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50025)
-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晓明吴声军张晓春更多>>
- 相关机构:贺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文化和谐与乡村秩序——以南岭走廊民族乡村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 2011年
- 一.对秩序的寻求是人类本性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和社会是同时产生,不可分割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名符其实的社会性动物。每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没有人可以独居于这个社会之外。
- 李晓明
- 关键词:秩序乡村社会关系民族文化
- 论“社区”与非遗整体性保护被引量:5
- 2016年
- 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对非遗的传承、保护和研究至关重要。以传统村落"社区"为整体的分析视角,突出了从"社区性"和"精神性"两方面界定非遗的本质特征。"社区性"揭示出非遗主要是在以"村落"为主的特定文化空间内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未知世界(神灵)的共生关系中产生的文化现象。"精神性"是非遗的生命力所在。非遗保护的"社区性原则"可保存非遗在特定文化空间里的"形","精神性原则"可保存其"神"。以"社区"为单位的非遗整体性保护,既可以保护非遗的"形",更能够保存其"神"。
- 李晓明
- 关键词:社区性精神性
- 从贺江文书看清代以降南岭走廊妇女的权利——兼与清水江文书的比较被引量:5
- 2016年
- 自秦汉王朝统一南岭开通潇贺古道以来,南岭民族走廊中段的贺江流域形成了多民族多族群杂居的格局,这里的汉、瑶、苗、壮等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留下了大量明清以来的契约文书。通过梳理发现,各族群的妇女们积极参与社会经济事务活动,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拥有了婚姻自主、不动产的买卖、充当中人等权利地位,与清水江文书中所体现妇女的权利大同小异。
- 吴声军
- 关键词:契约文书清水江文书南岭走廊妇女权利
- 传承与创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的“两难”被引量:3
- 2011年
-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必须通过文化的相对稳定的代际传承与变动不居的创新这两种基本形式来实现。传承与创新的辩证运动构成文化发展的基本表现形态。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其传承力与创新力上。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正面临着传承难、创新更难的"两难"境地。
- 李晓明
-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
- 门的空间结构对生态智慧的表述——以侗族杆栏建筑为例被引量:3
- 2011年
- 侗族杆栏式建筑门的结构,既有遮风挡雨、隔湿避瘴的生态适应功能,又具有文化功能、建筑审美功能和艺术特色。它蕴含着侗族生态建筑宇宙观和原始信仰体系中的"生命神性",其开放性空间结构构成一个人性的封闭空间。它既是建筑空间人性化的表述,又是对"人宅相扶,感通天地"的"天人合一"生态建筑宇宙观的深度表述。
- 张晓春李晓明
- 关键词:侗族干栏建筑生态智慧
- 重塑乡村生活意义与乡土文化价值被引量:17
- 2012年
- 社会精英和主流话语长期对中国传统乡村生活与乡土文化的批判、蔑视和排斥,直接导致了传统乡土文化的凋敝和对乡村生活意义的消解。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由于乡村经济收入偏低,广大乡村已成为人们急于逃离之地,乡村生活也已失去了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内涵,乡土文化自我更新的能力不断弱化。如何重塑乡村生活的意义与传统乡土文化的价值,以实现乡村民众本体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的双重回归,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 李晓明
- 互动互制与互补互适:广西贺州多样性族群文化生态特质被引量:2
- 2014年
- 贺州位于南岭山脉萌渚岭和都庞岭地区,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族群北上南下东进西迁的重要通道。古代中原文化、湖湘文化、吴越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基于其独特的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目前有20多个拥有不同语言和方言的族群活态存在。多样性族群文化之间的长期互动与交流,形成了今日互补互适、和谐共生的族群文化生态。族群文化间的交往交流、互动互制和互补互适,对区域内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介绍贺州主要族群及多样性文化共生条件,探讨了贺州多样性族群文化共生的基本特征。
- 李晓明
- 关键词:族群文化生态
- 强化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的精神塑建被引量:1
- 2012年
- 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必须强化乡村文化发展的精神塑建,再造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主体,重塑民族地区乡村生活意义与乡土文化价值,激活民族地区乡村和谐文化的内生力。
- 李晓明
- 关键词:民族地区乡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