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03J019)
- 作品数:6 被引量:140H指数:6
- 相关作者:梁习锋熊小慧姜翠香刘凤华高广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挡风墙高度和设置位置对车辆气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6
- 2006年
- 挡风墙高度是修建挡风墙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在强侧风作用下,如果墙太矮,则起不到防风作用,太高则会使车辆有向挡风墙一侧倾覆的趋势。以超薄挡风墙为例,应用FLUENT流场计算软件,按二维定常、不可压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与标准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强侧风作用时棚车车体在挡风墙防护下受到的气动力进行了模拟计算。将挡风墙固定在一个位置,棚车分别置于一线和二线,得到一线和二线上车辆受到的倾覆力矩之和最小时的挡风墙高度,即为合理高度。研究结果表明,挡风墙设置位置变化时,其合理高度也会发生变化,两者之间近似成3次多项式关系。
- 姜翠香梁习锋
- 关键词:挡风墙
- 兰州-新疆线强侧风作用下车辆的气动特性被引量:31
- 2006年
- 对试验列车上、下行通过“猛进东”测风点时的车体表面压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分块积分法得出试验列车上、下行通过“猛进东”测风点的气动力。利用流场计算软件FLUENT对列车在大风作用下通过“猛进东”时的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与实车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车体迎风面及背风面表面压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车辆受到的气动力中除升力的实验值与模拟结果相差较大外,主要导致车辆倾覆的横向力和倾覆力矩的实验值与模拟结果相差较小,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 熊小慧梁习锋高广军刘堂红
- 关键词:强侧风兰新线实车试验数值模拟
- 4种车型横向气动性能分析与比较被引量:35
- 2006年
- 根据二维定常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和k-ε双方程紊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客车、敞车、棚车和罐车4种不同外形铁路车辆在路堤高度、横风风速相同条件下的横向气动性能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车顶外形为圆弧形的车型,空气流过圆弧形车顶时流速增加,压力下降,故其升力较大;对于车顶外形为钝形的车型,车体迎风面正压区域较大,而背风侧产生较大的漩涡区,在此区域内压力较小,故其侧向力较大;在横风作用下,客车、敞车、棚车和罐车4种车型中,罐车的侧滚力矩最小,稳定性最强,敞车和客车次之,棚车的侧滚力矩最大,其稳定性最弱;在进行强横风地段挡风墙优化设计时,可将棚车作为设防车型,以保证所有列车在强横风地段运行安全。
- 梁习锋熊小慧
- 关键词:车辆气动性能数值模拟
- 横风作用下敞车的气动性能研究被引量:29
- 2006年
- 以C64型敞车为原型车,利用二维定常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和两方程紊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横风作用下静止的无导流板满载敞车、无导流板空敞车、有导流板空敞车的气动力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横风速度在20.7~46.1m·s^-1时,气动力系数的变化幅度不大,可近似作为常数来对待。在20.7m·s^-1的横风速度下,满载敞车所受侧向力小于空敞车,而升力和倾覆力矩则有所增加,因此敞车装载情况对横风作用下敞车受到的气动力有比较大的影响。敞车侧墙加装导流板后,所受到的气动力没有明显变化。
- 何华田红旗熊小慧梁习锋
- 关键词:敞车气动力导流板
- 不同类型挡风墙对列车运行安全防护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6
- 2006年
- 采用二维粘性不可压缩雷诺平均应力方程,在横风风速、路堤高度、挡风墙高度、设置位置相同时,分别对加筋对拉式、“L”型、薄型和土堤式这4种挡风墙背风侧车辆的气动力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加筋对拉式挡风墙中车辆受到的侧向力和侧滚力矩最小,防护效果最好,其次是“L”型和薄型挡风墙,防护效果最差的是土堤式挡风墙。
- 刘凤华
- 关键词:挡风墙气动力数值模拟
- 强侧风作用下棚车气动外形优化被引量:24
- 2006年
- 铁路通用车型中,强侧风作用下棚车的气动性能最差。利用二维定常不可压缩N-S方程、k-ε两方程紊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强侧风作用下棚车气动外形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棚车车顶形状对强侧风作用下棚车气动性能有较大影响,圆弧型车顶的P65型棚车气动性优于“人”字型车顶P64型棚车;棚车侧壁和车顶圆弧采用圆弧过渡比直接连接的效果好,综合考虑棚车气动性能和有效容量两方面因素,建议车顶圆弧和过渡圆弧半径分别取2692mm和500mm。
- 梁习锋熊小慧易仕和
- 关键词:棚车气动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