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XJC810004)

作品数:14 被引量:221H指数:9
相关作者:谢金林杨志军冯朝睿张艺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财经大学湖州师范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舆论
  • 8篇网络舆论
  • 6篇政府
  • 5篇网络
  • 4篇社会
  • 2篇舆论研究
  • 2篇政府规制
  • 2篇群体性
  • 2篇群体性事件
  • 2篇网络群体
  • 2篇网络群体性事...
  • 2篇网络时代
  • 2篇公共治理
  • 2篇共治
  • 1篇心态
  • 1篇形象管理
  • 1篇行政
  • 1篇行政控制
  • 1篇舆论安全
  • 1篇舆论管理

机构

  • 9篇云南财经大学
  • 5篇湖州师范学院
  • 3篇重庆工商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2篇谢金林
  • 5篇杨志军
  • 4篇冯朝睿
  • 1篇张艺

传媒

  • 2篇学习与实践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理论探讨
  • 1篇社会科学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中共福建省委...
  • 1篇上海行政学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共杭州市委...
  • 1篇理论探索
  • 1篇广东广播电视...
  • 1篇公共管理学报
  • 1篇厦门特区党校...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网络舆论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被引量:5
2011年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网络社会,网络舆论承载着互联网虚拟世界中无数网民鞭挞糟托邦现实和憧憬乌托邦未来的情绪表达。在互联网诞生之前,"公共(公众)舆论"是西方政治学和行政学早期研究的传统之一,美国政治学家也极为重视;互联网产生之后,西方学界主要从传播学和社会学的双重角度对网络舆论进行丰富多样的研究,集中体现出政府监管的统一性特点。国内网络舆论研究在20余年的时间里大体经历了"初始化→特定对象→公众重心→稳定发展"四个阶段,对其内涵特征、生成机制、发展态势、传播影响、政府治理、个案演绎及其它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同时也反映出视野狭窄、方法落后、重复性工作泛滥、创新不足等显而易见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开放性的态度和面对问题的勇气,对网络舆论研究的未来作谨慎地乐观分析,并提供能力再造的建议。
杨志军
关键词:网络舆论
政府要有效引导网络舆论被引量:13
2010年
随着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网络舆论的无序增加了政府对其有效引导的难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通过行政控制或者占领舆论阵地难以有效引导网络舆论,而通过政府与网民的平等对话,可以实现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实现政府与网民的平等对话,必须营造良好的对话环境,同时,政府要提高与网民对话的话语技巧,秉着尊重事实、平等及真诚的态度,这是对话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
谢金林
关键词:政府网络舆论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规制探析
2011年
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形式危机,给政党执政和政府维稳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各种类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通常以网络诱发型、现实触发型和网内外联动型三种形式出现,其目的均不同程度地聚焦于捍卫公民权利、追寻事件真相、拷问政府良心和责任及表达爱国热情。这些以现实性的公共事件生成网络舆论,以舆论制造为手段进行传播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往往具有极强的社会建构性。因此,从政治引导、法律强制、技术监管和道德约束四个维度,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一整套综合治理框架,将是政府公共管理部门规制“网络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的新策略。
冯朝睿谢金林杨志军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规制
网络空间草根政治运动及其公共治理被引量:29
2011年
网络空间草根政治运动是草根力量以维护其利益为目的,运用网络技术组织的抗争性集体行动。草根政治运动在网络空间兴起是社会转型时期贫富分化的结果,也是网络时代权力重新分配的结果。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网络政治动员、网络舆论批评监督、网络政治参与,它有利于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优化,也有利于国家治理的发展,同时也可能给政治秩序稳定带来极大的难题。因此,对网络空间草根政治治理必须坚持整体性治理原则,引导与规制并举,现实政治与虚拟空间治理并重,使网络空间草根政治运动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建设性力量而非颠覆性力量。
谢金林
关键词:网络草根政治运动公共治理
网络舆论的政府治理:理念、策略与行动被引量:28
2010年
受价值多元化与贫富差距两大原因影响,转型时期社会舆论具有多元化与尖锐化的特点,这种特点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极容易被放大,从而增加了政府对网络舆论治理的难度,给政府形象管理带来很多问题。面对着这样的舆论形势,政府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治理,就必须有新的理念和策略。
谢金林
关键词:网络舆论政府治理
网络舆论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及其治理研究——以网络政治舆论为分析视角被引量:45
2013年
网络舆论生态系统是由网络舆论环境、网络舆论主体和网络舆论规则体系所组成的相互联系、协同发展的人造社会生态系统。网络舆论生态系统具有自然生态系统与人造社会系统双重特点,网络舆情主体之间、网络舆论主体与网络社会环境、体制外网络舆论主体与政府、网络社会环境与网络舆论秩序四重互动机理决定网络政治舆论生态的运作。网络舆论生态系统内在运作机理的不平衡是严重的网络舆论生态问题,其治理的关键是提升政府网络话语能力,增进政府与网民的相互理解。
谢金林
生态系统视角下的网络社会管理体制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网络社会是由多个子系统和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自我协同演化的一个生态系统,网络社会生态平衡最根本的条件是系统协同演化的自发扩展秩序的发展。网络社会问题的根源是网络社会生态系统各子系统和构成要素不能协同演化,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因此,网络社会管理体制必须遵循网络社会生态系统协同演化规律,发挥主体自治功能,健全网络社会管理体系,使网络自治逻辑与网络法律规制逻辑并行不悖,形成有效的引导手段。
谢金林
关键词:生态学网络社会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治理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通常以网络诱发型、现实触发型和网内外联动型三种形式出现,其目的均不同程度地聚焦于捍卫公民权利、追寻事件真相、拷问政府良心和责任及表达爱国热情上。这些以现实性的公共事件生成网络舆论,以舆论制造为手段进行传播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往往具有极强的社会建构性。因此,从政治引导、法律强制、技术监管和道德约束四个维度,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一整套综合治理框架,将是政府公共管理部门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的新策略。
冯朝睿谢金林杨志军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危机社会建构公共治理
网络舆论研究:背景考察、内涵界定与特质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政府主导的互联网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促使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进入"快车道",网络舆论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鼎沸局面。网络舆论作为"第五种权力"的最新形态,往往能够利用网络空间的相对自由和独立性,将解读的力度纵深化、讨论的范围扩大化、关注的焦点串联化,促使相关焦点问题通过合理合法、公开透明的渠道得到快速高效的解决。网络舆论的最佳形式在于让形形色色的持不同观点的人通过理性、客观和公允的交流探讨,分享经验,从而达到认清真相、揭示真理和科学发展的目的。因此,在"社会分化的不断细化"和"细化的碎片不断聚合"的双重转型背景下,开放便捷的网络舆论不仅要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发挥更多建构性作用,而且还要通过扮演多种正面关键角色积极引导中国社会转型的方向与道路。
杨志军冯朝睿
关键词:网络舆论社会转型
政府规制网络舆论的缘由、策略及限度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网络舆论生成于网络诱发型公共事件、现实触发型公共事件及网内外联动型公共事件;传播议题聚焦于"捍卫公民权利,追寻事件真相,拷问政府良心和责任,表达爱国热情"等方面。在公共能量场视阈下,网中人和网络组织的动机和场内的能量具有交换上的自由性,具有不同意向性的政策话语在某一重复性的实践语境中为获取意义而相互交流与论争,带有极大的盲目性,负效应较为明显。因此,一方面非常有必要从政治引导、法律强制、技术监管和道德约束四个维度采取多种措施构建一整套综合治理框架来规制网络舆论;另一方面也需要认识到政府无法回避的规制限度问题,政府寻求规制网络舆论限度的实质在于为自己的行为划定合理的边限,既保证社会公众的各项基本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又不至于导致社会失序与混乱。
杨志军冯朝睿谢金林
关键词:网络舆论公共能量场网络民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