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1CB209105)

作品数:15 被引量:213H指数:8
相关作者:王尚旭陈双全季敏魏建新姚逢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地震
  • 4篇储层
  • 3篇地震属性
  • 3篇地震物理
  • 3篇AVO
  • 2篇地震波
  • 2篇地震物理模拟
  • 2篇地震物理模型
  • 2篇多波
  • 2篇有限元
  • 2篇震波
  • 2篇物理模拟
  • 2篇物理模型
  • 2篇勘探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震波衰减
  • 1篇地震波阻抗
  • 1篇地震波阻抗反...
  • 1篇地震勘探
  • 1篇地震数据

机构

  • 1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10篇王尚旭
  • 6篇陈双全
  • 5篇季敏
  • 3篇魏建新
  • 2篇薛东川
  • 2篇狄帮让
  • 2篇姚逢昌
  • 2篇李生杰
  • 1篇元军
  • 1篇夏红敏
  • 1篇撒利伟
  • 1篇李宏兵
  • 1篇张绍红
  • 1篇尹兵祥
  • 1篇石玉梅
  • 1篇甘利灯
  • 1篇赵文智
  • 1篇邵龙义
  • 1篇曹宏
  • 1篇樊佳芳

传媒

  • 7篇石油物探
  • 4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煤炭工程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渠道数据融合及其应用被引量:4
2003年
多波地震勘探的发展提供的信息越大 ,多信息数据的融合就成为多波数据处理中一个非常引人注意的课题。介绍了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原理 ,给出了不同渠道所有观测数据的基本可信数的计算公式 ,并利用证据合并原则 ,获得来自同一渠道信息的基本可信度 ,以此作为权值 ,根据“广义均值”原理融合多渠道信息。以多波法裂缝检测为研究对象 ,对分别基于P波和S波的 4种方法获得的裂缝方位角数据进行融合 。
石玉梅姚逢昌甘利灯
关键词:多波地震勘探S波P波波数数据融合证据理论
地震物理模型中三维地质模型材料特性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实际地质构造具有复杂和岩层速度变化大等特点,制作相应的三维地质模型,需要有各种性质的模型材料,以满足模型与实际情况相接近的要求。为此,对几种模型材料的性质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一般工业材料的速度,虽然有些能与岩石速度相匹配,但却难以加工成各种各样的构造形态,而且不能满足对层与层之间胶合质量的要求。环氧树脂和合成橡胶是工业上常用的2种材料,具有液态固化特性,将两者混合在一起可得到速度连续可变的混合材料。实验表明,混合材料中硅橡胶与环氧树脂的量之比(配比ε)不同,速度可在2600~950 m/s之间变化。变化规律呈现出3种方式:配比ε在0~50%之间,混合材料的速度随硅橡胶量的增加线性降低;配比ε在60%~100%之间,速度下降的趋势变缓,速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硅橡胶的速度;配比ε在50%~60%之间,混合材料的速度范围为1350~1800 m/s,在此范围,速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出现了不稳定现象,用柔性环氧树脂可以消除这种现象。此外,硅橡胶量多的混合材料,对横波的传播不利。利用混合材料的液态固化特性,可以根据需要,利用模具技术制作各种形态的地质构造模型,且层与层之间的胶合性质与实际地层沉积特性相似。
魏建新狄帮让
关键词:地震物理模拟三维地质模型环氧树脂硅橡胶
利用有限元解波动方程求取初至时间被引量:2
2007年
叠前逆时偏移需要计算成像点的初至时间。射线追踪法因为计算效率高,常被用作旅行时的计算,但难以处理速度剧变和非规则网格情形。常用的有限元法在求解波动方程时,也会像有限差分法一样存在数据频散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元解波动方程获取地震波初至时间,与一般有限元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利用集中质量矩阵压制时间频散使波前形态保真,并给出了根据震源子波第一极值出现时间求初至时间的方法。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适用于非规则网格和速度剧变界面情形。
薛东川王尚旭
关键词:有限元法初至时间数据处理逆时偏移
地震属性优选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27
2006年
在应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时,如何从众多地震属性中优选出适用于本区特征的地震属性是关键。特别是在油田开发阶段,优选储层的地震属性更加重要。本文提出以地质、测井和岩石物理资料为基础,利用数学模型和正演模拟进行属性优选,再用留一交替法选出适于工区地质情况的最佳属性组合。这套方法充分利用工区内已有资料,发挥地质、测井及岩石物理方法的各自优势,减少了属性优选的多解性,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准确性。该方法简便实用,可操作性强。
季敏王尚旭陈双全
关键词:地震属性储层预测正演模拟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的地震属性预测效果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地震属性是由地震数据经数学变换导出的,地震数据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地震属性预测的结果。同一地震数据体经不同处理后得到的不同类型地震剖面,其地震属性预测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异。以Z地区实际地层结构为原型,设计了含有岩性(砂岩、砾岩、煤)和物性(干砂、含油砂岩、层厚度、层速度)变化的6个地层物理模型,利用物理模型实验的数据,对3种类型的地震剖面进行了敏感属性预测效果分析。结果表明:由不同类型地震剖面提出的同一敏感属性的预测效果各不相同,往往各有所长,为了改善预测效果,需根据地层实际情况确定应用何种地震剖面。
季敏王尚旭李生杰陈双全
关键词:地震属性物理模型地震数据处理
含气地层的AVO响应分析——以苏4井为例被引量:23
2006年
岩石的孔隙度、流体饱和度等信息是影响地震波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的重要因素。根据苏4井全波列测井数据,利用Gassmann方程对含气地层进行了流体替代计算,分析了孔隙度及含气饱和度变化对地层AVO的影响。AVO响应分析表明,对于苏4井低孔隙度石英砂岩储层,孔隙度的变化对AVO的影响要大于流体性质的影响。当含气饱和度为定值,孔隙度小于8%时,其阻抗大于上覆泥岩阻抗,表现为高阻抗气层;孔隙度大于8%时,表现为近零阻抗和低阻抗气层。AVO截距(P)与斜率(G)的交会分析表明,当孔隙度较小时,G属性对含气饱和度变化敏感;大孔隙度时,P属性对含气饱和度变化敏感。
夏红敏王尚旭李生杰
关键词:孔隙度AVO响应
利用组合质量矩阵压制数值频散被引量:8
2008年
波动方程数值模拟一直受到频散效应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模拟声波方程时,协调质量矩阵和集中质量矩阵对频散误差起着相反的作用:协调质量矩阵使频散误差领先于真实信号,而集中质量矩阵使频散误差落后于真实信号。因此利用两种质量矩阵的线性组合能有效压制数值频散。速度对组合系数的影响很小,在2500~4000m/s范围内,最优组合系数均约为0.5。这种压制数值频散的方法,具有不增加额外计算量且不导致算法复杂的特点,能够适应变速模型。
薛东川王尚旭
关键词:数值频散有限元
小波尺度域含气储层地震波衰减特征被引量:67
2004年
黏弹性衰减因子Q的可靠估计可通过Q反褶积来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并有助于振幅分析 .本文从小波理论出发 ,结合地震波在黏弹性介质中的传播方程 ,推导出小波尺度域地震波能量衰减公式 .能量衰减公式具有下列性质 :(1)Q值越大 ,能量衰减得越慢 ;Q值越小 ,能量衰减越严重 ;(2 )尺度越小 ,信号中保留的能量越少 ;(3)对于脉冲源来说在理想的无衰减介质 (即Q趋近于∞ )中传播时 ,信号在不同尺度内的能量相同 .利用尺度能量公式 ,可从反射地震资料中直接估计品质因子Q(即衰减因子 ) ,也可以提取不同尺度的能量衰减剖面作为储层描述的属性参数 ,用来进行岩性识别和指示气藏 ,与经典的谱比法相比 ,避免了谱比法所面临的双时窗问题以及进行谱估计的窗选择问题 .理论模型试验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李宏兵赵文智曹宏姚逢昌邵龙义
关键词:地震波衰减品质因子
多波多分量波场的地震物理模型观测被引量:5
2005年
在纵波震源激发的三分量记录中,经常在SH分量上得到P波或SV波的反射,通常认为这是地下不均匀或各向异性引起的,然而,均匀各向同性介质的三分量记录上也出现了各种波的反射同相轴。为此,在实验室进行了多波多分量地震物理模型实验,以解释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采用纵波和横波换能器作为模型实验的震源和接收器,并通过将横波换能器的偏振方向转动90°来获得九分量的观测方式。设计了均匀各向同性层状介质和倾斜介质物理模型,利用纵测线和非纵测线得到了多波多分量的观测记录。对观测记录分析发现,平层模型纵测线观测时,在P-P,P-SV和SV-SV分量上都可以看到P波、转换SV波和SV波,这从另一方面说明,无论是P波震源还是S波震源都会产生P波和S波;平层模型采用非纵测线观测时,也能在各分量上得到各种波的反射;倾斜模型用P波震源激发,在SH分量上能接收到P波或SH波反射,这是因为P波和S波在SH分量上有振动分量。
魏建新狄帮让
关键词:多波多分量地震物理模拟各向同性介质
地震波阻抗反演的蚁群算法实现被引量:20
2005年
波阻抗反演属于求解最优化问题,其优化目标函数可能包含多个在一定范围上的连续变量,传统的优化手段存在有些函数难以优化,容易陷入局部解,收敛速度较慢等问题。蚁群算法具有正反馈性、分布式计算和贪婪式启发搜索的特点,克服了传统优化算法的缺陷。通过分析蚁群算法的原理,提出了地震道非线性反演中蚁群算法的实现方法。利用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在无噪情况下,反演结果与模型一致;在加入5%,10%和30%噪声的情况下,反演结果与模型的相似系数分别为98.76%,97.85%和86.42%。
陈双全王尚旭季敏张永刚
关键词:非线性反演函数优化正反馈仿生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