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100803)

作品数:41 被引量:326H指数:9
相关作者:王洪荣敖长金田青季昀董国忠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扬州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6篇奶牛
  • 20篇牛乳
  • 18篇奶牛乳腺
  • 17篇乳腺上皮
  • 17篇乳腺上皮细胞
  • 14篇酪蛋白
  • 13篇牛乳腺上皮细...
  • 13篇泌乳
  • 13篇奶牛乳腺上皮...
  • 11篇乳腺
  • 11篇细胞
  • 10篇上皮
  • 10篇上皮细胞
  • 10篇腺上皮
  • 10篇腺上皮细胞
  • 8篇泌乳奶牛
  • 8篇基因
  • 7篇营养
  • 7篇基因表达
  • 6篇瘤胃

机构

  • 2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8篇扬州大学
  • 8篇西南大学
  • 6篇内蒙古农牧业...
  • 4篇江苏食品药品...
  • 3篇江苏食品职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9篇王洪荣
  • 19篇敖长金
  • 14篇田青
  • 9篇哈斯额尔敦
  • 9篇季昀
  • 8篇庞学燕
  • 7篇董国忠
  • 6篇刘帅旺
  • 6篇张兴夫
  • 6篇高民
  • 6篇白晨
  • 5篇王梦芝
  • 5篇宋利文
  • 4篇张航
  • 3篇侯先志
  • 3篇王秀美
  • 3篇高爱武
  • 3篇考桂兰
  • 3篇邱敏
  • 3篇王玺

传媒

  • 24篇动物营养学报
  • 5篇中国畜牧杂志
  • 3篇畜牧兽医学报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饲料博览
  • 2篇中国饲料
  • 2篇Animal...
  • 1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奶牛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6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4
  • 15篇2013
  • 11篇2012
  • 1篇2011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毒素对牛乳品质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13年
细菌内毒素,又称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一种强烈的促炎症分子。本文就内毒素在奶牛体内的产生,内毒素对牛乳中体细胞、乳蛋白、乳脂、乳糖和乳中矿物质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
史自涛董国忠原利荣张翥
关键词:内毒素脂多糖牛乳奶牛
饲粮营养素对DNA甲基化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饲粮营养素如B族维生素、胆碱、能量、蛋白质以及矿物元素等可对机体DNA甲基化状态产生影响。营养素对DNA甲基化状态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营养素对一碳循环过程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来实现的。本文阐述了B族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12)、胆碱、能量、蛋白质和矿物元素(硒、锌、镁和铜)对DNA甲基化状态的影响及其机制,旨在为从分子角度调控畜禽营养代谢和生产性能提供新的思路。
邱敏董国忠王玺
关键词:营养素DNA甲基化表观遗传
蛋氨酸三肽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和小肽转运载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三肽(Met-Met-Met)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酪蛋白和小肽转运载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采用酶消化法培养的第3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各处理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对照)、40、50、60、70和80μg/mL的蛋氨酸三肽,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培养孔,分别培养细胞24、48和72h,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相对增殖率,整体试验重复2次,确定最佳培养时间;各处理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对照)、40、50、60、70和80μg/mL的蛋氨酸三肽,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培养孔,以最佳培养时间培养,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确定适宜蛋氨酸三肽浓度,整体试验重复3次;以最佳培养时间和适宜蛋氨酸三肽浓度培养细胞,以未添加蛋氨酸三肽的培养基为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培养孔,测定小肽转运载体基因的表达量,整体试验重复3次。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蛋氨酸三肽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24h时,相对增殖率最高;培养基中加入60μg/mL的蛋氨酸三肽培养细胞24h,αs1-酪蛋白和β-酪蛋白的基因表达量最高,同时发现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小肽转运载体1和小肽转运载体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综上所述,培养基中添加60μg/mL的蛋氨酸三肽能够提高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和肽转运载体基因的表达量。
郭春利丹妮曹琪娜哈斯额尔顿敖长金
关键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
甘氨酸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35
2015年
甘氨酸是一种传统氨基酸分类上的非必需氨基酸,参与了蛋白质和与许多重要的代谢有关的生理活性分子的合成,并且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抑制性神经递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除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休克、移植、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关节炎、肿瘤和药物毒性等具有生理保护作用外,甘氨酸还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其准确机制尚没有完全阐明。本文从氨基酸与免疫的关系切入,综述了甘氨酸的基本特性、主要生理作用、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讨论了甘氨酸调节泌乳反刍动物乳腺炎的可能性,旨在为甘氨酸作为天然免疫调节剂的实践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杜瑞平张兴夫高民敖长金
关键词:甘氨酸抗炎甘氨酸受体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机制解析及其营养调控措施被引量:66
2014年
反刍动物瘤胃亚急性酸中毒(SARA)是现代集约化生产中常见的营养代谢病。"反刍动物SARA的发生和调控机制"是重要的科学问题,对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不仅在学术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降低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国际上反刍动物瘤胃中毒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对其产生原因和机制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本文深入探讨了引起瘤胃酸中毒的3个学说,"有机酸中毒学说"、"乳酸中毒学说"和"内毒素和组织胺中毒学说";较为深入地解析了饲粮中碳水化合物组成、瘤胃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变化对瘤胃酸中毒发生的影响。同时,也对SARA的预防及其营养调控措施进行了论述,并提出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合理设计饲粮的碳水化合物组成,使用益生菌、缓冲剂、有机酸、硫胺素,接种疫苗,调控瘤胃内有机酸的产生和利用的途径来预防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发生,以期为今后我国在预防瘤胃酸中毒方面的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王洪荣
关键词: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营养调控措施
奶牛α-酪蛋白抗体纯化方法的比较及其优化
2013年
本研究比较了盐析法和亲和层析法以及两种方法相结合纯化兔抗奶牛α-酪蛋白抗体的效果。试验以兔抗奶牛α-酪蛋白血清为材料,先分别用饱和硫酸铵盐析、蛋白A树脂亲和层析及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纯化,然后通过SDS-PAGE检测纯化后的抗体纯度。结果表明,蛋白A树脂纯化抗体的效果优于饱和硫酸铵法,两种方法相结合的纯化效果最佳且延长了蛋白A树脂的使用寿命,Western Blot检测发现纯化后的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奶牛α-酪蛋白。
庞学燕季昀潘晓花田青王洪荣
关键词:盐析
胰岛素、催乳素和氢化可的松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9
2013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A)、催乳素(B)和氢化可的松(C)三种泌乳激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将正常的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无血清无激素培养基作为对照,研究了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三种泌乳激素组合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泌乳激素的添加能够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48 h之前,A2B3C1组合最有利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60 h之后最优组合为A3B2C1即50 ng/mL催乳素、500 ng/mL胰岛素和0.1 ng/mL氢化可的松,三种激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A>C>B;泌乳激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大,但A1B2C2,即500 ng/mL催乳素、50 ng/mL胰岛素和0.1 ng/mL氢化可的松组能减少凋亡细胞数量。说明,在正常的奶牛乳腺中,泌乳激素主要是通过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的泌乳和乳品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生理基础。
田青王洪荣
关键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
催乳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及酪蛋白合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催乳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κ-酪蛋白(CSN3)和催乳素受体(s-PRLR)基因表达及其κ-酪蛋白和总酪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以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载体,试验分为5组,即对照组(无血清无激素的生长培养基)和催乳素5、50、500、5 000 ng/mL剂量添加组,测定CSN3和s-PRLR等基因表达量以及κ-酪蛋白和总酪蛋白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催乳素能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其中5~500 ng/mL的效果最好,当添加剂量超过5 000 ng/mL时,乳腺组织开始通过动用P53基因的表达来维持乳腺上皮细胞的健康;催乳素能提高或显著提高乳腺上皮细胞CSN3、s-PRLR基因表达量和κ-酪蛋白和总酪蛋白相对含量,其中以500 ng/mL的效果最好。结果提示,随着催乳素浓度的增加,CSN3和s-PRLR基因的表达量及CSN3和总酪蛋白相对含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以50 ng/mL的添加效果最好。
田青王洪荣
关键词:催乳素催乳素受体乳腺上皮细胞奶牛
不同饲粮对泌乳奶牛乳脂前体物的摄取和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条件下泌乳奶牛对乳脂前体物的摄取和利用规律。选取体重为(617±21)kg、泌乳天数为(120±20)d的9头健康泌乳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重复3×3拉丁方设计,随机分为3组,其中2组饲粮的精饲料配方不同,粗饲料相同均为秸秆,精粗比均为6∶4(分别称之为CSA和CSB组),余下1组以羊草、苜蓿干草、全株玉米青贮为混合粗饲料,精粗比为4∶6(MF组),每组3头;试验期84 d,分为3期,每期28 d,包括21 d的预试期及7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1)各组产奶量及乳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MF组的泌乳效率显著高于CSA和CSB组(P<0.05)。2)各组饲粮C16∶0和C18∶0摄取量差异不显著(P>0.05);MF组饲粮C18∶1 c9摄取量显著低于CSA和CSB组(P<0.05)。3)MF组动脉血浆中长链脂肪酸和总脂肪酸含量均高于CSA和CSB组,特别是C18∶3 n3含量显著高于CSA和CSB组(P<0.05)。4)MF和CSB组乳腺C18∶3 n3摄取量(日平均值)显著高于CSA组(P<0.05);各组乳腺对其他长链脂肪酸的摄取量差异不显著(P>0.05)。5)最终体现在乳中,表现为MF组的C18∶3 n3产量较CSA和CSB组有升高的趋势(0.05≤P<0.10),而原本乳腺摄取量无显著差异的C18∶2 n6(P>0.05),在乳中产量显著低于CSA和CSB组(P<0.05)。由此可见,相同粗饲料、不同精饲料饲粮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而优质的粗饲料即使在精饲料比例降低的前提下,对乳中脂肪酸的组成及产量仍可以产生影响,使其更倾向于有利人体健康。
宋利文敖长金哈斯额尔敦张航刘帅旺
关键词:泌乳奶牛粗饲料乳脂
不同质量粗饲料对泌乳奶山羊乳腺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质量的粗料组合对乳脂率,乳脂产量及乳腺中脂肪酸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8只安装有阴外动脉及腹部皮下静脉血插管的经产泌乳关中奶山羊,体重为(45.6±2.5)kg,泌乳阶段为(90±12)天,为2×2交叉试验...
宋利文敖长金哈斯额尔敦张航刘帅旺
关键词:乳脂率泌乳奶山羊脂肪酸组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