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89020)

作品数:11 被引量:165H指数:7
相关作者:张景六斯华敏胡国成孙宗修王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水稻
  • 5篇突变体
  • 4篇基因
  • 3篇转基因
  • 3篇转基因水稻
  • 3篇转座
  • 3篇基因水稻
  • 2篇玉米
  • 2篇农杆菌
  • 2篇转座子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分析
  • 1篇英文
  • 1篇杂交
  • 1篇植物
  • 1篇植株
  • 1篇伸长率
  • 1篇水稻基因
  • 1篇水稻植株
  • 1篇随机扩增多态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上...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水稻研究...

作者

  • 5篇张景六
  • 4篇孙宗修
  • 4篇胡国成
  • 4篇斯华敏
  • 2篇王江
  • 2篇傅亚萍
  • 2篇汪得凯
  • 2篇陈游
  • 2篇付亚萍
  • 1篇肖晗
  • 1篇张红心
  • 1篇沈革志
  • 1篇刘松
  • 1篇于永红
  • 1篇洪孟民
  • 1篇宛新杉
  • 1篇程世军
  • 1篇张梅芳
  • 1篇朱正歌
  • 1篇林钰琼

传媒

  • 2篇植物生理与分...
  • 1篇科学通报
  • 1篇Acta B...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Scienc...
  • 1篇杭州师范学院...

年份

  • 4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茎秆螺旋突变体ts-ta的鉴定及其遗传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从6000个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到1个苗期茎秆呈螺旋生长,成株期株型松散,植株矮化,抽穗延迟的突变体ts-ta。取突变体弯曲的叶鞘做石蜡切片发现,突变体弯曲的叶鞘周围表皮细胞完整,但两侧细胞的大小不同。弯曲内侧细胞小,排列紧密,外侧细胞较内侧大。T1、T2及回交结果表明,该突变体能稳定遗传且受一对隐性单基因控制,共分离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不是由于T-DNA插入引起的,因此不能通过T-DNA标签法克隆该基因。
汪得凯傅亚萍胡国成斯华敏孙宗修
关键词:水稻矮秆突变体抽穗期
检测转基因水稻中PPT抗性表达的快速简便方法被引量:15
2000年
该方法只需用毛笔在水稻叶片上涂抹1cm2 大小的20 mg·L- 1 PPT溶液,正常光照下2 d 后就能观察到PPT抗性表达与否的清晰结果,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的优点。实验中还发现PPT对敏感水稻叶片的药害反应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加速。
陈游程世军王江沈革志安林升张景六
关键词:BAR基因转基因水稻PPT除草剂
插入含Ds因子的T-DNA产生的水稻脆秆突变株的遗传和分子分析被引量:18
2002年
在构建由农杆菌介导的玉米Ds转座因子插入的水稻转化群体中 ,得到一个茎秆等组织发生脆性突变的株系。理化指标定量测定表明 ,脆性株系的载荷强度和纤维素含量都比正常植株低很多 ,可溶性糖含量略有减少。对这个突变株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Ds因子在脆性株系中为单位点插入。检测了自交 3代(T1、T2 、T3 )植株中T DNA(Ds)插入与脆性表型的共分离关系。初步结果表明这个突变是T DNA(Ds)的插入造成的 。
张梅芳张景六
关键词:T-DNA水稻分子分析共分离
不同启动子控制下Ac转座酶基因的表达对玉米Ds因子在水稻中切离频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01年
用水稻愈伤组织比较了Ac启动子、3 5S启动子与Ubi启动子控制下Ac转座酶基因 (Ts)的表达对Ds因子切离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Ubi启动子与Ac转座酶编码区嵌合基因 (Ubipro Ts)反式激活Ds因子的切离频率最高 ,达到了 72 .9%。通过杂交将Ubipro Ts基因导入Ds因子转化植株 ,得到 9株Ubipro Ts基因与Ds因子共存的F1代杂交水稻植株 ,其中有 8株Ds因子发生了切离。用Inverse PCR的方法从其中一株杂交植株中克隆到Ds因子的旁邻序列 ,其DNA顺序与亲本中Ds因子原插入位点的序列不同 ,表明Ds因子转座到了新的基因组位点。
陈游张景六
关键词:水稻启动子转座
Ac/Ds转座系统在水稻转化群体中的转座活性及转座子插入位点旁侧序列的分析(英文)被引量:13
2003年
利用本实验室构建的转Ac(Ac TPase)及Ds(Dissociation)的水稻(Oryza sativa L.)转化群体,配置了Ae×Ds的杂交组合354个。检测了转基因植株的T-DNA插入位点右侧旁邻序列,研究了Ac/Ds转座系统在水稻转化群体中的转座活性。结果表明,有些转化植株T-DNA插入位点相同或相距很近,插入位点互不相同的占65.4%。检测到T-DNA可插入到编码蛋白的基因中。在Ac×Ds的F2代中,Ds因子的转座频率为22.7%。对Ac×Ds杂交子代中Ds因子旁侧序列的分析,进一步表明了Ds因子在水稻基因组中的转座活性,除了从原插入位点解离并转座到新的位点之外,还有复制——转座和小完全切离等现象。获得的旁侧序列中,有些序列与GenBank中的数据没有同源性,目前有2个DNA片段在GenBank登录。探讨了构建转座子水稻突变体库进行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策略。
朱正歌朱正歌付亚萍肖晗胡国成斯华敏于永红
关键词:水稻转座子插入位点旁侧序列
一个水稻大叶角度突变体lla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克隆被引量:16
2005年
汪得凯张红心胡国成付亚萍斯华敏孙宗修
关键词:水稻基因突变体T-DNA标签基因克隆克隆植物功能基因组学
Genetic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large leaf angles (lla) mutant in rice被引量:4
2005年
Mutants are essential genetic materials to elucidation of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genes involved.
WANGDekai ZHANGHongxin HUGuocheng FUYaping SiHuamin SUNZongxiu
关键词:突变异种
转基因水稻对赤霉素敏感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以水稻品种中花11及其转基因株系为材料,研究它们在苗期对GA3的反应程度.结果表明:用100mg/L的GA3在二叶期对各植株进行喷雾,5d后各个株系苗高都比以喷水的对照组显著增长.在充分考虑起始株高和试验期间对照正常生长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比净伸长率(specificnetelongateratio,GA3处理的净伸长率和对照净伸长率之比)的概念,并建议根据比净伸长率分析各株系对GA3的敏感性.应用该方法发现2份对GA3钝感的材料.文章报道这一结果并探讨了造成用比净伸长率与常用的“株高增长率”分析水稻品种/株系对GA3敏感性差异的原因.
刘松林钰琼胡国成斯华敏傅亚萍孙宗修
关键词:水稻转基因突变体
插入玉米Ds转座因子的水稻转化群体及其分子分析被引量:27
2000年
转座子标签法是一种利用转座因子插入高等植物基因组中造成基因突变 ,然后通过分离转座因子插入的旁邻顺序 ,进而克隆出突变基因的策略。这种策略在高等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中是十分有用的。为此目的 ,将玉米的Ds因子及bar基因连接至载体pCAMBIA130 0的T DNA区域中 ,构建成重组Ti质粒pDsBar130 0。pDsBar130 0中T DNA区域中的潮霉素抗性基因可在转化过程中用作水稻转化植株的选择标记。插入在Ds因子中的bar基因可追踪转化后代的Ds因子。pDsBar130 0通过根瘤农杆菌介导引入水稻品种中花 11号的幼胚组织。从各转化愈伤组织中获得了 140 0株独立的Ds水稻转化植株。通过PPT抗性检测和PCR分析证明了水稻转化植株中Ds因子的整合。Southernblot分析了转化植株基因组中Ds因子的插入拷贝数 ,其中单拷贝插入比率约占 70 %。这些插有Ds因子的水稻转化植株 ,当引入自主型的Ac因子反式活化Ds因子后 ,可使Ds因子跳跃到不同位点上 。
王江李琳宛新杉安林升张景六洪孟民
关键词:水稻农杆菌突变体
农杆菌转化花粉愈伤组织获取纯合的转基因水稻植株被引量:33
2001年
应用农杆菌介导法成功地将玉米转座子 Ds导入粳稻 (Oryza sativa L.subsp.japonica)中花 11的花粉愈伤组织中 ,基因转化以对除草剂 PPT有抗性的 Bar基因和潮霉素抗性基因 H pt为选择标记 .共获得了 18个独立的转基因绿苗 ,其中单倍体 11株 ,二倍体 7株 .转基因植株均抗除草剂 BASTA.考查了二倍体植株种子后代 (T1)对 BASTA的抗性 ,7个株系的所有植株均抗 BASTA,而未发生感抗分离 ,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是纯合的 .PCR和 Southern blotting的研究支持上述结果 .
傅亚萍斯华敏朱正歌胡国成孙宗修
关键词:水稻花药培养农杆菌转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