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KGX-13-09-06)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肖成明哈春芳张晟宁刘培淑曹丹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异位症
  • 2篇内膜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1篇蛋白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异位
  • 1篇子宫内膜异位...
  • 1篇子宫内膜异位...
  • 1篇米非司酮
  • 1篇内膜异位症
  • 1篇开放法
  • 1篇骨桥
  • 1篇骨桥蛋白
  • 1篇非司酮
  • 1篇OPN
  • 1篇MMP-9表...
  • 1篇大鼠子宫
  • 1篇大鼠子宫内膜...

机构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哈春芳
  • 2篇肖成明
  • 1篇刘培淑
  • 1篇张红
  • 1篇张晟宁
  • 1篇曹丹

传媒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开放法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通过与移植法建立的模型对比,探讨开放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判定指标及建模成功率。方法开腹取同一只大鼠的子宫,左侧宫腔采用开放法将子宫内膜与骶韧带或大网膜贴近建模,右侧采用移植法将1.0cm的子宫内膜移植于侧腹膜上建模,1个月后二次开腹判定建模的情况,免疫组化测定骨桥蛋白(OP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开放法建立的模型成模率为81.08%,低于移植法的83.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①成模后肉眼观:移植法以透亮囊肿为主,占64.86%,其次为紫蓝色结节(10.81%),开放法主要以紫蓝色结节为主,占35.13%,其次为透亮囊肿(24.32%);术后盆腹腔粘连开放法器官粘连率为64.86%,明显高于移植法的18.90%(P<0.01);肠梗阻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镜下特点:72.73%的透亮囊肿和68.42%的火焰状改变镜下可见到典型或变异的腺体或腺上皮细胞层,并在异位的腺体及腺上皮细胞上有很强的OPN和MMP-9的表达。结论开放法和移植法均有较高的成模率,但临床观察开放法成模的肉眼观更类似于人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改变,且具有成模面积大、简单、易行、并发症少等特点。
哈春芳肖成明张晟宁刘培淑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开放法骨桥蛋白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内膜OPN及MMP-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模型在位及异位内膜中骨桥蛋白(OPN)及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建模成功的13只大鼠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7只),对照组(6只),药物干预4周后开腹取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测定药物干预前、后在位及异位内膜中MMP-9及OPN的表达。结果干预后米非司酮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OPN及MMP-9的表达均较干预前表达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干预后异位内膜中OPN的表达强于在位内膜,而米非司酮组干预后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OP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对照组干预后异位内膜中MMP-9的表达强于在位内膜,且干预后米非司酮组异位内膜中MMP-9的表达也较在位内膜中表达增强(P=0.011);对照组干预后异位内膜中OPNmRNA表达较干预前明显减低,且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可降低大鼠EMS模型在位、异位内膜中OPN及MMP-9的表达,对异位内膜中OPN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在位内膜;对在位内膜中MMP-9的抑制作用不弱于对异位内膜。米非司酮可能通过抑制病灶局部OPN、MMP-9的表达而降低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
肖成明张红曹丹哈春芳
关键词:米非司酮OP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