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W054)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剑于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道观
  • 1篇地方志
  • 1篇地域化
  • 1篇心灵
  • 1篇心灵史
  • 1篇日常化
  • 1篇诗学
  • 1篇史料
  • 1篇私人化
  • 1篇宋代
  • 1篇情境
  • 1篇人化
  • 1篇宗族
  • 1篇族谱
  • 1篇蛙鸣
  • 1篇文道
  • 1篇文道观
  • 1篇文论
  • 1篇文艺
  • 1篇莫友芝

机构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4篇张剑
  • 1篇于飞

传媒

  • 2篇上饶师范学院...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黔诗纪略》编纂过程考述被引量:1
2016年
《黔诗纪略》是晚清著名诗人、学者莫友芝编纂的一部明代贵州地方性诗歌总集,对其成书过程的研究多据莫绳孙在《黔诗纪略》中的《题记》,缺乏对《题记》失误的辨正和《黔诗纪略》成书细节的考索。根据莫友芝传世之各种文献及莫绳孙等人记载,可以最大程度地复原《黔诗纪略》的编纂过程。
张剑
关键词:莫友芝编纂过程
情境诗学:理解近世诗歌的另一种路径被引量:38
2015年
宋代以降的近世诗歌,呈现出某种程度的日常化、地域化及私人化倾向。清代的竹枝词、怀人诗及《感旧集》之类诗集的编纂、对昔日行迹图的题咏等,使这种倾向更加明显。其中伴生的巨量的非经典诗歌,有着经典诗学无法有效解释的价值。而从宋代以降诗歌发生、发展实际中提炼出的"情境诗学",强调心灵史和生活史的层面,使近世诗歌的日常化、地域化和私人化在具体的人生情境之中被重新赋予了意义。"情境诗学"不仅可以指向近世诗歌,也可以成为理解历代非经典诗歌的有效路径。
张剑
关键词:心灵史日常化地域化私人化
吕南公的“文道”观
2014年
吕南公是北宋卓有成就的文论家,吕南公在文学理论上有精辟的见解和造诣,提出"言以道为主,而文以言为主"的"文道"观,强调"文不可以不工",虽然是以儒家的思想伦理为基础,但对于"道"持一种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其"道"更多指向"为文之道",从而提升了文学的独立性。吕南公的文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远绍韩愈、超越欧曾、比邻苏轼,是北宋"文道关系"论述中的重要一环。
于飞
关键词:文论古文运动
宋代兰溪范氏家族史料的若干问题
2013年
文章对《兰溪县志》、《香溪范氏宗谱》和民间传说中涉及宋代香溪范氏的资料做了集中考辨和清理,认为清代《兰溪县志》取材《香溪范氏宗谱》,比明代《兰溪县志》增饰了不少并不可靠的史料;《香溪范氏宗谱》中宋元人的谱序和论赞多系伪作;有关宋代范氏的传说也多荒诞无稽,是典型的民间思维与想像;对于如何认识和使用地方志、族谱材料也做了一定反思。
张剑
关键词:族谱地方志史料
《画话》《井蛙鸣》及作为文艺家族的翁氏被引量:2
2012年
《画话》是我国古代一部绘画史料辑录的巨著;《井蛙鸣》诗稿再现日常化场景的写法,近宋而远唐,代表了宋代以降诗歌的一种新走向。《画话》作者翁楚封和《井蛙鸣》作者翁苞封,成为常熟翁氏文艺家族的殿军。这支文艺家族,与翁咸封、翁心存、翁同龢一支同宗而异流,必须区别对待。研究家族或家族文学,应将五服制度视为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并在总的宗族视野下,划分出不同层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
张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