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8B030301123)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2
相关作者:范建辉侯红瑛吴玲玲张新玲黄冬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动脉血流
  • 1篇多普勒
  • 1篇血流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孕中
  • 1篇孕中期
  • 1篇双生
  • 1篇双胎
  • 1篇脐动脉
  • 1篇脐动脉血
  • 1篇脐动脉血流
  • 1篇甲胎
  • 1篇甲胎蛋白
  • 1篇高危
  • 1篇高危因素
  • 1篇高危因素分析
  • 1篇出生体重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侯红瑛
  • 2篇范建辉
  • 1篇王林琳
  • 1篇黄冬梅
  • 1篇张新玲
  • 1篇韩振艳
  • 1篇彭其才
  • 1篇方群
  • 1篇吴玲玲

传媒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双胎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及不同一性双胎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双胎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及发生不同一性双胎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834例双胎妊娠的临床资料,以双胎问出生体重差异≥25%为标准诊断不同一性双胎75例,采用协方差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多种因素与双胎出生体重及不同一性双胎的关系。结果本组资料不同一性双胎的发生率为8.99%(75/834)。孕妇年龄、受孕方式、绒毛膜性质、妊娠期糖尿病、脐带附着情况均与双胎出生体重存在相关性(相应的P值分别为0.021、0.000、0.000、0.012、0.017),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次以及胎儿是否为同性别与双胎出生体重无相关性(P〉O.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单绒毛膜性质是不同一性双胎的高危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2.600(1.566~4.316)、1.833(1.010~3.582)。将孕妇年龄分为4个阶段,即〈25岁组(69例)、~30岁组(312例)、~35岁组(325例)、高龄组(≥35岁)(128例),各组双胎的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2205±483)g、(2347±406)g、(2381±439)g和(2352±455)g,除~35岁组与高龄组比较,双胎平均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新生儿性别分类后发现:不同性别双胎中男胎(270例)的平均出生体重为(2416±514)g,同性别男胎292例,平均出生体重(2381±428)g,不同性别双胎中女胎270例,同性别女胎272例,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2322±488)g和(2301±418)g。除了不同性别双胎中男胎的出生体重与同性别男胎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侯红瑛韩振艳范建辉彭其才方群
关键词:双生出生体重
孕中期甲胎蛋白和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及脐动脉血流变化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探讨孕中期母血清标志物及脐动脉血流用于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技术,对876例孕14~21周的孕妇进行孕中期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检测;对其中536例孕妇在孕14~28周使用超声多普勒检测其脐动脉血流,并追踪其妊娠结局。用卡方检验比较孕妇血清标志物升高者(342例)、脐动脉血流异常者(82例)、血清标志物升高且脐动脉异常者(40例)之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的差别。【结果】与母血清标志物升高有关的不良结局有子痫前期、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胎儿丢失及胎盘异常。这些相关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在血清标志物升高组为12.65%,在脐动脉血流异常组为8.5%,在血清学标志物与脐动脉血流两者同时异常组为30.95%,与前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孕中期母血清标志物升高合并脐动脉血流异常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升高。
侯红瑛王林琳吴玲玲张新玲黄冬梅范建辉
关键词:孕中期甲胎蛋白脐动脉血流多普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