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11-003)

作品数:5 被引量:54H指数:4
相关作者:崔传智赵晓燕王延忠李秀兰卢文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油藏
  • 2篇渗流
  • 2篇非达西渗流
  • 2篇高速非达西渗...
  • 2篇产能
  • 2篇达西
  • 2篇达西渗流
  • 1篇优势渗流通道
  • 1篇油藏模拟
  • 1篇油层
  • 1篇油井
  • 1篇油区
  • 1篇正韵律
  • 1篇正韵律厚油层
  • 1篇砂岩
  • 1篇砂岩油藏
  • 1篇胜利油区
  • 1篇疏松砂岩
  • 1篇疏松砂岩油藏
  • 1篇数值模拟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2篇王延忠
  • 2篇赵晓燕
  • 2篇崔传智
  • 1篇刘慧卿
  • 1篇杨勇
  • 1篇李少华
  • 1篇曹刚
  • 1篇卢文涛
  • 1篇朱贵良
  • 1篇李秀兰

传媒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胜利油区整装油田三角洲沉积单元水驱开发潜力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以胜利油区整装油田三角洲沉积单元相对渗透率曲线为基础,计算了极限驱油效率,并回归得到极限驱油效率的计算公式;采用统计方法计算了极限平面波及系数和厚度波及系数,并与取心井资料进行验证评价;依此得到三角洲沉积单元的最终采收率,与目前井网条件下标定的采收率相比,提高采收率潜力为5.8%。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83单元为典型单元,建立精细油藏地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技术计算分析了提掖、周期注水、井网加密、分层开采等挖潜措施对应的开发潜力,为三角洲储层沉积单元的开发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王延忠
关键词:水驱开发采收率驱油效率油藏模拟
正韵律厚油层水平井开发能量补充方式优化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受储层非均质性和油水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正韵律厚油层的顶部剩余油相对富集。近年来针对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实施水平井调整挖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逐渐表现出地层能量不足、产液量下降快等问题。以目前行列井网的孤岛中一区Ng53单元为例,建立精细油藏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水平井的能量补充方式进行了优化。在水平井投产同期和水平井投产一段时间两种情况下对老水井的注水方式、新钻注水井以及老油井的转注方式等能量补充方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两种情况下水井排水井隔井单注上部油层能够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而且水平井的能量补充越早,开发效果越好。这对改善正韵律厚油层水平井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崔传智朱贵良刘慧卿王延忠赵晓燕
关键词:正韵律厚油层水平井油井注水井数值模拟
优势渗流通道中的高速非达西渗流动态特征分析被引量:18
2009年
正韵律厚油层发育优势渗流通道,经实例计算表明其渗流规律不符合达西线性规律,与高速非达西渗流规律具有一致性。针对优势渗流通道特征参数,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优势渗流通道中的高速非达西渗流模型进行求解,计算了优势渗流通道中的压力分布和产能等指标,并与相应的达西线性渗流时的指标进行了比较,表明两种渗流规律下的指标差别较大,在有关优势渗流通道的指标计算和动态分析中不能采用线性渗流规律来近似代替高速非达西渗流规律。
李秀兰
关键词:高速非达西渗流产能优势渗流通道
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中高速非达西渗流对产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4
2009年
疏松砂岩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容易形成大孔道,通过对矿场示踪剂资料的计算分析,认为大孔道中流体流动可视为高速非达西渗流;建立了存在大孔道的储层模型,计算了大孔道中高速非达西渗流的产量对储层总产量的影响,以及大孔道各种参数对产能的影响,认为厚度只有几厘米的大孔道对产量影响极大,在开发指标计算以及大孔道的识别描述中不能把大孔道中的高速非达西渗流近似看做达西线性渗流,否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崔传智杨勇曹刚赵晓燕
关键词:高速非达西渗流砂岩油藏大孔道产能
基于沉积过程的储集层随机建模方法——以河流相储集层为例被引量:16
2011年
介绍了基于沉积过程的储集层随机建模基本原理及方法。与传统的储集层随机建模方法相比,基于沉积过程的随机建模方法有效地将与沉积过程有关的地质信息以及一些先验的地质知识整合到模型中,能够较为真实地再现储集层构型要素(如河道砂体、点坝、天然堤、决口扇)的几何形态和相互联系以及它们的演化过程(如改道、侧向迁移)。在井数据的条件化方面,基于沉积过程的随机建模方法采用了一种新的条件化方法,该方法提高了计算速度,同时保留了沉积体的复杂几何形态和相互联系。通过理论与实验结果研究,基于沉积过程的随机建模方法包含了更为全面的地质信息,能够更精确地表征储集层的非均质性。最后,分析了基于沉积过程的随机建模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河道中线的生成问题、点坝内部侧积层的刻画问题以及井数据条件化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李少华卢文涛
关键词:条件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