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299)

作品数:9 被引量:120H指数:6
相关作者:田兴军宋福强张鹏王伟中吴传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农科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凋落
  • 3篇凋落物
  • 2篇亚热带
  • 2篇碳化合物
  • 2篇土壤
  • 2篇落叶
  • 2篇马尾松
  • 2篇降解
  • 2篇光分解
  • 1篇凋落物层
  • 1篇亚热带森林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原核表达
  • 1篇真菌
  • 1篇针叶
  • 1篇针叶林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叶

机构

  • 8篇南京大学
  • 3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哈尔滨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淮阴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徐淮地区...

作者

  • 8篇田兴军
  • 4篇宋福强
  • 2篇何兴兵
  • 2篇张智俊
  • 2篇杜小凤
  • 2篇任利利
  • 2篇张鹏
  • 2篇吴传万
  • 2篇郝杰杰
  • 2篇王伟中
  • 1篇陈荣
  • 1篇罗淑萍
  • 1篇吴家森
  • 1篇杨昌林
  • 1篇蒋平
  • 1篇黄丰
  • 1篇卢伟民
  • 1篇陈彬
  • 1篇倪武
  • 1篇王焱

传媒

  • 2篇生态环境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农药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植物研究
  • 1篇农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几株半知菌对马尾松落叶的分解——木质纤维素酶的活性动力学被引量:19
2006年
应用固体发酵方法,研究Alternaria sp.,Penicillium sp.,Cephalosporium sp.,Tricherderma sp.,Pestalotiopsis sp.和Aspergillusfumigatus6种土壤半知菌降解马尾松凋落叶片过程中产生的漆酶(Laccase)、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和滤纸糖酶(FPA)的动力学曲线,以及各种酶活性与底物降解的关系。结果表明:Pestalotiopsis sp.能够产生相对较高的漆酶活性和引起底物的总有机物质(TOM)质量损失最大;Alternaria sp.产生的MnP酶活性最高;Pestalotiopsis sp.产生的CMCase和FPA酶活性也为最高。试验中6种菌前期的降解速率依赖于CMCase和FPA酶活性的高低,后期则由木质素酶和纤维素酶协同作用来决定。依据6种菌的酶生产动力学曲线、TOM质量损失和降解速率,可将其划分为2种功能类型:功能群Ⅰ为纤维素分解菌,包括Alternaria sp.,Penicillium sp.,Cephalosporium sp.和Tricherderma sp.4种;功能群Ⅱ为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包括Pestalotiopsis sp.和Aspergillusfumigatus2种。试验中也发现:Pestalotiopsis sp.产生漆酶的活性较高,同时是一株比较有效降解木质纤维素底物的菌种。
郝杰杰宋福强田兴军黄丰张鹏张智俊
关键词:半知菌凋落物降解速率木质素酶
亚热带甜槠和马尾松林菌群降解能力的比较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固体发酵方法,研究了黄山阔叶林和针叶林凋落物中的真菌对群落建群种甜槠和马尾松叶片的分解能力。在阔叶林和针叶林地真菌的分别作用下,75天后,甜槠叶片的平均失质量率分别是22.46%和22.45%,甜槠叶片的平均失质量率是马尾松针叶的1.5倍;两种树叶在分解前期(前45天)失质量率均显著高于后期(后30天)。用阔叶林地中的真菌群落(KYJ)降解针叶和用针叶林地中的真菌群落(ZYJ)降解阔叶,发现KYJ的降解能力显著低于ZYJ的降解能力,而对降解甜槠落叶而言ZYJ的降解能力则与KYJ相当,说明ZYJ具有较强的针叶分解能力,特别是降解木质素的能力。
蒋平倪武田兴军
关键词:凋落物降解能力
栓皮栎林下主要丝状真菌的分解能力被引量:15
2005年
利用纯培养试验方法 ,研究了栓皮栎林下凋落物中可培养的 10种主要丝状真菌对群落建群种栓皮栎 (Quercus variabilis)和林下主要伴生树种山胡椒 (L indera glauca)叶片的分解能力。结果表明 :在 10种真菌的作用下 ,9周时间内 ,栓皮栎叶片的平均失重率是山胡椒叶片的 2倍 ;两种叶片前期 (前 5周 )失重率均显著高于后期 (后 4周 )。分析结果显示叶片失重率与叶片初始木质素 /氮素、碳素 /氮素的比值成反比。根据每个菌株对每种叶片在前期和后期的重量失重率 (W)、木质素失重率 / W和木质素失重率 /全碳化合物失重率的值的相互关系 ,分解菌可以分为如下类型 :Trichoderma sp.1和 Cladosporium berbarum是对全碳化合物有一定利用能力的分解菌 ;Trichoderma sp.2、 Aspergillus fumigatus、Alternaria sp.、Penicillium sp.2对木质素、全碳化合物都有分解能力但偏向全碳化合物的分解 ,是分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真菌 ;Chaetomium bostrychodes、Pestalotia sp.对木质素、全碳化合物都有分解能力并偏向木质素的分解 ,但分解能力较弱 ;Aspergillus niger、Penicillium sp.1只在试验分解前期内对木质素、全碳化合物都有一定的分解能力。不同真菌对叶片的分解能力不同 。
宋福强田兴军郝杰杰陈彬
关键词:真菌落叶木质素
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层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被引量:30
2007年
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至关重要的过程。凋落物的分解与凋落物中的分解酶的活性直接相关。本研究调查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中与土壤碳氮元素循环有关的β-糖苷酶(β-glucosidase)、内切纤维素酶(endocellulase)和几丁质酶(chitobiase)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两个群落中,3种土壤酶活性与温度之间都有一定相关性,最高值均出现在温度较高的七月份;阔叶林中三种酶的活性在各个季节中大小顺序都为未分解凋落物层(L)>半分解层(F)>腐殖质层(H),而针叶林中则是半分解层(F)>未分解凋落物层(L)>腐殖质层(H);在每个取样时间点β-糖苷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最高值都在阔叶林L层,显著高于针叶林L层,而内切纤维素酶的活性最高值是在针叶林H层。两林型下酶活性动态的差异,可能是导致两林型下凋落物层残存量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鹏田兴军何兴兵宋富强任利利
关键词:阔叶林针叶林酶活性
上海地区果树根癌病发生与土壤环境的关系被引量:2
2007年
果树根癌病(致病菌为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目前在上海地区大面积发生,严重危害桃(Amygdalus persicaL.)、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苹果(Malus pumila Mill.)等果树的生长。本文采用化学分析及微生物培养等方法,研究了上海地区桃树和梨树根癌病的发生与土壤因子(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含量),土壤细菌以及与不同果树品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含量、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微生物总体数目与病害的发生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土壤中存在的个别菌种对病害的发生有显著的影响,初步分析显示Agrobacterium sp.和Bacillus sp.对根癌病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而Psuedomonas sp.对根癌病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不同果树品种的病害发生率之间有显著性的差异。
任利利王焱马风林何兴兵宋福强田兴军
关键词:根癌病土壤环境根癌土壤杆菌细菌多样性
阿维菌素光分解及其光稳定剂的筛选被引量:28
2006年
探讨了阿维菌素在太阳光及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分解现象,发现其属于光易分解物质,光分解半衰期约为3h。运用10种不同的光稳定剂处理均能一定程度的抑制阿维菌素光分解,其中以BHA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浓度BHA对阿维菌素光分解的抑制效应,结果显示其抑制效果与稳定剂的浓度相关,一般处理浓度越大其抑制阿维菌素光分解的作用就越强。
吴传万杜小凤王伟中田兴军
关键词:阿维菌素光分解光稳定剂
茂原链霉菌谷氨酰胺转胺酶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被引量:4
2006年
以茂原链霉菌(Streptomyces m obaraensis)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的方法扩增出谷氨酰胺转胺酶(Transglutam inase,TGase)的完整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全长1 246 bp,包含一个完整的ORF,长度1 146 bp,编码395 aa,分子量为44 kD左右.该基因的核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已知微生物来源的若干TGase相比,序列相似性均很高,并且发现与酶催化活性有关的一些motif,如酰胺化位点等;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对其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并完成了TGase三维结构的建模.将编码TGase酶的基因片段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Xa中,并转化大肠杆菌(E.coliJM109).SDS-PAGE结果表明,经IPTG诱导后该基因得到表达,表达产物的酶活为2.2 U/mL.
张智俊罗淑萍田兴军李亚玲杨昌林
关键词:谷氨酰胺转胺酶基因克隆
3种七叶树属植物叶片气体交换特征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被引量:20
2008年
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了中华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黄花七叶树(A.octandra)和大花七叶树(A.hybrida)植物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差异较大,其中中华七叶树最低,为12.53μmol.m-2.s-1、明显低于其它2个种(分别为36.11和46.41μmol.m-2.s-1);3种植物的光饱和点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中华七叶树为1 475μmol.m-2.s-1;明显高于其它2个种(分别为1 366.67和1 025μmol.m-2.s-1);3种植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中华七叶树为9.47μmol CO2.m-2.s-1,显著高于其它2个种(分别为5.91和2.30μmol CO2.m-2.s-1),说明了中华七叶树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中华七叶树的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为55.800,分别是黄花七叶树和大花七叶树的1.33、1.44倍;中华七叶树的PSⅡ总的光化学量子产额(Y ield)为0.470,分别是黄花七叶树和大花七叶树的1.21、1.15倍;中华七叶树的光化学淬灭(qP)为0.975,分别是黄花七叶树和大花七叶树的1.10、1.10倍。3项荧光指标在不同树种之间差异性达显著水平,说明中华七叶树具有较高的电子传递活性和光能转化效率。
吴家森宋福强陈荣卢伟民
关键词: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
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光分解及光分解抑制的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研究了苦参碱(从苦豆子中提取分离获得)和苦豆子总碱在太阳光及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分解现象,发现两者均属于光易分解物质,其光分解半衰期均不超过1h。运用11种不同的光稳定剂处理均能有效地抑制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光分解,其中以TBHQ(Tertiary-butylhydroquinone,特丁基对苯二酚)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不同浓度TBHQ对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光分解的抑制效应,结果显示其抑制效果与稳定剂的浓度相关,处理浓度越大,其抑制苦豆子总碱光分解的作用越强。
吴传万杜小凤王伟中田兴军
关键词:苦参碱苦豆子总碱光分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