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118605)

作品数:33 被引量:978H指数:16
相关作者:赵明侯海鹏丁在松王志敏葛均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篇玉米
  • 12篇小麦
  • 5篇冬小麦
  • 4篇玉米产量
  • 4篇玉米品种
  • 3篇叶绿
  • 3篇叶绿素
  • 3篇叶面
  • 3篇叶面积
  • 3篇水稻
  • 3篇种植密度
  • 3篇夏玉米
  • 3篇耐密性
  • 3篇基因
  • 3篇光合速率
  • 3篇播期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含量
  • 2篇冬小麦-夏玉...
  • 2篇叶面积指数

机构

  • 19篇中国农业科学...
  • 13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宁夏职业技术...
  • 1篇教育部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集宁师范学院

作者

  • 17篇赵明
  • 7篇侯海鹏
  • 6篇王志敏
  • 6篇丁在松
  • 5篇葛均筑
  • 4篇张英华
  • 4篇李从锋
  • 3篇唐丽媛
  • 3篇周宝元
  • 3篇薛丽华
  • 3篇邹春琴
  • 3篇付雪丽
  • 3篇李向岭
  • 2篇李连禄
  • 2篇马玮
  • 2篇孙雪芳
  • 2篇朱平
  • 2篇王美云
  • 2篇董志强
  • 2篇陈传永

传媒

  • 13篇作物学报
  • 4篇Journa...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玉米科学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作物杂志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The Cr...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冬小麦幼苗期初生根生长的基因型差异被引量:2
2013年
为探明冬小麦幼苗期初生根形态的差异,采用室内发芽试验比较31个冬小麦品种(系)的初生根数、根粗、根长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从种子中伸出的初生根数在发芽后6d确定。初生根数在不同品种(系)间有很大差异,最多为6.2条·株-1,最少为3.6条·株-1;发芽后初生根基部根粗因熟化相对变细,不同品种(系)间根粗差异明显,根基部直径最大为0.33mm、最小为0.19mm;初生根总长度差异明显,最长为57.0cm·株-1,最短为34.8cm·株-1;单条初生根长最长为10.3cm,最短为7.1cm(以上均为发芽15d的值)。聚类分析将31个冬小麦品种(系)分为三组:根数少、根长而粗;根数多、根长而细;根数多、根短而粗。节水高产品种石家庄8号属于根数多、根长细组。发芽试验的初生根系性状参数可作为品种选择的参考指标。
薛丽华王志敏张英华
关键词:冬小麦初生根基因型聚类分析
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对密度的光谱特征响应被引量:7
2013年
借助新型光谱仪SPAD-502叶绿素仪与AccuPAR植物冠层分析仪,研究了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对密度的光谱学特征响应,阐述不同密度对玉米光合性能的影响。选用益农103、先玉335、郑单958和登海661这4个品种为主要试验材料,采用行距固定(80×40cm大小行)、株距从1m开始由大至小的"渐密"种植方式,形成13个种植密度,分别为3.33,3.70,4.17,4.50,4.76,5.56,6.67,6.80,8.33,9.00,11.11,11.20和16.67株.m-2。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与冠层特征来表征其光谱特征,研究渐密种植方式下植株对密度的光谱特征响应,探讨高产条件下的玉米植株光合特征及密度-产量关系。是利用玉米的光谱特征反映植株光合特性、冠层结构功能,以研究碳四作物对密度等栽培措施响应的范例。
唐丽媛马玮李连禄赵明
关键词:玉米叶绿素光谱学冠层光合特性
不同玉米品种耐密性比较被引量:16
2011年
采用5个玉米品种材料,设置9个密度梯度,分别测定各密度处理下的单株产量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比较不同品种的耐密性。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单株生产力(单株穗粒干重)随密度的逐渐增大均呈二次曲线的变化规律,且拟合度均达0.932 4以上;多密度处理下的玉米单株产量偏高,但随密度的变化趋势和常规小区保持一致,能准确检测玉米品种耐密性大小;玉米各品种的第3节茎秆外皮穿刺强度均表现为随密度增加而逐渐下降,超试1号的穿刺强度在各密度下明显高于其他品种,郑单958随密度变化不大。耐密性筛选结果表明,超试1号、郑单958的耐密性明显优于中单808、京科518;中试839的耐密性适中。
阎超李连禄唐丽媛许艳丽赵明
关键词:玉米耐密性单株生产力
小麦、玉米粒重动态共性特征及其最佳模型的筛选与应用被引量:29
2009年
为了定量描述小麦、玉米两作物粒重变化共性特征,选用3个冬小麦和4个夏玉米不同熟期类型品种进行不同密度的田间试验,对其粒重(GW)动态进行测定,并对GW和灌浆天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的3个主要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ogistic曲线方程y=a/(1+be–cx)具有广泛适应性和生物学意义,具体方程式为y=1.0624/(1+52.8653e–6.7609x),r=0.9916(P<0.01)。不同作物、品种、密度处理的方程参数a值基本为1;参数b在密度间变异很小,品种间变幅较大,为45.3379~66.9306;c值在品种和密度间变异均很小,在小麦和玉米间的变幅分别为6.2122~6.8025和7.0199~7.7325。应用本试验及河南焦作高产冬小麦和山东泰安高产夏玉米不同品种的GW试验资料对模型分别进行验证表明,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归一化GW动态共性模型的模拟准确度(以k表示),分别为0.9870、1.0057和0.9982、1.0131,精确度(以R2表示)分别为0.9854、0.9918和0.9772、0.9926。说明归一化方法建立的小麦、玉米GW动态共性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两作物GW动态共性变化特点。利用该模型,仅根据品种的灌浆期和最大GW,以及参数b值的品种特点,便可还原整个灌浆期的GW动态。计算不同地点、年份及不同品种、密度处理的冬小麦、夏玉米灌浆前、中、后期的GW模拟值与测量值均比较接近,误差小于0.2797。
付雪丽赵明周宝元崔国美丁在松
关键词:小麦玉米
黄淮海双季玉米产量性能与资源效率的研究被引量:23
2011年
冬小麦-夏玉米一直是黄淮海两熟区的主要种植模式,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冬季冻害和干旱时有发生,为了充分发挥玉米C4作物高光效、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特点,探索了双季玉米的新型种植模式。于2009年和2010年在河南新乡以冬小麦-夏玉米传统种植为对照,进行了双季籽粒玉米产量性能与资源效率测定,结果表明,双季玉米与传统冬小麦-夏玉米模式相比,周年产量略高,两年平均增幅2.3%;周年光、温生产效率平均增加26.1%和6.5%,周年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平均为1628元hm?2,还有140d农田休闲期。说明双季玉米模式是光温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高效和简化的种植模式,也是一种有利于土壤休闲和避开冬季冻害和干旱的生态安全的模式,该模式将成为黄淮海地区长期冬小麦/夏玉米模式的补充,也是冬小麦冬季受灾的一种补救技术。
李立娟王美云薛庆林崔彦宏侯海鹏葛均筑赵明
关键词:双季玉米资源效率
玉米产量提高过程中品种特征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6年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玉米平均单产大幅度提高;而消费需求也是逐年增加。所以,作为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高产潜力的挖掘势在必行。品种选育对玉米产量增益的贡献突出。为了给今后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归纳前人的研究试验,分析了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的结构与功能指标,结果如下:(1)在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穗位高或穗位系数明显降低,茎叶夹角变小、叶面积增大,叶片持绿期延长。(2)新品种与老品种相比,透光率增加,消光系数降低,倒伏率下降,干物质积累速率与收获指数增加。(3)国内外品种选育指标有差异,但品种的特征都向着优化的方向发展。基于以上结果提出,未来的玉米育种在考虑高耐密植的同时,应注重以种抗病、以种抗虫、以种抗草。
马达灵任琴周峰
关键词:玉米品种选育
种植密度对东北地区不同年代玉米生产主推品种抗倒伏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7
2012年
以6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白鹤、吉单101、中单2号、掖单13、郑单958和先玉335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下(37 500、52 500、67 500、82 500株/hm2)的抗倒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间的倒伏率表现出很大差异,近现代品种显著低于早期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所有玉米品种倒伏率和穗高系数逐渐增加,茎秆穿刺强度和压碎强度逐渐降低。但不同品种间抗倒性能指标的差异远大于种植密度的处理。研究显示,虽然种植密度的提高会对抗倒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品种本身的抗倒特性才是提高抗倒伏的关键。
刘鑫谢瑞芝牛兴奎修文雯李少昆高世菊张凤路
关键词:玉米抗倒性
Field Evaluation of Nitrogen Responses of Bt Transgenic Rice in Two Insects-Control Conditions
Studies showed rice plants suffered relatively more pressure from pests in higher nitrogen fertilizer levels, ...
LI ZhongzhengWANG DepengHUANG Jianliang
关键词:INSECTICIDE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叶片光合特性与碳、氮变化的影响被引量:92
2010年
选用玉米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和吉单209,设计了6.0、7.5、9.0和10.5万株hm-24个种植密度。测定了不同生育时期(吐丝期为重点)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全氮含量与碳氮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在灌浆期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在吐丝期最高,碳氮比在吐丝期与成熟期出现2个高峰;叶绿素含量、灌浆期光合速率、叶片可溶性糖、全氮、碳氮比均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吐丝后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吐丝后生育天数与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C/N呈二次曲线关系,与全氮含量呈线性关系;高种植密度主要影响叶片碳代谢;叶绿素含量不是影响吐丝后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不同基因型耐密性不同,先玉335最好,郑单958次之,吉单209最差。
陈传永侯海鹏李强朱平张振勇董志强赵明
关键词:春玉米碳氮比光合速率
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双晚”周年超高产典型栽培技术分析
冬小麦晚播、夏玉米晚收的"双晚"技术,成为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超高产典型的主要栽培技术。为最大限度的挖掘该地区冬小麦晚播、夏玉米晚收的增产潜力,本试验选用2个适于晚播早收的冬小麦和3个不同熟期型夏玉米品种于200...
付雪丽赵明贾继增杜立丰赵东成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