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506-004)

作品数:16 被引量:81H指数:6
相关作者:袁鹏张涛宋永会彭剑峰沈红军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0篇太湖
  • 8篇太湖流域
  • 8篇流域
  • 8篇湖流
  • 4篇水污染
  • 4篇水污染物
  • 4篇污染
  • 4篇污染物
  • 2篇预警
  • 2篇水质
  • 2篇环境风险
  • 2篇环境监测
  • 2篇绩效
  • 2篇绩效评估
  • 2篇河流
  • 1篇毒性测试
  • 1篇毒性鉴别
  • 1篇毒性评价
  • 1篇多元回归模型
  • 1篇信息平台

机构

  • 11篇江苏省环境监...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常州市环境监...

作者

  • 4篇袁鹏
  • 4篇张涛
  • 3篇彭剑峰
  • 3篇沈红军
  • 3篇宋永会
  • 2篇吕学研
  • 2篇张璘
  • 2篇刘雷
  • 2篇程建光
  • 2篇董圆媛
  • 2篇许伟宁
  • 1篇赵亚丽
  • 1篇钟声
  • 1篇梁慧
  • 1篇范清华
  • 1篇邓爱萍
  • 1篇司蔚
  • 1篇胡冠九
  • 1篇郁建桥
  • 1篇王业耀

传媒

  • 3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2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环境工程
  • 1篇价值工程
  • 1篇污染防治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资源节约与环...
  • 1篇环境与可持续...
  • 1篇环境科技
  • 1篇环境与发展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湖流域河流水质评价因子选择探讨及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合理的水质评价因子,才能科学评价和全面反映河流水环境污染状况。以太湖流域河流为研究对象,探讨河流水质评价因子的筛选原则,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和筛选主要污染因子,综合考虑影响水质的各方面的因素以及太湖流域污染状况,选取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耗氧量、氨氮、总磷、石油类、挥发酚、汞、铅指标作为太湖流域河流水质评价因子。
张涛
关键词:太湖流域水质
太湖流域总量监控与风险预警平台建设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依托项目主要以太湖流域漕桥河、殷村港、太葛运河三条入湖河流为研究示范,研究包括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风险源监控体系、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环境风险监测网络构建、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动态监控和评估系统、主要水污染物累积性环境风险预警与溯源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内容,建立流域、区域和控制单元三级主要水污染物总量监控和风险预警平台。项目建设目标是在太湖流域(江苏)范围内实现90%主要水污染物风险源监控,在典型汇水通道和入湖河流开展风险预警示范,并将研究成果通过管理制度与水环境监管、流域水质监测工作并轨运行,推动相关评价技术规范、标准和风险预警管理平台的业务化运行。本文将简要介绍项目建设的相关内容,并阐述其建设的实际意义。
陈高黎刚杨雪
关键词:太湖流域风险预警信息平台
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绩效评估体系建立被引量:5
2015年
在充分考虑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特点的前提下,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了27个绩效评估指标,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构建了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绩效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对2005—2012年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2年的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减排效果较2005—2009年有所提高,减排工作取得了较明显成效,但是距理想状态仍有一定差距。该评估体系的建立为推动流域水污染物减排绩效评估工作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董圆媛张涛顾进伟沈红军
关键词: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绩效评估太湖流域
基于GIS的江苏太湖流域景观格局优化被引量:2
2016年
以江苏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域,在RS和GIS的支持下,对2010年Alos影像进行解译判读,获得景观类型图,运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对区域景观格局进行优化。结合景观各组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和空间作用,构建了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等景观组分,以加强生态网络的空间连通性,提高景观格局稳定性,完善生态功能。源地具有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需要维持和增大源地斑块面积。所构建的城市区域廊道、森林生态廊道、农业生产廊道应采取保持廊道规模,建立缓冲区,加强植被绿化,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措施以提高整个廊道的连通性。节点位于景观生态流和连通的重要位置上,需要加强控制。该研究对流域生态规划和土地利用优化布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田颖沈红军
关键词:景观格局优化
自动监控系统在太湖流域水质变化预警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以2011年太湖流域水质自动监控系统捕捉到的水质异常数据为基础,对太湖流域水质异常预警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水质异常预警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水质异常频次较高的断面多位于丹阳、武进、宜兴交界处,且以泥炭河、漕桥河、中干河等河流为主。流域水质异常预警主要发生在枯水期,导致水质异常的主要污染指标以氨氮、总磷为主。典型河流水质预警情况分析表明,流域水质变化具有明显的上下游响应关系。水质变化与水文气象、工厂生产周期等外界因素的关系较明显。
刘雷陈亚男钟声吕学研
关键词:自动监控系统水质预警太湖流域
太湖入湖河流总氮与氨氮相关性特征分析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针对河流缺少总氮环境质量标准的问题,以太湖流域入湖河流历年多组实测监测数据为基础,选择总氮与氨氮两项指标,开展太湖入湖河流总氮与氨氮相关性研究,总结数据的潜在规律,为有效控制氮排放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氨氮和总氮浓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不同水质类别河流中氨氮和总氮关系呈现不同特征,对于Ⅴ类和劣于Ⅴ类等污染较重水体,水体中氨氮形态存在的氮化合物占比较高;对于水质类别较好的水体,氮化合物以其它形态为主。太湖入湖河流以氨氮形态存在的氮化合物总体较高,太湖入湖河流新旧污染同时存在现象较明显。
张涛胡冠九范清华邓爱萍
我国调整环境监测站业务费预算标准的建议
2014年
提出一种基于工作任务量增长倍数、人员增长率、监测方法和工作效率增长率等参数的环境监测业务费成本核算公式,并将公式模拟结果与2012年江苏省13个省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二级站)全年实际业务费进行比较,为制定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环境监测站业务费年度预算标准提供技术参考。
张璘张建军
关键词:环境监测管理
太湖流域水污染物减排绩效评估体系构建及指标权重的确定被引量:3
2015年
为科学全面地评价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的工作成效,以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从总量控制、环境质量、污染控制水平以及环境管理四个层面选取27项指标构建了绩效评估体系,并通过专家打分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绩效评估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为定性与定量地分析水污染物减排工作成效提供体系支撑。
顾进伟张涛董圆媛沈红军
关键词:太湖流域绩效评估
太湖遥感可测性蓝藻水华发生条件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以太湖蓝藻高发区的浮标站及蓝藻水华遥感监测结果为基础,分析探讨太湖遥感可测性蓝藻水华与水温、蓝藻密度、风向、风速等因素的相关性以及近年来蓝藻水华发生频次变化。结果表明,太湖蓝藻水华高发区遥感可测性蓝藻水华发生的有利条件为水温15~35℃、蓝藻密度200×10^4~1 300×10^4个/L、风速1.5~4.5 m/s、风向90~225°,最有利的条件为水温25~30℃、蓝藻密度500×104~600×10^4个/L、风速3.0~3.5 m/s、风向112.5~202.5°;太湖发生遥感可测性蓝藻水华的临界蓝藻密度为47×104个/L;2008-2013年遥感可测性蓝藻水华的发生次数没有显著降低,发生次数以7-8月份最多,9-10月份次之,其他月份较少。
郁建桥吕学研
关键词:太湖蓝藻水华
太湖流域水污染物入湖总量监控体系构建探讨
2018年
针对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入湖总量不清的问题,以建立江苏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总量监控网络、总量核定技术为主线,探讨了主要水污染物入湖总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情况。
张倩玲张璘刘雷
关键词:太湖流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