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4004)
- 作品数:5 被引量:60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国祥罗小军黄丁发丁晓利袁林果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小波-维纳组合滤波算法及其在InSAR干涉图去噪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09年
- 为了提高InSAR干涉图的滤波质量,在分析小波变换和维纳滤波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并构造了一种小波-维纳组合滤波器,实现了相应的滤波算法并开发了一套计算程序。为验证该算法的功效,选取美国Phoenix局部地区作为实验区域,使用ERS-1/2C波段干涉图作为滤波原数据,以视觉效果、相位导数标准偏差、奇异点个数以及数字高程模型精度作为评价指标,并与其他两种典型滤波算法即小波软阈值法和Goldstein法进行了比较,证实了小波-维纳组合滤波算法在干涉图去噪、保护边缘信息和精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 蔡国林李永树刘国祥
- 雷达干涉PS网络的基线识别与解算方法被引量:17
- 2009年
- 时序雷达干涉图中的永久散射体(PS)可看作"天然GPS点",以构成网络用于监测长期的地表形变.本文提出采用邻接矩阵拓扑模型对基于Delaunay剖分算法生成的PS网络进行基线识别,并采用时序相干最大化算法求解PS基线的线性形变速度增量和高程误差增量.该数据模型和计算方法被应用于探测香港地区2006-2007年间的区域地表沉降.实验研究采用由Envisat卫星ASAR传感器对该地区成像所获取的时序SAR影像作为数据源,并联合该地区12个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的观测数据予以大气修正和地面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和方法应用于地表形变测量是有效的和可靠的,PS网络方法探测地面沉降的精度约为±2.0mm/a.
- 陈强丁晓利刘国祥胡植庆袁林果
- 关键词: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参数估计
- 利用最小二乘的雷达干涉PS相位解缠方法
- 2012年
- 常规DInSAR技术中,时空失相关及大气延迟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相位解缠结果的精度。永久散射体(PS)InSAR方法间接克服了常规雷达干涉中的时空失相关问题,单独对PS这种高相干目标进行相位解缠可以避免失相关噪声对解缠结果的影响。本文在已有相位解缠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最小二乘的稀疏PS点相位解缠方法,陈述了相应的建模思想及相关数据处理方法;分别基于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日本ALOS卫星获取的PALSAR L波段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PS数据集进行相位解缠。
- 桑明智刘国祥于冰张瑞贾宏亮
- 关键词:永久散射体相位解缠最小二乘算法
- 基于永久散射体雷达差分干涉测量的城市地面沉降研究——以上海地面沉降监测为例被引量:26
- 2009年
- 基于永久散射体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提出探测永久散射体的振幅信息双阚值方法,研究上海陆家嘴地区在1992~2002年的地面沉降,获得该地区的线性和非线性沉降量以及区域沉降场,证实了地表形变在1km范围内具有强相关性。结果显示陆家嘴地区在1992~2002年间的线性沉降速率为13.2mm/a,总体平均沉降速率为16.8mm/a,与实测结果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研究表明,PS—DInSAR技术不仅可有效探测地表离散目标的线性形变,还可探测其非线性形变以及获取地表区域形变场,并且可监测地表形变的时序变化过程。除了可用于城市沉降监测外,PS—DInSAR技术还可用于地震、火山、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监测。
- 罗小军黄丁发刘国祥
-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永久散射体地面沉降监测
- 利用ERS-1/2串接雷达干涉建立高山地区数字高程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以昆仑山局部地区为例,利用ERS-1/2串接雷达干涉有效建立了高山地区数字高程模型,并以美国宇航局SRTM高程数据为标准,选取高相干系数点,采用多项式拟合法对实验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校正,得到实验区较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最后以SRTM高程数据和美国地质调查局GTOPO30高程数据作为基准,对实验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的精度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并分析了影响ERS-1/2干涉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采用ERS串接雷达干涉和基于多控制点的多项式拟合校正,可有效建立高山地区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在我国西部地区,建议采用ERS-1/2串接雷达干涉建立或更新数字高程模型。
- 罗小军黄丁发刘国祥
-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