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1004)

作品数:6 被引量:89H指数:4
相关作者:段争虎陈小红谭明亮王刚夏敦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荒漠
  • 2篇养分
  • 2篇植物
  • 2篇荒漠植物
  • 2篇红砂
  • 1篇性状
  • 1篇养分含量
  • 1篇养分因子
  • 1篇沙漠化
  • 1篇生理指标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碳同位素
  • 1篇同位素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因子
  • 1篇土壤养分
  • 1篇逆转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因子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兰州大学

作者

  • 6篇段争虎
  • 4篇谭明亮
  • 4篇陈小红
  • 2篇陈发虎
  • 2篇马剑英
  • 2篇夏敦胜
  • 2篇王刚
  • 2篇张瑞君
  • 1篇孙惠玲
  • 1篇王勇
  • 1篇方向文

传媒

  • 2篇土壤通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沙漠化逆转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以宁夏盐池县为例被引量:28
2010年
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利用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的手段,研究了宁夏盐池县多年围封区沙漠化逆转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沙漠化逆转的过程是土壤颗粒向细粒化方向演变及养分富集的过程。分形维数与土壤养分和黏粉粒等细颗粒的变化趋势相同,随着沙漠化程度的减小,分形维数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它与土壤粒径分布、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线性相关,对黏粒含量的变化最为敏感。因此,可用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变化来反映该区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特征,并将其作为衡量沙漠化逆转过程中土壤结构、肥力状况及土壤退化恢复程度的一个综合性定量指标。
陈小红段争虎谭明亮王勇
关键词:沙漠化逆转土壤理化性状分形维数
荒漠植物红砂叶片δ^13C值与生理指标的关系被引量:36
2008年
红砂是我国西北干旱区荒漠植被的主要优势种,对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测定我国境内红砂主要分布区21个自然种群407个植株叶片稳定碳同位素(δ13C)值、叶片氮磷钾含量、叶片含水量、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分析了不同自然种群红砂叶片δ13C值与相关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红砂叶片钾含量、叶片含水量和脯氨酸含量均对δ13C值有显著影响(P<0.001),其中叶片钾含量的影响最大(r=0.793),叶片含水量次之(r=-0.786).说明叶片的δ13C值可以反映植物的水分亏缺程度;不同种群间植物δ13C的丰度差异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植物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状况;在干旱条件下,红砂叶片气孔导度的变化是影响其δ13C值随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
马剑英陈发虎夏敦胜孙惠玲段争虎王刚
关键词:生理指标气孔导度红砂
额济纳荒漠河岸林植物群落调查与环境因子解释被引量:3
2010年
对额济纳旗荒漠河岸林植物群落的组成、分布及对应的环境因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调查表明:该研究区共有植物19种,分别隶属于9科15属,以豆科(Fabaceae)和柽柳科(Tamaricaceae)种最多,其次是菊科(Compositae)、茄科(Solanaceae),约占所用种数的74%,反应了干旱性大陆气候条件下旱生耐盐种类占优势的特点。同时,应用对应分析CA(correspondence analysis)和典范对应分析CCA(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对额济纳旗荒漠河岸林植物群落的组成与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调查的样地及样地中所出现的19个物种,都表现出随土壤pH值变化,且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同时样地和物种还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变化而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趋势。影响该地区植物群落恢复的环境因子主要是0-20cm土壤pH值和20-40cm土壤全盐含量;CCA排序分析将研究区的19个物种及28个样地都划分为4种类型。
谭明亮段争虎陈小红张瑞君
关键词:额济纳荒漠河岸林CCA排序
沙漠化逆转过程中土壤理化因子的权重分析——以宁夏盐池县为例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实地采样、实验室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对宁夏盐池县沙漠化逆转过程中土壤理化因子的权重及土壤质量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沙漠化逆转过程中土壤质量综合得分基本呈递增趋势,其中养分因子的权重大于粒度因子,是土壤质量提高的主导因子。从权重系数的综合排序看出,养分因子中速效养分和有机质的含量对土壤质量的提高较为重要;粒度因子中粘粉粒的含量较为重要。因此,速效养分、有机质和粘粉粒含量的提高对沙漠化逆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陈小红段争虎谭明亮
关键词:养分因子
荒漠植物红砂叶片元素含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0
2008年
通过测定中国境内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主要分布区21个自然种群407个植株叶片氮(N)、磷(P)、钾(K)含量、叶片含水量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叶片特征,分析不同自然种群红砂叶片特征与环境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平均最低温度的升高,红砂叶片N、P含量、叶片含水量和稳定碳同位素值显著升高。年平均温度和红砂叶片含水量、年平均最高温度和红砂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显著正相关。不同生长区年平均降雨量和平均湿度对红砂叶片特征的影响一致,与红砂叶片P、K含量和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显著负相关,与叶片N含量和叶片含水量显著正相关。不同生长区平均日照时数和蒸发量对红砂叶片特征的影响一致,与红砂叶片P、K含量和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显著正相关,与叶片含水量显著负相关。说明不同自然种群中红砂叶片特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显著,不同气候因子对红砂叶片特征的贡献显著不同。不同种群间红砂叶片N含量的变化是各气象因子均衡作用的结果,年平均湿度是影响红砂叶片K含量和稳定碳同位素值的主要限制因子,蒸发量是影响红砂叶片P含量的关键因子,平均日照时数是影响红砂叶片含水量的关键因子。红砂叶片特征对不同环境条件下气候因子的这种响应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指示了以红砂为建群种荒漠生态系统的环境状况和稳定程度。
马剑英方向文夏敦胜段争虎陈发虎王刚
关键词:红砂气候因子荒漠生态系统
沙漠化逆转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布及其养分含量的变化特征——以宁夏盐池县为例被引量:10
2010年
从时空转换的角度出发,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研究了宁夏盐池县多年围封区沙漠化逆转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布及其养分含量的变化特征,并利用统计分析法,分析了土壤粒级分布与养分含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随沙化程度的减小,土壤粒级组成越来越细,其主要组成部分发生了变化;但从总量看,始终是砂粒含量最多,粉粒次之,粘粒最少,沙漠化再次恶化是有可能的。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随沙化程度的减小呈递增趋势,沙漠化逆转增加了土壤的固碳能力。通过相关分析可知,沙漠化逆转的本质是土壤细粒化伴随着土壤养分富集的过程。土壤细粒化是土壤各养分指标提高的直接原因,粘粉粒的增加对土壤养分的增加贡献较大,是土壤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沙漠化逆转的关键。
陈小红段争虎谭明亮张瑞君
关键词:土壤养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