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02109)

作品数:68 被引量:321H指数:9
相关作者:李松王刚刘昌云刘进忙肖金科更多>>
相关机构:空军工程大学复旦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电子电信
  • 2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兵器科学与技...
  • 7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军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弹道
  • 13篇多普勒
  • 13篇微多普勒
  • 9篇滤波
  • 8篇弹道目标
  • 7篇雷达
  • 7篇飞行
  • 7篇飞行器
  • 6篇动目标
  • 6篇自适应
  • 6篇目标跟踪
  • 6篇反导
  • 6篇感器
  • 6篇传感
  • 6篇传感器
  • 5篇导弹
  • 5篇自适
  • 4篇特征提取
  • 4篇平动补偿
  • 4篇粒子滤波

机构

  • 65篇空军工程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空军航空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酒泉卫星发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9篇李松
  • 18篇王刚
  • 15篇刘昌云
  • 12篇刘进忙
  • 9篇肖金科
  • 8篇张群
  • 8篇李振兴
  • 7篇郭相科
  • 7篇付强
  • 6篇罗迎
  • 5篇孙文
  • 5篇冯存前
  • 5篇冯有前
  • 5篇白东颖
  • 5篇周政
  • 4篇王睿
  • 4篇李为民
  • 4篇倪鹏
  • 4篇杨皓云
  • 3篇牛超

传媒

  • 10篇空军工程大学...
  • 9篇火力与指挥控...
  • 6篇现代防御技术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系统工程与电...
  • 3篇西安电子科技...
  • 3篇飞航导弹
  • 2篇宇航学报
  • 2篇控制与决策
  • 2篇电光与控制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传感器与微系...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电子学报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兵工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1篇2021
  • 7篇2017
  • 6篇2016
  • 11篇2015
  • 11篇2014
  • 21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天基红外预警系统概况与启示被引量:12
2016年
天基红外预警系统(SBIRS)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对国家军事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鉴于我国在天基红外预警领域发展时间短、技术经验不足等问题,介绍了美国SBIRS的发展历程、趋势,详细论述了其组成、功能等内容,重点分析了美国SBIRS建设发展带来的启示。该研究对我国预警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孙文王刚姚小强邵红菲
基于STC-IMM结构的自适应多模型跟踪算法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机动目标跟踪问题,基于转换时间条件交互多模型(STC-IMM)结构,提出一种转换概率自适应的STC-AIMM算法.该算法根据滤波器收敛时间预设了模型转换时间条件,保证了滤波器对目标后验状态的合理逼近,同时通过模型转换概率的自适应算法实现了模型与目标运动模式的实时最优匹配.理论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交互多模型(IMM)算法和STC-IMM算法,该算法能够发挥滤波器最优性能,实现模型概率的优化分配,对目标不同强度的机动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跟踪稳定性和更高的跟踪精度.
周政刘进忙李振兴
关键词:机动目标跟踪自适应估计
稀疏线性调频步进信号弹道导弹进动微多普勒特征重构与提取方法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理论推导分析了线性调频步进信号(FSCS)体制下弹头进动的微多普勒特征,并结合压缩感知(CS)理论,提出一种基于频谱稀疏FSCS的微多普勒谱图重构方法。该方法可在大幅减少FSCS子脉冲个数的条件下,准确重构出微多普勒谱图信息,同时,有效抑制了谱图中旁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CS理论重构出的微多普勒谱图,利用弹头进动微多普勒在谱图上的特征曲线的光滑性,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弹头进动微多普勒信息提取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准确提取到弹头进动微多普勒信息。仿真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朱丰张群李松冯有前张维强
关键词:线性调频步进信号微多普勒动态规划
弹道目标进动频率精确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雷达微多普勒效应的弹道目标识别问题,为了提高目标识别精度,研究了弹道目标进动频率提取方法。微动频率是弹道目标识别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提取其它微动参数估计的前提。为了准确提取非理想散射点模型的弹道目标进动频率,提出建立锥形弹道目标滑动散射模型,推导了锥形弹道目标的锥顶散射点和锥底边缘散射点的微多普勒表达式,分析了目标微动对雷达回波的调制作用,采用高阶矩函数分析法精确地提取了滑动散射模型下的弹道目标进动频率,并通过仿真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同时验证了改进方法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张豪李松罗迎岳韶华
关键词:弹道目标频率估计
基于距离最近原则的微多普勒曲线分离和特征提取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分离微动目标的微多普勒曲线,提取有效的特征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最近原则的微多普勒曲线分离和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建立了双基地雷达滑动散射点的微动模型,分析了微多普勒特性,然后采用Hough变换剔除锥顶正弦曲线,通过距离最近原则分离出锥底散射点的非正弦微多普勒曲线,对分离出的非正弦曲线求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出振幅。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罗亚宗冯有前李松张栋岳韶华
关键词:特征提取
联合模糊聚类和拟蒙特卡罗重采样的群目标跟踪算法被引量:2
2014年
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粒子滤波(joint probabilistic data association-particle filter,JPDA-PF)算法常被用来解决群目标跟踪中的数据关联和非线性滤波问题.针对算法的数据关联时间较长以及样本枯竭问题,本文阐述了一种利用模糊聚类和拟蒙特卡罗重采样的群目标跟踪算法.首先,在群演化网络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最大熵模糊聚类法来完成群内个体目标和量测之间的数据关联,利用模糊隶属度来构建互联概率矩阵.其次,在目标状态样本的重采样的过程中,利用随机化拟蒙特卡罗序列映射到拟复制样本的子空间上,提高样本的多样性,抑制样本枯竭的出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JPDA-PF算法相比,本文算法能有效估计群内目标状态和群结构,并具有更优的估计性能.
李振兴刘进忙李超白东颖郭相科
关键词:滤波模糊聚类重采样数据关联
反导多传感器协同任务规划综述被引量:22
2016年
针对反导作战多传感器协同任务规划的相关问题,结合反导作战的特点,探讨反导作战信息处理过程与多传感器协同任务规划的关系,并分析多传感器协同任务规划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梳理出多传感器协同任务规划涉及的关键技术,并综述多源信息综合处理、多传感器协同部署、协同跟踪、协同引导和协同识别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就多传感器协同任务规划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李志汇刘昌云倪鹏于洁李松
关键词:反导多源信息融合
基于极大后验估计的STUKF算法跟踪再入弹道目标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弹道导弹再入阶段飞行受力情况复杂多变,状态噪声未知时变的非线性跟踪问题,提出基于极大后验估计的STUKF非线性滤波跟踪算法。该算法采用最小偏度单行采样策略,在保证跟踪精度的同时,提高实时性;引入带有多重次优渐消因子的强跟踪算法,在线调整状态一步预测均方误差阵,提高系统对突发机动跟踪的稳定性;采用指数加权的方法,利用次优无偏MAP时变噪声统计估计器,在线估计未知系统过程噪声的统计特性,提高系统应对噪声变化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比不敏卡尔曼滤波算法(UKF)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KF)更好的跟踪性能。
张纳温汪云刘昌云李树彬张春梅
关键词:强跟踪滤波器不敏卡尔曼滤波
基于直觉模糊的双门限航迹关联算法被引量:7
2014年
为解决在密集目标环境和出现交叉航迹的情况下,航迹的统计关联方法关联正确概率降低,不能准确地对目标航迹进行正确相关的问题,根据传统的模糊双门限航迹关联方法,将非隶属度函数引入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觉模糊的双门限航迹关联算法。根据关联特点,确立了隶属度函数和非隶属度函数;利用蒙特卡洛仿真,对2部雷达观测的存在交叉的航迹进行关联,并与传统的模糊双门限航迹关联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密集航迹情况下,该算法相比传统的模糊双门限航迹关联算法正确关联概率从45.1%提高至49.8%,该改进算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密集航迹的关联。
杨博帆李延磊岳韶华
关键词:直觉模糊双门限航迹关联蒙特卡洛仿真
异构MAS下反导作战多传感器任务规划分层决策框架被引量:6
2016年
综合利用多维传感器平台的资源互补优势进行协同探测和跟踪是反导作战的重要问题和难点。为提高传感器任务规划的效能,针对观测资源的异构性和任务的阶段性、动态性,引入任务共同体概念,剖析了反导作战多传感器任务规划问题的本质,形式化定了任务共同体下的行为准则和执行能力;在分析和建立的异构多Agent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多传感器任务规划体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集中式规划和分布式动态调整下的分层决策框架和求解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构建分层决策框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倪鹏刘进忙付强高嘉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