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138)

作品数:19 被引量:338H指数:11
相关作者:罗静兰白玉彬李杪赵靖舟付晓燕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8篇盆地
  • 17篇鄂尔多斯盆地
  • 7篇延长组
  • 7篇孔隙
  • 6篇储层
  • 4篇油层
  • 4篇成藏
  • 4篇储集
  • 3篇页岩
  • 3篇源岩
  • 3篇致密砂岩
  • 3篇砂岩
  • 3篇山岩
  • 3篇天然气储层
  • 3篇烃源
  • 3篇烃源岩
  • 3篇泥页岩
  • 3篇盆地东部
  • 3篇孔隙特征
  • 3篇火山

机构

  • 19篇西北大学
  • 9篇西安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延长油田股份...
  • 1篇中陕核工业集...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延长油田股份...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16篇罗静兰
  • 7篇白玉彬
  • 6篇李杪
  • 4篇罗晓容
  • 4篇李向军
  • 3篇赵天林
  • 3篇白雪晶
  • 3篇付晓燕
  • 3篇赵靖舟
  • 2篇李双文
  • 2篇罗春燕
  • 2篇王少飞
  • 2篇郭永峰
  • 2篇雷裕红
  • 2篇罗春艳
  • 2篇康锐
  • 2篇刘华清
  • 2篇王乃军
  • 2篇郑卉
  • 1篇杨勇

传媒

  • 1篇化工管理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2015年全...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歧口凹陷新生界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被引量:6
2012年
综合利用岩芯观察、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测井解释成果等资料,对歧口凹陷新生界火山岩储层特征和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歧口凹陷新生界火山岩中玄武质火山熔岩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浅成侵入辉绿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和沉积火山碎屑岩也占一定比例。火山岩岩相以火山溢流相为主,其次为浅成侵入相,火山沉积相和火山爆发相所占比例较少。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可分为孔隙–气孔型和裂缝型两大类,玄武岩的储集空间以气孔(残余气孔)和基质溶孔为主,辉绿岩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蚀变矿物溶孔为主,凝灰质砂岩以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和溶蚀缝为主,凝灰岩以砾内溶孔和粒间溶孔为主。歧口凹陷新生界火山岩储层发育过程中,溶蚀作用是决定性因素,岩性和岩相是储层发育的基础,构造裂缝是储层发育必不可少的条件,风化淋滤作用是储层发育的重要条件。
蒋宜勤罗静兰王乃军刘华清郭永峰李双文
关键词:储层特征火山岩新生界歧口凹陷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藏条件与成藏特征被引量:53
2013年
采用地质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致密油分布、物理性质、油源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圈闭条件及油水分布特征综合分析长7致密油成藏条件、主控因素与成藏特征。结果表明:长7致密油藏具备形成准连续型油气聚集的成藏地质条件和特征;长7油层组中发育优质烃源岩,主要以长73中的张家滩页岩为最优,烃源岩分布范围控制了致密油成藏外边界,烃源岩厚度大于20 m地区为最有利成藏区;长7致密油成藏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配置,重力流砂体主要呈透镜状或条带状分布于泥岩或油源岩中,具有优先捕集油气的优势;长7致密油成藏对圈闭要求相对较低,其遮挡条件主要为岩性、物性及成岩边界,动力圈闭也是重要的圈闭类型。长7致密油富集与局部构造背景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主要取决于储集层展布及物性;高强度生、排烃及强充注造成长7储层原始含油饱和度较高;受原始物质组成及成岩强度的影响,长7储层非均质性很强,致使油、气、水在致密储层中分异差,油、水分布复杂。
白玉彬赵靖舟赵子龙殷悦悦童姜楠
关键词:成藏条件成藏特征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杏子川油田长9烃源岩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10
2013年
应用岩石热解、干酪根镜检、同位素、气相色谱及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杏子川油田延长组长9暗色泥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杏子川油田延长组长9烃源岩主要为长91段顶部的李家畔页岩,长92暗色泥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为非油源岩;长9烃源岩主要由粉砂质或含粉砂泥岩组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黏土岩;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为3.05%,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1型,最高热解峰温平均为450℃,反映烃源岩达到好的级别,处于成熟演化阶段;烃源岩母质类型主要以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共同输入为特征,湖盆水体环境总体以淡水还原条件为主;长9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以生油为主,烃源岩厚度大于10 m地区为长8~长10油藏有利勘探区。
白玉彬赵靖舟高振东李忠锋张志升朱杰郭郁郑卉
关键词:烃源岩地球化学鄂尔多斯盆地
差异性成岩演化过程对致密砂岩储集质量与渗流能力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盒8天然气储层为例
在大量岩心观察,常规、铸体、荧光、包裹体薄片镜下研究与定量统计基础上,利用图像粒度与图像孔喉、孔隙度与渗透率、高压压汞、恒速压汞与核磁共振、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激光拉曼探针成分分析、阴极发光与荧光分析,气-水两相驱替实验...
罗静兰罗晓容刘新社李杪
关键词:白云凹陷珠江口盆地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南梁西区延长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通过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烷、甾烷等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南梁西区延长组的沉积环境、烃源岩有机质类型、成熟度等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氯仿沥青"A"质量分数已达到好烃源岩标准,族组分中可溶烃类质量分数较高,有机质类型好,烃源岩姥植比(Pr/Ph)绝大部分小于1,显示植烷优势,反映烃源岩沉积和保存于缺氧、弱还原~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升藿烷指数指示烃源岩沉积和保存于缺氧、弱还原~还原的湖相环境,沉积介质主要为淡水~微咸水。有机质来源具有低等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双重输入特征,长6~长8油层组烃源岩有机质来源相似,以水生生物略占优势;绝大部分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部分长9油层组样品或已达高成熟阶段,有利于油气的生成。
赵天林赵天林罗静兰李杪
关键词:生物标志化合物烃源岩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延长组长8致密砂岩油藏成藏主控因素被引量:24
2013年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为近年来发现的勘探开发新层系,勘探实践证实其成藏条件优越,勘探潜力大。本文以盆地中南部志丹县吴堡地区为例,对该区长8油藏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8油藏油源主要来自于上覆长73烃源岩、长8内部烃源岩和长9顶部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储层组合配置;主成藏期运移动力主要为生烃增压等形成的异常高压,油气充注到长8致密储层后主要以近距离垂向和侧向运移为主;成岩作用加剧了储层非均质性,形成成岩遮挡型准连续型油气聚集。长8油藏平面及层位分布主要受控于有效烃源岩展布、储层质量和有效盖层的控制,多种地质因素共同形成现今长8油藏分布格局。
白玉彬罗静兰王少飞杨勇唐乐平付晓燕郑卉
关键词:主控因素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差异性成岩演化过程对储层致密化时序与孔隙演化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7致密浊积砂岩储层为例被引量:46
2016年
通过岩芯观察、常规薄片与铸体薄片显微镜下鉴定与定量统计,利用电镜扫描、图像孔喉分析、荧光分析、孔隙度与渗透率、毛细管压力测定,以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激光拉曼成分测定,结合前期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长8—长6砂岩碎屑锆石LA-ICP-MS微区U-Pb定年物源示踪研究成果,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长7致密浊积砂岩类型及其骨架矿物成分对砂岩成岩作用、成岩产物与成岩演化过程的制约,讨论了差异性成岩演化过程对砂岩致密化时序、储层孔隙演化与储集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源区母岩性质的影响,长7砂岩类型及骨架矿物成分及其含量存在一定差别,并在纵向上呈现出规律变化;砂岩类型及骨架矿物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成岩演化过程,后者致使储层的致密化过程在时间上有先有后,最终导致长7各砂岩类型的孔隙演化和孔隙结构特征、储层储集质量及其在时空分布上的强非均质性。
罗静兰罗晓容白玉彬罗春燕白雪见李向军李弛
关键词:孔隙演化鄂尔多斯盆地
志丹油田延长组致密储层微观孔喉定量表征
2018年
通过微米CT和核磁共振测试技术,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高压压汞,全面表征了延长组下组合致密储层微观孔喉分布及特征。结果表明:孔隙以微米孔为主,喉道为纳米级,1μm以上孔隙占总孔隙体积的80%以上,直径在100nm以下的孔喉是研究区储层最主要的孔喉区间,储层物性越好可动流体饱和度越高。
贺建宏周雪
关键词:成岩作用热演化史成藏条件成藏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油藏形成机理被引量:56
2013年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延长组长6油藏为典型的准连续型致密砂岩非常规油藏,主要具有以下7个特点:(1)长6油藏形成和分布对圈闭无严格要求,石油大面积连片分布,油藏分布范围不受圈闭限制;(2)区域相对稳定的大地构造背景条件,以及大面积复合连片分布的致密储集体是长6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油藏形成的外部因素;(3)长7油层组成熟烃源岩大面积连续分布,高强度生、排烃是长6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油藏形成的前提;(4)长6油藏的形成主要是初次运移和短距离二次运移的结果,垂向裂缝和侧向连通砂体有效组合为石油优势运移通道,石油就近运移聚集成藏;(5)石油运移的动力主要是生烃作用产生的异常压力,浮力作用弱,对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不起主要作用;(6)长6油藏油水分布规律复杂,无纯油层,油水层、水层、干层共存,无统一的油水界面和压力系统,油藏非均质性强,含油饱和度不均一,储量丰度较低,存在甜点富集区;(7)在石油大规模生成运移时,长6储层已经致密化或同步致密,为形成长6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油藏创造了条件。
白玉彬赵靖舟方朝强刘鹏
关键词:致密砂岩长6油层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南梁西区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与生储盖组合特征被引量:6
2013年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南梁西区上三叠统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与生储盖组合特征,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该区层序界面类型、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长期基准面旋回与生储盖组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共识别出5个三级层序界面,将延长组划分为1个超长期和4个长期旋回层序;生储盖组合特征与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关系密切,在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早中期和下降半旋回晚期发育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优质储层,在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晚期和下降半旋回早中期发育的浊积岩砂体为潜在储层,在长期基准面旋回升降转换面附近发育的湖相泥页岩及炭质泥岩为良好的生油层和盖层;延长组发育上生下储、下生上储及自生自储式生储盖组合。
赵天林罗静兰邓媛李杪白雪晶郭涛
关键词:层序地层格架生储盖组合上三叠统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