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02Z118)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陈虹崔春青黄秉仁张振龙郭鹏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融合蛋白EGF-E4orf4多聚体的鉴定及结构分析
- 2012年
- 目的:确认重组融合蛋白EGF-E4orf4为多聚体及其具有EGFR结合活性。方法:通过凝胶过滤层析、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重组融合蛋白EGF-E4orf4是否形成聚合物。利用动态光散射、静态光散射和圆二色谱测定EGF-E4orf4的分子半径、分子量和二级结构。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EGF-E4orf4与细胞表面EGFR结合能力。结果:凝胶过滤等方法证实EGF-E4orf4形成了多聚体,光散射实验证明了EGF-E4orf4多聚体的分子量和分子半径分别为1.656×107Da、67.90nm,约为820聚体。圆二色谱表明该聚合体融合蛋白含有大量的β-折叠结构。受体结合实验证明该聚合物具有EGFR结合活性。结论:重组融合蛋白EGF-E4orf4以蛋白多聚体形式存在,可以与EGFR结合。因此,EGF-E4orf4作为一种新型靶向性抗肿瘤药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 倪蓓蓓范真真陈虹黄秉仁
- 关键词:多聚体光散射圆二色谱生物学活性
- 重组靶向性抗肿瘤融合蛋白EGF-E4orf4毕赤酵母工程菌中试发酵工艺的建立
- 2011年
- 目的建立重组靶向性抗肿瘤融合蛋白EGF-E4orf4毕赤酵母工程菌的中试发酵工艺。方法优化EGF-E4orf4工程菌二级种子培养时间,按5%的比例接种于20 L发酵培养基,设定培养阶段温度为30℃,诱导表达阶段温度为28℃,在发酵过程中通过调节搅拌速度、通气量和罐压等措施使DO维持在20%~35%,采用三步发酵法进行发酵,优化诱导pH值及诱导时间,并在已优化的工艺条件下,稳定发酵3批。结果确定二级种子的培养时间为15 h,最适诱导pH值为6.0,最适诱导时间为48 h;中试发酵3批,菌体A600均值达(327.67±17.96),菌体湿重均值达(308.33±9.07)g/L,EGF-E4orf4表达量均值为(200.00±5.57)mg/L。结论已初步建立了重组EGF-E4orf4毕赤酵母工程菌的中试发酵工艺,为EGF-E4orf4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 孙成金王健崔春青郭鹏陈祥鹏张振龙
- 关键词:毕赤酵母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