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1011)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孟少平种迅张林振潘其健孙巍巍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应力
  • 3篇预应力
  • 3篇混凝土框架
  • 2篇预应力混凝土
  • 2篇预应力混凝土...
  • 2篇抗震
  • 2篇混凝土
  • 2篇混凝土框架结...
  • 1篇弹塑性
  • 1篇多层多跨
  • 1篇多跨
  • 1篇预应力混凝土...
  • 1篇约束混凝土
  • 1篇粘结
  • 1篇粘结预应力
  • 1篇时程
  • 1篇时程分析
  • 1篇时程分析方法
  • 1篇组合体
  • 1篇弯矩

机构

  • 5篇东南大学

作者

  • 5篇孟少平
  • 3篇种迅
  • 1篇潘其健
  • 1篇孙巍巍
  • 1篇张林振
  • 1篇张玉明

传媒

  • 2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工程抗震与加...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部分无黏结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及其节点抗震能力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首先介绍了采用后张预应力筋将预制梁和柱构件拼装在一起组成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形式及特点,接下来对两榀预制框架中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并对一榀三层两跨框架结构进行了弹塑性静力分析,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合理设计的部分无黏结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能够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且卸载后残余变形较小,具有较强的恢复性能。
种迅孟少平潘其健张林振
关键词:抗震能力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全过程pushover分析被引量:13
2005年
以往采用杆系模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时,杆端塑性铰所采用的力-变形关系模型中特征参数的计算是基于杆件的原始尺寸,且对变形的极限值 (如极限曲率 )没有加以限制,这种本构模型并不能完整地体现构件的受力全过程。本文首先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保护层混凝土剥落后强度的变化以及箍筋约束作用对其强度和延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一个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进行了全过程pushover分析。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分析方法能够更合理地反映结构从加载到破坏的整个受力过程。
种迅孟少平
关键词:约束混凝土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混凝土联肢抗震墙的连梁组合体抗侧性能被引量:12
2007年
提出一种新型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联肢抗震墙体系,并研究了其中的连梁组合体在侧向荷载下的性能.建立连梁组合体梁端弯矩同轴线转角的分析模型,并运用DRA IN-2DX及ABAQUS等非线性有限元软件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连梁组合体在经历较大的反复非线性变形后,除了预制混凝土连梁的保护层会出现脱落外,几乎没有损伤且具有自恢复能力,即最终的残余变形很小.通过针对连梁特性、预应力度等设计参数的分析,给出了实现连梁组合体高延性低超强的设计建议.通过合理的选择参数,新型预应力装配抗震墙的连梁组合体可以获得良好的抗侧能力.
孙巍巍孟少平
关键词:无粘结后张预应力预应力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次弯矩简化计算方法探讨被引量:4
2006年
对于单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和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内跨梁,通过位移法证明了用一定矢高的单波抛物线代替实际预应力筋进行次弯矩的计算,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对于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边跨梁,由于预应力筋布置形式与内跨不同,采用与单跨梁相同的简化方法进行计算,结果可能会有较大误差,建议按实际预应力筋形状计算。
张玉明孟少平
关键词:次弯矩预应力
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弹塑性静、动力分析
2005年
目前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理解多是基于单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或振动台试验。然而,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耗能机制和薄弱部位与单跨框架结构不尽相同。本文分别采用弹塑性动、静力分析方法(时程分析方法、Pushover分析方法)对一榀多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和屈服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对两种分析结果的比较验证了Pushover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种迅孟少平
关键词:结构弹塑性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多跨时程分析方法耗能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