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205)

作品数:26 被引量:128H指数:7
相关作者:于力于生友郝志宏张瑶王辉阳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足细胞
  • 9篇肾病
  • 9篇儿童
  • 8篇综合征
  • 7篇嘌呤
  • 7篇嘌呤霉素
  • 6篇肾病综合征
  • 6篇肾小球
  • 6篇肾小球足细胞
  • 5篇自噬
  • 4篇蛋白
  • 4篇他克莫司
  • 4篇细胞
  • 3篇肾脏
  • 3篇基因
  • 3篇儿童肾病
  • 2篇地塞米松
  • 2篇多柔比星
  • 2篇信号
  • 2篇制剂治疗

机构

  • 21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22篇于力
  • 16篇于生友
  • 12篇郝志宏
  • 10篇张瑶
  • 5篇王辉阳
  • 2篇仉智
  • 2篇陈业辉
  • 2篇温捷
  • 2篇赵仕佳
  • 2篇李晓艳
  • 2篇李淼沅
  • 2篇聂品
  • 2篇葛林
  • 2篇江文
  • 2篇林华欣
  • 2篇刘燕青
  • 1篇王丽娜
  • 1篇黄逸辉
  • 1篇陆玮
  • 1篇张俊

传媒

  • 11篇中华实用儿科...
  • 5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20年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是儿童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糖皮质激素单独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是各种类型PNS的主要治疗方案,然而,约20%的PNS患儿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中或停药后仍表现为频复发或激素依赖,这部分患儿长期大量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不良反应大,甚至不能耐受,还有1%~3%的患儿对激素及所有免疫抑制剂治疗均无反应,这些患儿需要新的治疗方案。近15年来,利妥昔单抗(RTX)治疗各类型PNS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结果显示RTX不仅可延长PNS缓解期、减少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量及不良反应,且有临床对照研究显示RTX可作为激素依赖或频复发型PNS的潜在的一线治疗药物及激素耐药型PNS的二线治疗药物。现对近年来RTX治疗儿童PNS的最新临床研究设计及结果作一总结,以期为RTX治疗PNS的临床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
郝志宏于力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儿童利妥昔单抗
肾小球足细胞自噬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自噬是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受损的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的过程,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生命现象,对于维持细胞结构及功能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参与多个生理及病理过程的PI3K/Akt信号通路是影响细胞自噬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肾小球足细胞自噬活性水平以及足细胞病的产生都与PI3K/Akt信号通路存在密切关系。文章主要介绍肾小球足细胞自噬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
于力葛林
关键词:自噬PI3K/AKT信号通路足细胞
基于siRNA技术的TRPC6基因沉默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足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采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干扰技术沉默足细胞相关分子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PC6)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构建siRNA,转染足细胞,使TRPC6基因沉默,采用流式细胞术、激光共聚焦、透射电镜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浓度siRNA转染后TRPC6基因表达,优化获得TRPC6基因沉默最佳效果的条件。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设立对照组、AngⅡ组、空载体组、沉默TRPC6基因组和AngⅡ+沉默TRPC6基因组。对照组用含0.02%DMSO的RPMI 1640培养液培养;AngⅡ组加入AngⅡ(10^(-8)M)刺激足细胞;空载体组加入空载体至足细胞;沉默TRPC6基因组运用siRNA干扰技术沉默TRPC6基因;AngⅡ+沉默TRPC6基因组同时加入AngⅡ(10^(-8)M)及沉默TRPC6基因。处理12、24 h和48 h后分别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足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TRPC6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及激光共聚焦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相关蛋白的分布。结果自噬在正常足细胞的表达量很微弱,AngⅡ组足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沉默TRPC6使足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下AngⅡ组示足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改变,自噬表达增加,胞质中出现独立双层膜结构,胞质成分及溶酶体等细胞器形成双层及多层膜结构的自噬体。沉默TRPC6使自噬表达下降,与Ang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聚焦检测AngⅡ组LC3-Ⅱ的表达增加,沉默TRPC6使LC3-Ⅱ表达趋于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Ⅱ促进足细胞的凋亡,沉默TRPC6基因能有效保护AngⅡ诱导的肾小球足细胞损伤,发挥保护足细胞的作用。
于生友于力郝志宏张瑶
关键词:足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自噬
自噬与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损伤的关系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观察阿霉素肾病(adriamycin nephropathy)大鼠不同病理时期自噬体的形成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及Beclin-1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自噬与肾组织损伤、肾脏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各30只,模型组按6.5 mg/kg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对照组给予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动态监测2、4、6、8和10周各组大鼠24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固醇(TC)、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的变化,光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足细胞结构和自噬体的形成,免疫荧光染色检测LC3-Ⅰ、LC3-Ⅱ及Beclin-1在肾组织的定位及分布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及Beclin-1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第2周时24 h尿蛋白量明显升高,Alb下降,第4周时TC已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第4周时Scr及BUN呈轻度升高,第8周后肾功能恶化,呈进行性加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镜下肾脏组织病理改变由微小病变(MCD)逐渐发展至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透射电镜下早期出现系膜细胞增生,溶酶体等细胞器形态及分布异常,足突增宽及弥漫性融合,晚期出现足突消失及核固缩.透射电镜及免疫荧光可观察到对照组大鼠肾组织自噬较弱,而在模型组,随着肾病病情进展,自噬明显增强,维持在高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到模型组大鼠在肾病病情进展过程中,LC3-Ⅰ、LC3-Ⅱ及Beclin-1蛋白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噬参与肾脏组织损伤及蛋白尿的产生;自噬可能与肾脏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
蒋罗于力于生友温捷张瑶郝志宏
关键词:自噬多柔比星蛋白尿足细胞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预测因素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人多种临床因素与骨转移的相关性,探索前列腺癌病人骨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采用组间对照研究、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45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例和同期35例前列腺癌无骨转移病例的年龄、ALP、PSA、ESR、Gleason评分、病理免疫组化中的雄激素受体(AR)表达及ki-67表达进行分析,探索上述指标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及对骨转移诊断的预测价值。结果在各指标组间对照比较中,骨转移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相关分析中,年龄、ALP、PSA、ESR、Gleason评分、AR表达及Ki-67表达等与骨转移均有相关性(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ALP、ESR、Ki-67表达等指标不是骨转移的独立相关性因素(P>0.05)。PSA、Gleason评分及AR表达是骨转移的独立性因素,P值分别是0.008、0.013、0.005,OR(95%CI)分别是1.005(1.001,1.009)、5.356(1.431,20.039)、18.594(2.460,140.524)。PSA、Gleason评分及AR表达的cutoff值分别是67.1 ng/m L、7.5、2.5,灵敏度分别是55.6%、75.6%、84.0%,特异度分别是97.1%、82.9%、91.4%。结论血PSA、前列腺癌组织Gleason评分及雄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程度是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预测因素,年龄、ALP、PSA、ESR、ki-67表达等指标并不能准确预测骨转移的发生。
陈业辉聂品江文赵仕佳仉智林华欣李淼沅刘燕青李鹏麾朱旭生
关键词:前列腺癌骨转移
细菌溶解产物在预防儿童肾病综合征频繁复发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细菌溶解产物(泛福舒)对预防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频繁复发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诊断为PNS频繁复发型患儿5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的泼尼松和(或)免疫抑制剂等综合治疗,观察组(28例)在常规的泼尼松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同时加用泛福舒口服治疗6个月,观察6个月内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因呼吸道感染引起肾病复发次数以及尿蛋白由阳性转为阴性的时间。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抽血查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E和Ig M的变化及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次数、因呼吸道感染引起肾病复发次数以及尿蛋白由阳性转为阴性的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Ig M无明显变化(P>0.05),而观察组CD4+、CD4+/CD8+、Ig A、Ig G高于对照组,CD8+、Ig E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NS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0例,无效3例;对照组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6例,无效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NS频繁复发的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同时,加用泛福舒可提高其机体免疫力,减少患儿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延长PNS缓解的时间,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诱发的原发性肾病频繁复发及减少尿蛋白,较安全且不良反应少。
葛林于力于生友陆玮
关键词:细菌溶解产物肾病综合征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儿童
地塞米松对肾小球足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表达和分布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以嘌呤霉素(PAN)损伤足细胞,以地塞米松(DEX)干预,观察不同时间点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PC6)表达和分布的变化,探讨在足细胞损伤过程中,DEX对TRPC6表达与分布的影响及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足细胞,设立对照组、PAN刺激组和DEX干预组。对照组用含0.02%二甲亚砜(DMSO)的RPM11640培养液培养,PAN刺激组加入PAN(50μg/m1),DEX干预组同时加入PAN(50μg/m1)和溶解于0.02%DMSO的DEX(1μmol/L),处理8h、24h、48h后观察细胞形态并拍摄,采用图像处理软件分析各组细胞形态及胞体面积的差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足细胞凋亡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时间点TRPC6的mRNA、蛋白表达及分布变化。结果经PAN刺激后细胞体显著缩小(P〈0.05),足突回缩、消失,细胞间失去相互连接,刺激后48h足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PAN刺激组在刺激24h和48h后TRPC6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TRPC6在足细胞上的分布亦出现异常。DEX干预后细胞胞体显著大于PAN刺激组(P〈0.05),可维持正常的足突形态;干预48h后足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PAN刺激组,TRPC6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布均趋于正常水平。结论DEX通过稳定重要的足细胞分子TRPC6的表达及分布来抑制足细胞损伤,从而发挥保护足细胞和抗蛋白尿的作用。
王辉阳于力于生友郝志宏张瑶
关键词:足细胞地塞米松
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综合征儿童并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治疗与肾病综合征患儿并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确诊肾病综合征并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而并发PRES的病例,分析患儿PRES的临床特点、头颅的影像学改变、治疗措施及预后。结果共纳入23例患儿,其中环孢素A治疗13例,他克莫司治疗10例。20例在并发PRES时处于肾病综合征活动期,有大量尿蛋白、明显水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等临床表现;3例处于肾病综合征缓解期。并发PRES时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头痛、抽搐、意识障碍、视觉障碍等症状。69.6%患儿使用高剂量免疫抑制剂,78.3%患儿存在高药物浓度。17例患儿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显示顶枕叶或合并额叶、基底核等部位T1加权成像(T1WI)呈低或等信号,T2加权成像(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像(FLAIR)呈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呈现弥散信号;6例行计算机断层成像(CT)检查,结果显示顶枕叶低密度灶。所有患儿发生PRES症状后,立即给予镇静止惊、降颅内压、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21例患儿1周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2例患儿治疗1周内再次出现抽搐,1个月内临床症状消失。3个月后5例复查头颅MRI或CT,脑部原有病灶消失。结论PRES的发生可能与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及血药浓度有关。对肾病综合征患儿使用环孢素A、他克莫司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使用过程中如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须警惕PRES的发生。
朱伟雪于力郝志宏于生友
关键词: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免疫抑制剂儿童
西罗莫司靶蛋白信号传导通路与肾脏足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
2013年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肾脏足细胞自噬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自噬信号通路被发现。其中,以西罗莫司靶蛋白(mTOR)介导的自噬信号传导通路为自噬治疗靶点的方案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很多研究证明,mTOR信号传导通路在肾小球足细胞自噬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TOR是肾小球足细胞自噬调控的重要信号通路,也是肾小球足细胞营养状态的感受器。目前根据自噬调控机制的不同,国际上统一将自噬调控机制分为依赖roTOR途径的自噬调控机制和非依赖mTOR途径的自噬调控机制。肾小球足细胞mTOR的上下游信号传导通路较为复杂,mTOR作为生长因子、胰岛素、氨基酸等物质的感受器,对足细胞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mTOR活化介导的A噬在肾小球足细胞损伤中起重要作用,mTOR信号传导通路可能成为干预肾小球足细胞损害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
于力于生友
关键词:自噬足细胞信号传导
他克莫司稳定肾小球足细胞podocin蛋白表达分布进而抑制嘌呤霉素引起的足细胞损伤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及嘌呤霉素(Puromycin,PAN)对小鼠肾小球足细胞podocin蛋白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探讨FK506保护肾小球足细胞、影响蛋白尿产生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MPC5),实验分为对照组、PAN组和FK506组。处理8 h、24 h和48 h后,观察并收集细胞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podoc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odocin蛋白的分布。结果PAN组在8 h、24 h、48 h时胞体面积(6.41±0.22、4.96±0.09、3.76±0.16)较对照组(8.54±0.25、8.27±0.07、7.45±0.13)缩小。FK506组各时间点足细胞胞体面积(7.67±0.06、6.62±0.04、5.57±0.27)较PAN组增大。PAN组在8 h、24 h、48 h荧光定量PCR(0.63±0.12、0.56±0.01、0.48±0.02)、Western blot(0.71±0.03、0.46±0.01、0.34±0.02)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odocin mRNA表达量(1.22±0.15、1.18±0.06、0.87±0.30)较对照组下降,蛋白表达量(0.86±0.03、0.87±0.03、0.61±0.07)降低且分布异常,随着时间的延长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均P〈0.05),分布明显异常。FK506组在8 h、24 h、48 h时podocin mRNA(0.87±0.15、0.78±0.15、0.58±0.12)及蛋白(0.82±0.02、0.62±0.03、0.50±0.02)的表达量较PAN组逐渐升高,分布趋于正常(P〈0.05)。结论在PAN损伤足细胞的经典模型中,podocin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FK506通过稳定podoc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来保护PAN诱导损伤的足细胞,该作用可能与FK506抑制蛋白尿产生及改善机制有关,可作为研究及治疗肾脏疾病的靶点。
谢清科于力于生友郝志宏
关键词:足细胞他克莫司嘌呤霉素PODOCIN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