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09ZCGYSF01000)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邱录贵易树华李增军安刚赵耀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淋巴
  • 7篇细胞
  • 4篇淋巴瘤
  • 4篇淋巴细胞
  • 4篇白血
  • 3篇细胞淋巴瘤
  • 3篇淋巴细胞白血...
  • 3篇慢性
  • 3篇慢性淋巴细胞
  • 3篇慢性淋巴细胞...
  • 3篇白血病
  • 2篇单抗
  • 2篇性疾病
  • 2篇遗传学
  • 2篇增殖
  • 2篇增殖性
  • 2篇增殖性疾病
  • 2篇套细胞
  • 2篇套细胞淋巴瘤
  • 2篇细胞遗传

机构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5篇邱录贵
  • 4篇易树华
  • 2篇李增军
  • 1篇吴瞳
  • 1篇李玉富
  • 1篇邹德慧
  • 1篇齐军元
  • 1篇赵耀中
  • 1篇安刚

传媒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年份

  • 1篇2011
  • 7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microRNA-155及microRNA-146a在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microRNA-155及microRNA-146a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套区细胞淋巴瘤(MCL)及脾脏边缘区淋巴瘤(SMZL)患者CD19^+B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以53例CLL、13例MCL、9例SMZL患者和12名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取外周血(78份)或骨髓(9份),常规分离单个核细胞,并行CD19磁珠分选。提取CD19^+细胞总RNA,应用TaqMan探针法检测microRNA-155及microRNA-146a的表达,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microRNA-155在CLL患者中的表达(4.49±0.83)显著高于MCL(3.83±0.45)及SMZL(3.80±0.61)(P〈0.05);②SMZL患者中microRNA-146a的表达(3.81±0.59)显著高于CLL(2.58±0.90)及MCL(2.21±0.88)(P〈0.01);③CLL Ig VH未突变组患者microRNA-155的表达显著高于突变组患者(P=0.012);④CLL患者不同细胞遗传学分组间microRNA-155及microRNA-146a的表达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不同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LPD)之间microRNA-155及microRNA.146a的表达存在差异;②提示microRNA可能与慢性LPD的发病甚至预后相关。
周可树于珍易树华李增军李玉富安刚邹德慧齐军元赵耀中邱录贵
关键词: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定位于13q的肿瘤抑制基因候选基因被引量:1
2010年
恶性肿瘤是极其复杂的基因疾病,常伴有染色体结构异常.13号染色体长臂(13q)异常在多种肿瘤中均有报道:超过50%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16%~40%的多发性骨髓瘤(MM)以及37%的前列腺癌患者中存在13q14的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小泡型横纹肌肉瘤(ARMS)中常有累及13q的染色体易位。
黄靖王亚非邱录贵
关键词:肿瘤抑制基因候选基因染色体结构异常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杂合性缺失染色体易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血液系统自身免疫疾病的研究进展
2010年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细胞既是肿瘤细胞又是免疫细胞,这种病态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诱发各种自身免疫疾病,且以血液系统自身免疫疾病为主,表现为红细胞、血小板或白细胞的减少。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总体上的治疗策略与治疗原发性自身免疫疾病类似,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同时也兼顾到CLL。
吴瞳李增军邱录贵
关键词:自身免疫疾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2010年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是一种以成熟单克隆性B淋巴细胞侵犯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为特征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CLL同时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疾病,其生存期数月到数十年不等.
易树华邱录贵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子细胞遗传学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淋巴细胞外周血淋巴结
套细胞淋巴瘤27例临床特征及生存预后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4月至200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27例MC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因素。结果27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9岁,男女比例2.4∶1,其中88.9%骨髓侵犯、临床分期为Ⅳ期,59.3%脾大,33.3%B症状,11.1%肝大,44.4%乳酸脱氢酶(LDH)升高,21例染色体检查结果中7例(33.3%)伴附加染色体异常。20例外院诊断结果中,15例(75%)误诊。24例初治患者中,8例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者完全缓解(CR/CRu)、3年总存活(OS)、无进展生存(PFS)率显著高于常规化疗组(分别为87.5%对31.3%,87.5%对24.1%,70.0%对26.9%;P均<0.05)。预后分析显示,年龄>60岁、B症状、肝大、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血红蛋白<110g/L、白蛋白<40g/L及染色体异常≥4种为预后不良因素,而骨髓侵犯、脾大、临床分期对预后无显著影响。伴复杂染色体异常者预后极差,中位生存仅3.5个月。结论中国MCL误诊率高,其临床特点与国外报道类似。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明显提高CR/CRu,并改善生存。
易树华安刚邹德慧齐军元赵耀中李增军邱录贵
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利妥昔单抗细胞遗传学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和与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的关系。方法24例骨髓活检标本,6例同时行淋巴结活检,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形态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分析。结果男17例,女7例(男:女=2.4:1)。中位年龄59.5岁(42~75岁)。临床表现以乏力最多见,为83.3%(20/24)。高黏滞血症20.8%(5/24),B症状8.3%(2/24),浅表淋巴结肿大41.7%(10/24)。贫血79.2%(19/24),白细胞增高8.3%(2/24),血小板减少37.5%(9/24)。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显示23例(95.8%)出现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轻链条带,IgM型20例、IgG型2例、IgA型1例。22例骨髓活检和2例淋巴结活检均经病理组织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为LPL,骨髓及淋巴结瘤细胞由小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组成;侵犯骨髓的方式多为弥漫型(63.6%,14/22),结节型及问质型少见分别为22.7%(5/22)及13.6%(3/22)。淋巴结瘤细胞呈弥漫性分布。瘤细胞表达Pax5、CD20、CD38、CD138,不表达CD5、CD10、CD23、细胞周期蛋白D1、CD3、CD7、髓过氧化物酶。结论LPL具有明确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诊断应主要结合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细胞淋巴瘤、脾脏边缘区淋巴瘤及滤泡性淋巴瘤等小淋巴细胞肿瘤鉴别。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的本质为LPL。
刘恩彬张培红李占琦孙琦杨晴英方立环孙福军邱录贵
关键词:淋巴瘤小淋巴细胞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骨髓疾病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
2010年
近年来,随着抗CD20单克隆性抗体-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R)的应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疗效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患者整体长期缓解率提高30%以上.针对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几项国际多中心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的开展,确立了DLBCL依据危险度、年龄等因素进行分层治疗的策略,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基于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策略中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利妥昔单抗的最佳疗程数和最佳联合方案的确立,放疗在DLBCL治疗中的地位,年轻高危DLBCL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等.我们就DLBCL的治疗现状及下一步研究方向作一介绍.
易树华邱录贵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利妥昔单抗DLBCLLYMPHOMA标准治疗方案
套细胞淋巴瘤治疗现状被引量:1
2010年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少见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在西方国家占NHL的3%~10%,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中位发病年龄60~65岁,预后差[1-2].早期应用MCP(米托蒽醌、环磷酰胺、泼尼松)或CHO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和泼尼松)治疗,中位生存不足3年.
易树华邱录贵
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CHOP方案环磷酰胺中老年男性发病年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