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03010)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杨睿于建刘颖李吉芳汪昆华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聚丙烯
  • 3篇光氧化
  • 3篇丙烯
  • 2篇氧化降解
  • 2篇乙烯
  • 2篇聚乙烯
  • 2篇降解
  • 2篇光氧化降解
  • 2篇复合材料
  • 2篇复合材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复合材料
  • 1篇聚丙烯纳米复...
  • 1篇聚烯烃
  • 1篇聚烯烃复合材...
  • 1篇老化行为
  • 1篇光谱
  • 1篇光谱法
  • 1篇红外
  • 1篇红外光

机构

  • 4篇清华大学

作者

  • 4篇于建
  • 4篇杨睿
  • 3篇刘颖
  • 2篇李吉芳
  • 1篇汪昆华

传媒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2010年全...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聚烯烃复合材料的老化行为及机理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复合材料的耐久性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其中牵涉的问题很多还都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首先是聚合物本身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然后是无机填料和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在复合材料的老化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无机填料的表面处理对这种相互作用的影响;此外,还需要考虑光氧化降解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本文从这些方面出发,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聚烯烃及其复合材料的光氧老化行为及机理研究方面的进展,着重讨论了工业界常用的普通无机填料填充的高密度聚乙烯体系以及纳米Al2O3、纳米SiO2、纳米CaCO3、纳米TiO2和纳米ZnO填充的聚乙烯和聚丙烯体系。
杨睿刘颖于建
关键词:聚乙烯聚丙烯复合材料光氧化
红外光谱法研究成核剂对聚丙烯光氧化降解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红外光谱和显微红外光谱,对添加两种α成核剂(TM-1、TM-3)和一种β成核剂(TMB-5)的聚丙烯(PP)的自然光氧化降解行为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成核剂前后,PP的光氧化降解产物均含有酮、羧酸、酯、醇和不饱和烃等。三种成核剂的加入并没有改变PP的光氧化降解机理和降解产物,但都对PP的光氧化反应起了一定的加速作用。各体系的光氧化速率依次为:PP/TMB-5>PP/TM-3>PP/TM-1>PP。PP与添加成核剂的PP中的光氧化程度沿深度的分布表现出相似的规律:表面处的羰基指数最高,自曝晒表面向内部,羰基指数逐渐降低,到约250μm处减小到约为0,这个范围称之为表面氧化层。表面氧化层的厚度不随曝晒时间的不同而不同,而是由紫外光的穿透能力、氧气的扩散、尤其是加工时样品中的温度梯度所决定的。
李吉芳杨睿于建汪昆华刘颖
关键词:红外光谱聚丙烯成核剂光氧化
显微红外光谱法研究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光氧化降解被引量:11
2008年
采用显微红外(AIM)光谱法,结合偏光显微镜(P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聚丙烯/碳酸钙(PP/CaCO3)和聚丙烯/二氧化硅(PP/SiO2)纳米复合材料中光氧化降解沿深度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纯聚丙烯还是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试样的光氧化降解都是氧扩散控制过程,由表面逐渐向内部发展。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二氧化硅的加入都显著地促进了PP基体的光氧化降解,二氧化硅的影响更为严重。纳米填料的含量越高,复合材料的氧化程度也越高,但氧化层的厚度却基本不变,都在200μm左右,当样品表面严重老化至表面脱落后,氧化继续向内部进行。氧化层的厚度主要是由试样成型过程中形成的表面过渡区的厚度决定的。
李吉芳杨睿于建
关键词: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光氧化
聚乙烯复合材料老化的物理与化学
<正>将无机填料填充到聚合物中,可以提高强度、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和阻隔性能等,同时大大降低成本。因此,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与此同时,无机填料对聚合物的稳定性也会产生较大影响,研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老化稳定性对...
杨睿刘颖于建
关键词:AGINGCRYSTALLIZATION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