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2009N2003)

作品数:10 被引量:55H指数:5
相关作者:杨金先江兴龙龚晖陈强林天龙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集美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鳗鲡
  • 2篇养殖
  • 2篇欧洲鳗鲡
  • 2篇虹彩病毒
  • 1篇单胞菌
  • 1篇蛋白
  • 1篇胸鳍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养殖污水
  • 1篇增氧
  • 1篇增氧机
  • 1篇增氧技术
  • 1篇增氧能力
  • 1篇粘附
  • 1篇粘附素
  • 1篇中华鳖
  • 1篇融合蛋白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膜

机构

  • 6篇福建省农业科...
  • 3篇集美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泉州市洛江区...

作者

  • 4篇杨金先
  • 3篇林天龙
  • 3篇陈强
  • 3篇龚晖
  • 3篇江兴龙
  • 2篇毛凝
  • 2篇关瑞章
  • 2篇张哲
  • 1篇庄培德
  • 1篇刘晓东
  • 1篇龚辉
  • 1篇母尹楠
  • 1篇郑伟刚
  • 1篇俞伏松
  • 1篇陈少莺
  • 1篇朱春华
  • 1篇田丁
  • 1篇黄良敏
  • 1篇吴学敏
  • 1篇敖敬群

传媒

  • 3篇福建农业学报
  • 3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福建畜牧兽医
  • 1篇台湾海峡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动物传染...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FGF和IGF-1细胞生长因子对欧洲鳗鲡胸鳍传代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为建立一种欧洲鳗鲡病毒性疾病分离、鉴定的细胞模型,深入了解鳗鲡病毒性疾病流行与传播的情况,本试验在欧洲鳗鲡胸鳍传代细胞体外培养的最适条件下,通过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可能的传代细胞促长因子,并在限定的时间内收集细胞、进行细胞计数、绘制胸鳍细胞的生长曲线,分析其对欧洲鳗鲡胸鳍细胞生长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提示:在10%FBS L-15全价培养基的条件下,bFGF对欧洲胸鳍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佳效应浓度为10μ.L-1;IGF-1(5~50μg.L-1)不利于欧洲鳗鲡胸鳍细胞的生长。
毛凝郑在予陈少莺
关键词:欧洲鳗鲡
嗜水气单胞菌ZN1株Mah-TrxA融合蛋白的粘附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为深入探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主要粘附素在菌体侵入宿主和介导宿主产生免疫过程可能扮演的角色,对Ah菌ZN1株主要粘附素重组基因的表达产物的部分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细胞与Ah菌的粘附试验及粘附抑制和阻断试验,研究分析克隆表达的Mah-TrxA(硫氧还蛋白与主要粘附素形成的融合蛋白)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克隆表达的Mah-TrxA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对不同Ah菌株有交叉粘附抑制的作用,抗原竞争性抑制试验和抗体阻断试验均能显著减少不同Ah菌株对EPC的粘附作用。因此,克隆表达的Mah-TrxA确为ZN1菌株的主要粘附素;基因工程技术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的Mah-TrxA与野生菌株ZN1表达的主要粘附素具有类似的生物学活性。
吴学敏庄培德毛凝林天龙龚辉杨金先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粘附素粘附
创伤弧菌外膜蛋白免疫刺激复合物最小免疫剂量测定被引量:2
2012年
为探讨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ticus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免疫刺激复合物(Immune stimulating Complexs,ISCOMs)的抗原性,制备创伤弧菌OMP-ISCOMs腹腔注射免疫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平均规格为17g·尾-1),通过免疫血清学检测和攻毒保护试验,测定ISCOMs最小免疫剂量。结果表明,于免疫后第30d用FJ03-X2菌株攻毒,免疫组40、20、10、5μg·尾-1的免疫保护力分别为100%、87.5%、75%、50%;免疫血清效价分别为1∶6 400、1∶3 200、1∶800、1∶200。结果说明创伤弧菌外膜蛋白ISCOMs的最小免疫剂量为0.59μg.g-1水温(24±1)℃,并证实了创伤弧菌OMP-ISCOMs具强抗原性。
许斌福龚晖陈秀锦田丁陈强陈永聪林天龙
关键词:创伤弧菌最小免疫剂量欧洲鳗鲡
微孔曝气增氧技术在鳗鲡养殖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比较研究了鳗鱼养殖中应用微孔曝气增氧与水车式增氧机增氧两种方式的增氧效果.结果表明:在未载鱼情况下,两种增氧方式的增氧能力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微孔曝气增氧方式比水车式增氧机增氧方式的单位水体增氧能力提高了15.85%,增氧动力效率是水车式增氧机增氧的2.36倍.在载鱼养殖情况下,使用微孔曝气增氧的试验池表层水的平均溶解氧值显著低于使用水车式增氧机增氧的值(P<0.05),但底层水的溶解氧两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溶解氧值都大于5 mg/L.微孔曝气增氧方式单位养殖水体的用电量比水车式增氧机增氧节省57.6%,且无安全隐患.由于微孔曝气增氧池水的流动性小,鱼类活动消耗的能量减少,且水温较高,因此,使用微孔曝气增氧方式的鳗鲡养殖效果较好.
张哲关瑞章江兴龙杨方圆
关键词:水车式增氧机增氧能力鳗鲡养殖
不同曝气工况对养殖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设计了一套优化组合的水处理系统,主要由下行生物膜池、上行生物膜池、下行牡蛎壳滤池和上行牡蛎壳滤池4个单元串联构成,各单元底部均设置了曝气装置.设计了仅其中1个单元或者3个单元曝气的4种工况,来研究不同曝气工况对养殖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系统进水总氨氮质量浓度为0.52~0.72 mg.L-1,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15~0.72 mg.L-1,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7.59~9.26 mg.L-1,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为1.81~2.40 mg.L-1,水温为15.3~20.4℃时,采用仅上行牡蛎壳滤池曝气工况时水处理效果最好,对总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6.7±7.5)%、(94.9±3.6)%、(12.2±38.7)%和(17.8±17.4)%,各项指标的出水浓度分别为0.16、0.04、6.76、1.91 mg.L-1.其中:总氨氮和硝酸盐氮出水浓度分别达到国家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类和Ⅲ类水标准,亚硝酸盐氮出水浓度低于鳗鱼养殖安全浓度,但活性磷酸盐出水浓度高于国家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水质标准.
王建明关瑞章江兴龙张哲
关键词:污水处理系统活性磷酸盐
厦门湾黄鳍鲷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被引量:13
2013年
采用黄鳍鲷挂牌标志放流和流刺网探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对厦门湾黄鳍鲷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于2011年在厦门五缘湾增殖放流97万尾黄鳍鲷苗种,其中放流标志黄鳍鲷苗种15 036尾.结果表明,一年标志鱼回捕率为0.612%;放流标志鱼主要回捕海域为厦门湾大离浦屿—后田—刘五店—欧厝—小嶝岛邻近海域;放流黄鳍鲷在海区的生长情况良好,平均生长速度约0.56 g/d;经1 a时间,放流黄鳍鲷平均尾重约0.27 kg,形成资源量约263 t,形成捕捞产量约1.61 t;从2006到2011年每年进行增殖放流,结果使厦门湾黄鳍鲷种群的相对资源量比例提高了约3.83%.表明,黄鳍鲷增殖放流获得了一定的资源增殖效果.
江兴龙黄永春黄良敏郑伟刚翁忠钗熊萍刘骑绮
关键词:黄鳍鲷放流
鳖致病性蕈状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被引量:5
2011年
从患"眼球溃疡"病的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眼玻璃体、心血分离到菌株B1014,经人工感染确定其为致病菌。采用形态特征观察、细菌生化鉴定、16SrDNA序列分析首次证实该致病菌株B1014是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
陈强杨金先俞伏松宋铁英
关键词:中华鳖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HNV)PCR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被引量:3
2011年
以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HNV)中的主衣壳蛋白基因保守区序列作为扩增靶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应用快速的模板制备方法和优化PCR扩增条件,建立了EHNV病毒PCR快速检测技术,并开发成简便、快速、实用的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的检测灵敏度相当于31个病毒粒子,模板制备时间约30 min,约4 h即可得到准确的结果;且无非特异性扩增带,适用于由EHNV病毒感染的鱼类苗种和水产品的检疫及水质环境的监测.
黄辉三李明玉母尹楠敖敬群陈新华
关键词:生物技术虹彩病毒PCR检测试剂盒
欧洲鳗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对欧洲鳗(Anguilla anguilla)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菌株ET81126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形态特征观察、人工感染试验、API 20E细菌鉴定系统、16SrDNA测序以及属特异性PCR技术对菌株ET81126进行分析。结果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菌株ET81126为致病菌,对欧洲鳗的半数致死量为4.55×104cfu/g。按形态特征和API 20E细菌鉴定系统初步鉴定菌株ET81126为爱德华氏菌。通过16SrDNA测序,在GenBank上经同源性序列比对与迟钝爱德华氏菌(登录号EF467289)自然聚为一类,同源率达99%。属特异性PCR扩增图谱显示迟钝爱德华氏菌非典型菌株特有的230bp条带。结论综合生化指标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可确定菌株ET81126为欧洲鳗迟钝爱德华氏菌。
陈强龚晖杨金先
关键词:迟钝爱德华氏菌
一株牛蛙源虹彩病毒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10
2012年
用鲤鱼表皮瘤细胞系(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 cell line,EPC)从福建省某美洲牛蛙养殖场分离到一株病毒FJ049。感染病毒的EPC呈现细胞圆缩、颗粒增多、脱落等特征性病变。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感染FJ049的EPC细胞与虹彩病毒单克隆抗体反应并出现特异性的胞浆荧光。采用PCR对虹彩病毒主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保守区域进行扩增,扩增出531 bp的特异性基因片段。MCP基因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FJ049与沼泽绿牛蛙虹彩病毒RGV9808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9.8%,属于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
刘晓东杨金先龚晖朱春华林天龙
关键词:牛蛙虹彩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