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90827B11)

作品数:2 被引量:38H指数:2
相关作者:杨梅学陈晓磊万国宁王学佳张小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1篇冻融
  • 1篇冻融过程
  • 1篇蒸散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湿度
  • 1篇青藏高原中部
  • 1篇BJ
  • 1篇IOP
  • 1篇不同时间尺度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篇杨梅学
  • 1篇王学佳
  • 1篇万国宁
  • 1篇陈晓磊
  • 1篇张小磊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GAME-Tibet IOP的青藏高原蒸散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由于缺少足够的观测资料,人们对青藏高原上蒸散问题的认识还不充足。以1998年5~9月"全球能量与水循环亚洲季风之青藏高原试验"加强观测试验期(GAME-Tibet IOP)资料为基础,结合1967~2006年40a的气象站数据,计算了6个样点的参照蒸散量和潜在蒸散量,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实际蒸散量的大小。结果显示,高原参照蒸散有下降趋势,但在试验期内却比40a平均值明显偏高,且和潜在蒸散之间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试验期内气温、太阳辐射强度、风速以及饱和水气压差等环境因子的值均高于40a的平均状况;太阳辐射强度、风速、饱和水气压差的增强是导致参照蒸散量升高的主要原因,其中以后两者对参照蒸散量的影响尤为显著;试验期内旬实际蒸散量在9~23mm之间波动,6~8月份实际蒸散的总量可达123.3~136.9mm,占同期降水量的38.2%~73.4%;蒸散在高原地气相互作用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张小磊杨梅学
关键词:青藏高原IOP
青藏高原中部BJ站土壤湿度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被引量:25
2012年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在高原能水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GAME-Tibet期间观测的青藏高原中部BJ站2001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00:00~230:0逐时高分辨率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4~210 cm深度土壤湿度的日、季节和年际等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4 cm深度土壤湿度日变化显著2,0~210 cm深度土壤湿度日变化微弱;土壤湿度日振幅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衰减,但在210 cm深度又出现增加的趋势;4 cm、20 cm、60 cm、100 cm1、60 cm和210cm深度土壤湿度的平均日振幅分别为0.97%、0.22%、0.03%、0.01%、0.01%和0.03%。(2)根据土壤湿度在时间尺度和垂直剖面上的变化特征,将土壤湿度年内的变化过程划分为积累期(3~8月)、衰减期(8~12月)和相对稳定期(12~3月)3个阶段。(3)2001~2005年,BJ站4 cm、20 cm、60 cm、100 cm和160 cm深度土壤湿度8月的平均值表现为线性增加的趋势,210 cm深度土壤湿度8月的平均值则呈现出线性减小的趋势;湿季,土壤湿度显著地受到降水的影响,干季,土壤湿度主要受土壤温度的影响。
万国宁杨梅学王学佳陈晓磊
关键词:青藏高原土壤湿度冻融过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