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930)

作品数:15 被引量:63H指数:5
相关作者:秦书俭包翠芬杜红阳付海燕刘宇卓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医学院锦州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分化
  • 7篇干细胞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骨髓间充质
  • 5篇骨髓间充质干...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蛋白
  • 4篇地黄
  • 4篇地黄多糖
  • 4篇多糖
  • 4篇神经样细胞
  • 4篇成骨
  • 3篇增殖
  • 3篇通路
  • 3篇BMSCS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诱导大鼠
  • 2篇再灌注

机构

  • 10篇辽宁医学院
  • 4篇锦州医科大学
  • 2篇辽宁医学院附...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三峡大学第二...
  • 1篇宜昌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秦书俭
  • 6篇包翠芬
  • 4篇杜红阳
  • 3篇付海燕
  • 3篇刘宇卓
  • 2篇马刚
  • 1篇李宁
  • 1篇李霞
  • 1篇邓桂
  • 1篇李德华
  • 1篇单伟
  • 1篇袁静
  • 1篇吴丹
  • 1篇李东宁
  • 1篇王霞
  • 1篇梁届东
  • 1篇郑仕杰
  • 1篇李季
  • 1篇李磊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AD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的生长增殖活性以及成骨分化能力。方法取sD大鼠,无菌条件下取腹股沟部脂肪组织,制成单绷胞悬液进行常规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取第3代ADSCs,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周期情况,茜素红染色观察诱导成骨情况。结果在倒置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传代培养的ADSCs呈现长梭型及多角形的贴壁分布状态,形态大小比较均一,突起较少,并且增殖迅速,一般在3~4d即可生长汇合成单层、平行或者漩涡状排列。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阳性率CD29为92.47%,CD44为90.05%,CD34为0.95%。或骨诱导21d,细胞钙结节形成明显,经茜素红染色出现红色结节的阳性染色,不加诱导剂的对照组染色为阴性。结论分离黏附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以向成骨细胞分化。
吴丹单伟秦书俭李德华
关键词:脂肪源性干细胞成骨细胞SD大鼠
兔脂肪干细胞诱导的成骨细胞复合猪小肠黏膜下层构建组织工程骨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应用兔脂肪干细胞(ADSCs)诱导的成骨细胞复合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猪小肠黏膜下层(SIS)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膜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从兔脂肪中分离ADSCs,在条件培养基下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然后将成骨细胞与SIS进行体外复合培养,检测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对细胞复合而成的生物活性骨膜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观察ADSCs与SIS复合后的生长增殖和诱导分化的情况。结果脂肪组织可获得ADSCs,贴壁后各组细胞均呈短梭形。贴壁细胞CD44阳性表达,CD29阴性表达。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细胞与SIS复合后均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ALP检测显示,确定复合至组织工程骨膜上的细胞可以成骨。结论 ADSCs诱导的成骨细胞与SIS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具有良好的成骨特性。
王光楠陈艳秦书俭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猪小肠黏膜下层骨组织工程
Notch1(NICD)过表达真核载体构建及对大鼠B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过表达Notch1(NICD)基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构建Notch1(NICD)过表达真核载体,实验分正常对照组(CON组,不做转染)、阳性对照组(空载体组,将质粒pEGFP-N1转染BMSCs)和转染组(将重组质粒pEGFP-N1-NICD转染BMSCs)。转染48 h后观察细胞一般状态,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Notch1基因和蛋白表达,流式检测转染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重组质粒pEGFP-N1-NICD编码序列与设计完全一致。转染组和空载体组BMSCs均可表达绿色荧光。转染组GFAP、Notch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高于CON组和空载体组(均P<0.05),空载体组与CO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NSE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染组存活细胞比率低于CON组和空载体组,早期细胞凋亡比率、晚期细胞凋亡比率均高于CON组和空载体组;空载体组晚期细胞凋亡比率高于CON组。转染组细胞处于G1/G0期的比例高于CON组和空载体组,处于S期和G2/M期的比例低于CON组和空载体组(均P<0.05)。除转染1 d时各组MTT A49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时点转染组MTT A490值均低于CON组和空载体组(均P<0.05)。结论高表达Notch1(NICD)基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导BMSCs凋亡、抑制其增殖,且表现诱导向神经胶质样细胞分化。
杜红阳李东宁付海燕包翠芬秦书俭
关键词: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磷酸丙酮酸水合酶NOTCH信号通路
人参皂苷Rg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NOS、iNO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Rg1-L组、Rg1-M组、Rg1-H组及尼莫地平组,每组5只。采用大鼠中动脉栓塞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中NO、神经型NOS(nNOS),诱导型NOS(iNOS)的含量,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nNOS、iNOS的表达。结果 (1)Rg1-L组、Rg1-M组、Rg1-H组大鼠的脑缺血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2.40±0.55、1.80±0.84、1.60±0.89 vs 3.20±0.84,P<0.05)。(2)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3个Rg1组大鼠血清中NO和iNOS含量降低,nNOS含量增高。(3)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3个Rg1组大鼠脑组织中nNOS表达增高,iNOS表达降低。结论人参皂苷Rg1防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激活nNOS、抑制iNOS有关。
屈惠莹袁静包翠芬秦书俭
关键词:人参皂苷脑缺血再灌注
ZHX3基因沉默对BMSCs中BMP2/smad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转录抑制因子——锌指蛋白和同源框3(zinc fingers and homeoboxes 3,ZHX3)基因沉默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中BMP2/smad通路相关因子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磷酸化smad1(phospho-smad1(或pho-smad1))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ZHX3低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大鼠BMSCs,同时设阴性对照空载病毒转染BMSCs及空白对照不做任何处理的BMSCs。采用荧光显微镜下测定细胞转染率、免疫印迹技术鉴定转染效果、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印迹技术定性定量检测ZHX3沉默时BMP2、pho-smad1和smad4的表达情况。细胞经成骨诱导液处理后进行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细胞成骨能力。结果:1复苏培养的细胞具有BMSCs形态。2转染后,ZHX3低表达组和空载体对照组均表达绿色荧光,转染率分别为(93.18±4.41)%和(92.56±4.35)%,空白对照组不表达荧光,未见转染阳性细胞(F=1 123.464,P<0.05)。3免疫细胞化学及免疫印迹结果显示,BMP2、pho-smad1、smad4于3组细胞内均可见阳性表达,但ZHX3低表达组的BMP2、pho-smad1水平(0.383 0±0.006 3,0.329 1±0.025 8)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306 2±0.011 6,0.209 0±0.017 0)和空载体对照组(0.291 2±0.022 2,0.180 0±0.018 7),P<0.05;而ZHX3低表达组smad4的表达(0.107 4±0.004 3)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0.380 1±0.023 6)和空载体对照组(0.353 7±0.016 7),P<0.05。4空白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ZHX3低表达组均可见碱性磷酸酶阳性表达的细胞及矿化结节,但后者数量均小于前两者。结论:ZHX3基因低表达可延迟BMSCs体外成骨能力,可能通过调控BMP2/smad通路中的smad4来发挥作用。
李艳芹张苗苗闵鹤鸣王艳秦书俭袁静
关键词:基因沉默骨形成蛋白SMAD
两种示踪方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促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慢病毒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GFP转基因的BMSCs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中修复时效性及荧光稳定性的差异。方法常规体外培养2种BMSCs,MTT法检测二种细胞生长曲线间的异同;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慢病毒转染GFP组(LV-GFP组)和GFP转基因组(GFP-BMSCs组),造模后LV-GFP组及GFP-BMSCs组于门静脉立即注入相应细胞悬液200μl(数量约1×106个),模型组注入等体积的PBS溶液。于术后1、2、3、4周检测4组大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于术后1~5 d切取实验组肝脏组织检测BMSCs入肝情况;于术后4周切取实验组肝脏组织检测BMSCs的荧光稳定性及其肝角蛋白18(CK18)的表达情况。结果 GFP转基因大鼠的BMSCs在对数期的增殖能力明显强于慢病毒转染GFP的BMSCs(P〈0.05);术后1、2周GFP-BMSCs组AST及ALT水平明显低于LV-GFP组(P〈0.05),术后2、3周GFP-BMSCs组ALB水平明显高于LV-GFP组(P〈0.05);GFP-BMSCs组与LV-GFP组分别于术后3、5 d在肝区内见到GFP标记的BMSCs细胞;GFP-BMSCs及LV-GFP组都可于术后4周在肝区内见到已分化为肝细胞的BMSCs细胞,但GFP-BMSCs组BMSCs的荧光强度明显优于LV-GFP组。结论GFP转基因大鼠的BMSCs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中较慢病毒转染GFP的BMSCs展现出较好的修复时效性及荧光稳定性。
杨青秦书俭包翠芬单伟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慢病毒
地黄多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神经样细胞后的突触功能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地黄多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后是否具有神经突触功能。方法: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BMSCs,地黄多糖进行诱导,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在高钾刺激下细胞膜电位的变化,细胞内钙流变化及细胞突触循环功能。结果:地黄多糖诱导24h,连续培养7d后,光学显微镜下显示诱导后的细胞伸出突起交互成复杂网状;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显示诱导后的细胞神经元巢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7.9%±1.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率95.4%±1.9%,突触小泡蛋白阳性率为94.2%±2.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诱导后细胞在高钾刺激下细胞膜电位迅速升高,细胞内钙离子流增加,细胞突触发生了胞吞胞吐现象。结论:地黄多糖可以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此细胞具有神经细胞的神经生理功能。
刘宇卓王霞杜红阳包翠芬秦书俭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地黄多糖
麦角甾苷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麦角甾苷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并鉴定,细胞随机分为高、中、低浓度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100,50,25和0μmol·L^(-1)的麦角甾苷干预培养。培养24,4,72 h后,用细胞计数法(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培养24,48,96 h后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72 h后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以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CR)分别检测成骨相关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培养72 h后,高剂量实验组骨髓基质细胞增殖能力为1.22±0.05,低于对照组的1.5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48,96 h后,高、中、低浓度实验组碱性磷酸酶表达量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养72 h后,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显示,高、中、低浓度实验组培养皿颜色均深于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高、中、低浓度实验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Smad1、Smad5、Smad8、Runx2、Osterix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各剂量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al 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高、中、低浓度实验组BMP2、Smad1、Smad5、Smad8、Runx2、Osterix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各浓度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角甾苷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并无显著影响,并可以通过BMP2-Smads-Runx2-Osterix通路促进BMSCs成骨分化。
宋欧荻秦书俭於绍龙屈惠莹田原
关键词:麦角甾苷骨髓基质细胞增殖成骨分化
同种异体BMSCs、ADSCs移植后的抗原性差异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 from bone marrow,BMSCs)与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SCs,ADSCs)体内移植后的抗原性差异。方法体外培养WKY大鼠BMSCs、ADSCs,经成骨诱导后植入wistar大鼠桡骨缺损区,分别于植入后1、2、4、8周进行缺损区HE染色,于1、2、4、8周免疫组化检测缺损区IL-2、TGF-β、TNF-α、CD4、CD8,采用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液上清IL-2、TGF-β、TNF-α的含量。结果 BMSCs、ADSCs移植术后1~2周有少量淋巴细胞、白细胞浸润,IL-2、TGF-β、TNF-α、CD4、CD8蛋白少量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BMSCs、ADSCs体内移植后所致的抗原性无显著性差异。
李磊秦书俭包翠芬马刚李季刘宇卓
关键词:同种异体抗原性骨缺损
麦角甾苷对大鼠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
2016年
目的探讨麦角甾苷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并鉴定,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终浓度为100μmol/L(A组)、50μmol/L(B组)、25μmol/L(C组)和0μmol/L(D组)的麦角甾苷干预培养。24h、48h及72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于干预培养24h、48h和96h后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72h后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Westernblot及Realtime—PCR分别检测成骨相关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加药干预24h和48h后,麦角甾苷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情况并无显著影响(P〉0.05);加药72h后,A组吸光度值降低(P〈O.05)。A~C三组碱性磷酸酶表达量均较D组有所增高(P〈0.05),B组及C组较明显。Western Blot及Realtime—PCR检测结果显示A组、B组及C组BMP2、Smad1、Smad5、Smad8、Runx2、Osterix成骨相关蛋白及对应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D组(P〈0.05),而各加药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麦角甾苷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并无显著影响,并可以通过BMP2-Smads—Runx2-Osterix通路促进BMSCs成骨分化。
宋欧获秦书俭於绍龙
关键词:麦角甾苷骨髓基质细胞增殖成骨分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