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0140126)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德明傅文学马建敏刘曾旭万斌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医学院九江学院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微囊
  • 8篇微囊化
  • 7篇异种
  • 7篇脊髓
  • 5篇脊髓损伤
  • 3篇异种移植
  • 3篇损伤脊髓
  • 3篇免疫
  • 2篇雪旺细胞
  • 2篇雪旺细胞移植
  • 2篇排斥
  • 2篇排斥反应
  • 2篇坐骨
  • 2篇坐骨神经
  • 2篇细胞移植
  • 2篇免疫隔离
  • 2篇免疫排斥
  • 2篇免疫排斥反应
  • 2篇大鼠脊髓
  • 1篇蛋白

机构

  • 6篇江西医学院
  • 5篇九江学院
  • 4篇南昌大学
  • 1篇宜春学院

作者

  • 10篇刘德明
  • 5篇马建敏
  • 5篇傅文学
  • 3篇刘小华
  • 3篇刘曾旭
  • 3篇万斌
  • 1篇车向新
  • 1篇虞琴
  • 1篇黄小林
  • 1篇马学强
  • 1篇江会勇
  • 1篇刘德伍
  • 1篇宋勇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P物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微囊化异种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对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的脊髓修复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检测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后,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脊髓后角内P物质(SP)的阳性神经元数和平均光密度。结果:脊髓半横断损伤后第1、2周脊髓后角内SP阳性神经元数和平均光密度均降低,至第4、8周时逐渐回升,微囊组SP的表达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细胞悬液组、单损组。细胞悬液组与单损组比较,除移植后第1周SP的含量差异有显著性外,其余各时间点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能使脊髓半横断大鼠脊髓后角内SP的表达上调,对脊髓半横断损伤后的感觉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虞琴刘德明
关键词:微囊异种移植坐骨神经P物质
微囊化异种雪旺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4年
轴突再生障碍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导致永久性残疾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轴突再生障碍与其所处的抑制性胶质环境有关,如少突胶质细胞分泌的NI-35和NI-250(一种髓鞘相关阻断因子)、和MAG(髓鞘相关糖蛋白)[1],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抑制性蛋白多糖(NG)是脊髓微环境中存在的再生抑制成分[2],创伤性胶质细胞反应形成的胶质瘢痕也可能对再生轴突起机械阻碍作用.这也是当前采用的组织移植、基因治疗等策略不能取得满意效果的主要原因.
傅文学刘小华刘德明
关键词:微囊脊髓损伤
微囊化施万细胞异种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被引量:12
2003年
刘德明刘德伍刘曾旭宋勇
关键词:脊髓损伤施万细胞微囊化免疫组织化学
微囊化雪旺细胞移植研究进展
微囊技术为组织/细胞移植开辟了新途径,它有效地避免了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并解决了移植物来源稀少的问题。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体现在对免疫活性细胞及部分细胞因子的阻挡作用,使移植物能存活下来并发挥其功能。雪旺细胞的...
马建敏刘德明
文献传递
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植入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对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尼氏染色和NADPH-d组织化学染色。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染色标记细胞数和阳性细胞平均面积、平均光密度。结果:脊髓损伤后神经元数量减少,尼氏体脱失、溶解。术后3d,微囊组NOS阳性细胞数、阳性细胞平均面积及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高于单损组;术后7d微囊组NOS阳性细胞数和阳性细胞平均面积较细胞组高;术后14d,细胞组NOS阳性细胞数急剧增高超过微囊组,但微囊组仍平稳上升。结论: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移植能诱导早期NOS表达增加及抑制后期NO过量产生,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有利于损伤脊髓的修复和再生。
万斌马建敏傅文学刘德明
关键词:微囊坐骨神经异种神经元
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作用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大鼠进行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2在江西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应用解剖研究室完成。①选取健康成年家兔10只,用于制备坐骨神经组织细胞。②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13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10只、损伤对照组40只、细胞悬液组40只、微囊组40只。③损伤对照组、细胞悬液组、微囊组大鼠均建立脊髓半横断伤模型,于损伤处分别植入明胶海绵、明胶海绵吸附的10μL细胞悬液、明胶海绵吸附的10μL微囊化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前后均不使用免疫抑制剂。正常对照组未给予材料移植。④损伤对照组、细胞悬液组、微囊组大鼠分别于术后3,7,14,28d取材,每时相点10只,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13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各组脊髓切片炎性反应苏木精染色结果:脊髓损伤后3d,损伤对照组和细胞悬液组可见明显核固缩,部分神经元萎缩变小,神经元数量减少,细胞边界模糊不清,并有大量巨噬细胞浸润;第7天损伤对照组和细胞悬液组炎性反应进一步加剧,有大量的噬中性粒白细胞浸润,但微囊组少见;第14天损伤对照组和细胞悬液组胶质细胞明显增生、肥大,炎性反应减轻,神经元的形态有所恢复,而微囊组炎性反应较轻,胶质细胞增生减少。②术后各组脊髓切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可见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阳性细胞,空白及阴性对照染色未见阳性反应。损伤对照组和细胞悬液组术后3,7,14d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呈进行性增高趋势,28d回落。微囊组术后7,14,28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损伤对照组、细胞悬液组(P<0.01)。结论:微囊化异种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能抑制损伤脊髓胶�
马建敏万斌刘德明傅文学刘曾旭
关键词:异种脊髓损伤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兔坐骨神经细胞微囊化处理移植至大鼠损伤脊髓对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微囊化处理与单纯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至大鼠损伤脊髓及大鼠单纯脊髓损伤3组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05/2005-05在九江学院医学科研中心完成。①制备不同移植材料:取10只成年家兔双侧完整坐骨神经制备细胞悬液;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悬液微囊化处理,将细胞浓度调整为(2.0~2.5)×106L-1后与15g/L海藻酸钠生理盐水溶液混合,经双腔喷头将海藻酸钠-坐骨神经组织细胞悬液混合液喷入20mmol/L的氯化钡生理盐水溶液中,加入生理盐水洗涤2次。②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制作:取健康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悬液组(微囊化组);单纯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悬液组(单纯悬液组)和单纯损伤组,每组30只。健康SD大鼠腹腔麻醉(30mg/kg)成功后,以T10为中心,暴露T10棘突及椎板,作脊髓右半侧横向切开,并去除约2mm脊髓组织。立即在损伤腔内植入约2mm×2mm×2mm的明胶海绵作为填充支架,微囊化组在明胶海绵上吸附10μL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悬液;单纯悬液组在明胶海绵上吸附10μL单纯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悬液;单纯损伤组不做任何移植。③神经生长因子检测:于移植后1,3,7,14,28d,取出大鼠脊髓损伤平面为中心的2cm脊髓标本,每组6个标本共18张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神经生长因子染色以细胞浆呈明显的棕黄色为阳性染色,分别计算每平方毫米阳性神经细胞数。结果:9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神经元测定结果:微囊组在1,3,7,14,28d均高于单纯损伤组和单纯悬液组;在第7,14,28天明显高于单纯损伤组和单纯悬液组犤7d:(28.55±2.26),(7.65±3.35),(19.35±2.39)个/mm2;14d:(30.52±3.51),(8.10±2.45)(20.45±3.45)个/mm2;28d:(27.50±4.50),(6.59±3.85),(17.50±4.65)个/mm2,P<0.01或0.05犦;第14天达到顶峰(P<0.01)。②神�
傅文学马建敏万斌刘德明江会勇车向新刘小华黄小林
关键词:脊髓损伤异种移植神经生长因子
微囊化异种许旺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与进展(英文)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神经组织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已成为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具有许旺细胞的周围神经损伤后,能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是同种神经组织移植存在供体来源受限和供体损伤的限制;异种神经组织移植存在免疫抑制和排斥反应。微囊技术是一种良好的免疫隔离手段,探讨用微囊化处理的异种神经组织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能否降低免疫排斥反应、解决供体来源问题,以便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新的途径。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4-01/2004-10关于脊髓损伤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章,检索词“Schwanncells,transplantation,xenogenic,spinalcordinjury,并限定文章语言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2-01/2004-10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为中文,检索词“许旺细胞,移植,异种,脊髓损伤”。限定自由词为“微囊化”及“大鼠”。资料选择:选择有关脊髓损伤修复的中外研究原著性文献30篇,排除非随机研究原著性文献,未排除非盲法研究原著的文献。资料提炼:30篇关于脊髓损伤修复的文献,22篇符合标准,排除的8篇关于脊髓损伤修复的文献因是重复的同一研究。对剩余22篇关于脊髓损伤修复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予以综述。资料综合:轴突再生障碍是脊髓损伤导致永久性残疾的主要原因。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把具有许旺?
傅文学刘小华刘德明
关键词:许旺细胞脊髓损伤
微囊化雪旺细胞移植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4年
微囊技术为组织 /细胞移植开辟了新途径 ,它有效地避免了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并解决了移植物来源稀少的问题。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体现在对免疫活性细胞及部分细胞因子的阻挡作用 ,使移植物能存活下来并发挥其功能。雪旺细胞的分离纯化技术已日渐成熟 ,目前对微囊化雪旺细胞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使异种雪旺细胞的移植在治疗神经损伤方面成为可能 ,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马建敏刘德明
关键词:雪旺细胞移植微囊化免疫隔离免疫排斥反应分离纯化技术异种
微囊化组织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3年
微囊化包被组织细胞移植可发挥免疫隔离作用 ,为解决治疗疾病中的免疫排斥反应和移植物来源短缺提供了新途径。海藻酸钠 /多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APA)微囊是目前最成熟的微囊化技术 ,其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使得异种组织细胞或基因工程细胞移植成为可能 ,在神经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马学强刘德明刘曾旭
关键词:免疫排斥反应免疫隔离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