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251)

作品数:12 被引量:90H指数:7
相关作者:王仁德常春平李赞康玉梅彭帅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科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风蚀
  • 8篇土壤
  • 8篇农田
  • 7篇土壤风蚀
  • 3篇农田土壤
  • 3篇风洞
  • 3篇风洞模拟
  • 2篇野外
  • 2篇油松
  • 2篇湿润
  • 2篇农田土壤风蚀
  • 2篇粒度
  • 2篇半湿润
  • 2篇半湿润区
  • 1篇单次
  • 1篇野外测量
  • 1篇野外调查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松林
  • 1篇入渗

机构

  • 12篇河北省科学院
  • 10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保定市水土保...
  • 1篇河北政法职业...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2篇王仁德
  • 8篇常春平
  • 3篇康玉梅
  • 3篇李赞
  • 2篇王乐
  • 2篇赵婧妍
  • 2篇张广英
  • 2篇郭中领
  • 2篇彭帅
  • 2篇钱金平
  • 2篇邹学勇
  • 1篇李继峰
  • 1篇肖登攀
  • 1篇吴永胜
  • 1篇李玄姝
  • 1篇白洁
  • 1篇马礼
  • 1篇李庆

传媒

  • 3篇中国沙漠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北坝上土地利用方式对农田土壤风蚀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采用集沙仪、风速廓线仪和土壤紧实度仪对河北坝上地区多种土地利用方式的风蚀因子和输沙量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与输沙量相关性最大,是影响风蚀量的关键性因子。回归拟合显示,风蚀因子与输沙量均符合三次函数方程。在各土地利用方式中,退耕地的地表粗糙度、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硬度最大,其次为东西向莜麦留茬地、小麦留茬地、南北向莜麦留茬地,再次为油菜留茬地和弃耕地,最小为翻耕地。输沙量退耕地最小,其次为东西向莜麦留茬地、南北向莜麦留茬地、小麦留茬地,再次为油菜留茬地和弃耕地,最大为翻耕地;输沙量垂向分布随集沙高度增加呈幂函数减少。因此,适宜增加退耕地和留茬地的分布面积,减少翻耕地面积和垄向沿盛行风向分布的地块有利于降低农田土壤风蚀程度。
李玄姝常春平王仁德
关键词:农田土壤风蚀输沙量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风蚀野外测量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9年
野外测量是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土壤风蚀研究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国内外学者已开发出一系列土壤风蚀野外测量仪器与技术。由于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野外测量仪器和技术并不相同,这给研究结果的比较与集成造成一定困难,不利于交流与合作。基于此,本文对国内外土壤风蚀野外测量技术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了土壤风蚀野外测量技术的发展历史,并从风蚀影响因子测量、风蚀物收集和风蚀量确定3方面详细介绍了土壤风蚀野外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类型仪器与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目前一些被广泛采用的技术手段,并对今后土壤风蚀野外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国土壤风蚀野外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王仁德李庆常春平郭中领李继峰张春来邹学勇吴永胜周娜
关键词:土壤风蚀测量方法测量技术
半湿润地区农田土壤粉尘释放的风洞模拟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采用风洞模拟手段对地处半湿润区的北京市农田土壤风蚀中的粉尘释放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粉尘释放强度随风速增大呈指数规律增大,粉尘在风蚀物的含量随风速增大呈指数规律降低。近地表粉尘质量流量随高度增加呈幂函数规律降低,在风蚀物中的含量随高度增加呈线性增大。粉尘粒径随风速增大而变粗,之后达到稳定状态。近地表粉尘粒度组成沿垂直方向的变化可以划分为两段,0~20 cm高度层的双峰态分布和20~60 cm高度层的三峰态分布。随着高度增加,释尘粒度组成变细。
王仁德邹学勇赵婧妍
关键词:土壤风蚀风洞模拟半湿润区
河北坝上农田时空变化特征对土壤风蚀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以土地沙漠化迅速发展的河北坝上康保县为研究区域,选取典型的风蚀农田小麦留茬地、莜麦留茬地及翻耕地作为样地,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总结康保县20余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分析风蚀农田分布空间格局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旱作风蚀农田主要分布在南部波状平原区和东部缓坡丘陵区,面积降幅较为明显;同时分析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及风蚀强度对风蚀的影响,风蚀季节多发在农作物收获后至来年春季播种前。由于耕地不断减少,康保县主要风蚀农田作物小麦和莜麦的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
康玉梅王仁德常春平马礼李赞
关键词:农田土壤风蚀影响因素
半干旱区农田灌丛沙堆形态及沉积特征被引量:11
2014年
采用野外观测和采样分析的方法对半干旱区农田灌丛沙堆形态及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灌丛沙堆水平尺度为4.4m,长宽比为1.5,体积庞大且较为细长,走向与农田垄向相同。农田灌丛沙堆的湿度及硬度随部位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沙堆东侧湿度最大,为10.19%,硬度最小,为4.12kg/cm2;南侧湿度最小,为1.03%,硬度最大,为15.9kg/cm2;坡顶湿度较小,硬度较大,沙堆坡底硬度较大。沙堆整体的平均粒径、分选性低于周边农田,从迎风坡坡脚→迎风坡坡中→坡顶→背风坡坡中,平均粒径、分选性逐渐降低。垂直剖面颗粒粒径随着深度的加大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分选性变差。除植被盖度、风力强度和沙源3个主要因素外,人为耕作也是一个影响农田灌丛沙堆形成演化的重要因素。
王乐李改欣王仁德常春平彭帅
关键词:灌丛沙堆农田野外调查半干旱区
基于粒度对比法的坝上农田风蚀与粉尘释放量估算被引量:17
2013年
为了计算当前年内的农田风蚀量,该研究利用农田耕作层土壤粒度组成较均一,风蚀使表层可蚀性颗粒减少,不可蚀颗粒含量相对增加这一特点,通过比较一个风蚀季结束后,农田耕作层表层与下层可蚀性颗粒与不可蚀颗粒相对含量的变化,提出了一种估算当前年内土壤风蚀量和粉尘释放量的方法,并给出了风蚀量与粉尘释放量的计算公式。利用此方法对河北坝上地区主要农田类型土壤风蚀量和粉尘释放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2013年研究区农田风蚀量为960-5 700 g/(m2·a),平均为2 852.14 g/(m2·a),平均风蚀深度为0.21 cm/a,从强度上划分属于重度风蚀。农田平均粉尘释放量为768.16 g/(m2·a),约占农田平均风蚀量的29.00%。粉尘释放量与风蚀量之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翻耕耙平地的风蚀量和粉尘释放量显著大于留茬地。该方法的估算结果与前人采用其他方法得到的结果以及实地观测得到的结果基本吻合。
王仁德常春平彭帅王乐
关键词:粉尘农田
北方农牧交错带缓坡耕地土壤风蚀特征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采用野外观测手段对不同坡向和坡位的土壤风蚀特征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①缓坡耕地不同地形部位,风速随地形升高而增大,主要由于微地形作用,使南坡风速略高于北坡。②土壤风蚀量随风速变化呈现出指数函数变化趋势,风速增大则风蚀量也增大。③以坡顶为对称轴,北坡和南坡的风蚀量基本呈对称分布,北坡风蚀量占南坡风蚀量的88.6%;5个地形部位的风蚀量相比,最大值并非出现在坡顶部位。④坡中和坡底在0~6cm高度范围内,坡顶在0~8cm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和风速增加,风蚀量呈线性增大;在8~60cm高度范围内,风蚀量随高度增加呈现出负指数函数递减的规律,6cm<高度<20cm递减率较大,高度>20cm递减率较小。
康玉梅常春平王仁德李赞
关键词: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壤风蚀
太行山区不同人工林林冠截留降水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林冠截留降水是林地水分循环中重要的水文过程。通过穿透降雨和树干径流自动采集系统对太行山区油松和侧柏两种典型人工林在天然降雨条件下林冠截留降水的生态水文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林分林冠截留和树干径流的过程都与林外降雨呈正相关关系。油松林冠截留降水的能力明显强于侧柏,而截留降水转化为树干径流流量则小于侧柏。油松林冠次降雨截留降水率约为18.9%,其中大约3.5%的截留降水转化为树干径流,大约81.7%的降水到达地面;侧柏林冠次降雨截留降水率约为13.3%,其中大约8.9%的截留降水转化为树干径流,大约88.9%的降水达地面。从林冠截留功能的角度分析,在太行山区进行人工造林时,坡度较缓山丘地区适宜种植侧柏,坡度较陡的山岭地区适宜种植油松。
钱金平王仁德白洁张广英
关键词:林冠截留油松侧柏
改进粒度对比法估算单次农田风蚀量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定量估算单次大风蚀事件的土壤风蚀量,该研究采用改进的粒度对比法对2014年春季一次大风蚀事件的农田风蚀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在这次风蚀事件中,研究区农田风蚀量在0.35×10^6~4.11×10^6 kg/km2之间,平均为1.30×10^6 kg/km2,平均风蚀厚度0.9 mm。各采样点的风蚀量存在较大差距,翻耕耙平地的风蚀量显著大于莜麦留茬地,是莜麦留茬地风蚀量的2.85倍。这次风蚀事件使研究区2014年农田风蚀量增加了1倍,可见大风蚀事件对农田风蚀量的影响较大,一次风蚀事件产生的风蚀量可能超过多次小风蚀事件的总和。改进后的粒度对比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取样厚度稍有变化,不可风蚀颗粒物的粒径取值范围稍有变化,都不会对公式计算结果造成显著影响。该方法方便快捷,操作简单,适用于地面平坦、不可风蚀物含量较高的农田上大风蚀事件风蚀量的估算。该研究在区域农田土壤风蚀评价和风蚀模型验证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王仁德肖登攀常春平郭中领
关键词:土壤
半湿润区农田土壤风蚀的风洞模拟研究被引量:17
2012年
采用风洞模拟手段对地处半湿润区的北京市农田土壤风蚀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几类农田的风蚀特征存在较大差距,秋季翻耕不耙平地风蚀强度最大,玉米留茬地次之,翻耕耙平地最弱,垄向和风速对农田风蚀特征影响显著。各类农田风蚀强度均随风速增大呈指数规律增加,初始风蚀强度与风蚀强度增幅之间具有反对应关系,低风速时风蚀强度越大的地类,其风蚀强度随风速增加的越慢。输沙量随高度增加而减少,近地表减少较快,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减幅逐渐变缓。低风速时,风蚀物的垂向分布服从幂函数递减规律。随着风速增加,风蚀物粒径不断变粗,风蚀物的垂向分布在近地面服从指数函数递减规律,向上服从幂函数递减规律,并且风速越大,指数函数规律递减层的高度越大。
王仁德邹学勇赵婧妍
关键词:土壤风蚀风洞模拟半湿润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