CD29+/CD44+/CD31-/CD34-/CD40-CD45-/HLA-DR-。未诱导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微弱的软骨细胞标志物,经诱导后葡萄糖胺聚糖和Ⅱ型胶原表达量显著增加,其中聚集成团培养的表达量高于平面培养。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诱导后细胞较诱导前均高表达葡萄糖胺聚糖、Ⅱ型胶原和SOX-9mRNA,其中聚集成团培养的表达量高于平面培养。说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聚集成团培养体系中诱导更有利于其分化成软骨细胞。
- 柳菁许超宇丽罗二梅郑银丽邬颖华陈健业周子鹏唐明乔
-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干细胞
- 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综述分散液相微萃取(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DLLME)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DLLME是一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有机溶剂消耗量少、富集倍数高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该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结论 DLLME在药物快速分析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 张婧马红霞王岩
- 关键词:分散液相微萃取药物分析样品前处理
- 慢性炎症及氧化应激与PCOS远期患病风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3年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卵泡发育障碍为主,多病因多症状的内分泌代谢失调性疾病。PCOS患者不仅存在内分泌和生育功能异常,还可能伴随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IR)、肥胖及生殖内分泌失调是PCOS的主要临床表现。PCOS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炎症,炎症因子可诱发活性氧自由基(ROS)产生过多造成氧化损伤。与机体其他组织细胞相比,胰岛β细胞更易受到氧化损伤,氧化应激(OS)产物的过度表达可直接引起胰岛β细胞DNA损伤,使β细胞数量明显下降,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失调和IR。IR及其继发的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病理生理的中心环节。流行病学调查证实,PCOS患者无论是否肥胖,皆可能存在IR,而PCOS患者发生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本文主要从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标记物表达的改变,探讨两者与PCOS患者远期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 郑艳华赖毛华刘华叶丹凤马红霞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慢性炎症氧化应激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诱导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的成软骨诱导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鉴定其特异性。在生长因子(t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存在的条件下,用500μmol/L GSH诱导hUC-MSCs向软骨样细胞分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诱导前后细胞的形态变化;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荧光反应分别检测Ⅱ型胶原(COL2A1)、葡萄糖胺聚糖(GAG)(蛋白水平定性);阿利新蓝法及羟脯氨酸法分别检测COL2A1、GAG含量(蛋白水平定量);qPCR在分子水平检测COL2A1、GAG mRNA表达,观察诱导前后细胞的基质分泌情况。结果:GSH连续诱导培养21d后,基本诱导培养基组(B组)、基本诱导培养基+0.5%二甲基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组(BD组)及基本诱导培养基+0.5%DMSO+500μmol/L GSH组(BDG组)细胞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荧光反应均呈阳性;BDG组GAG和COL2A1含量及mRNA表达量均要高于B组、BD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SH可促进hUC-MSCs向软骨样细胞诱导分化。
- 罗二梅宇丽张家文柳菁
-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软骨样细胞蛋白多糖
- 软骨组织工程研究
- 2011年
- 骨及关节软骨损伤在临床多见,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软骨自发的再生和自我修复能力十分有限。随着软骨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组织移植修复软骨缺损成为共同关心的研究课题。本文分别就软骨组织工程的供体来源、细胞外基质、支架材料及生长因子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
- 宇丽
- 关键词:软骨干细胞细胞外基质
- 垂体柄中断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分析、总结垂体柄中断综合征(PSIS)的临床特点及内分泌功能收变,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例PSIS患者的临床表现、内分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结果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就诊年龄5—29岁,2例有难产史,起病时身高118—152cm,6例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1例表现为口干、多饮、多尿及低比重尿。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5例患者有生长激素缺乏、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和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功能减退,其中3例合并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患者仅表现为中枢性尿崩症;1例患者目前垂体前后叶内分泌功能均正常。磁共振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垂体前叶体积变小,垂体柄显示不清,垂体正常后叶高信号消失,6例患者可见异位的垂体后叶。1例伴有ChiariI畸形及C1-4锥体水平脊髓空洞。结论PSIS发病率低,诊断主要依靠磁共振检查,可出现垂体前叶及后叶功能障碍,病情早期,垂体柄阻断不完全时,亦可无垂体功能障碍。
- 梁志丽姚斌王丽纯徐芸
- 关键词:垂体柄中断综合征生长发育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