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748)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雄竺飞燕陈瑛包琼琼胡乔更多>>
-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鱼藤酮诱导的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培养的大鼠PC12细胞分别加入EGCG1,5和10μmol.L-1预处理30 min后加入鱼藤酮250 nmol.L-1继续作用24 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与鱼藤酮模型组存活率(77.0±1.3)%相比,EGCG1,5和10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加(P<0.05),分别为(79.8±2.3)%,(82.4±2.2)%和(88.3±2.0)%。Hoechst33258染色发现,EGCG组细胞核形态明显改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增加8.2倍;与鱼藤酮模型组比较,EGCG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下降46%,25%和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鱼藤酮组凋亡率为33.8%,EGCG 1,5和10μmo.lL-1组的凋亡率下降至30.6%,14%和15.7%。与模型组相比,EGCG1,5和10μmol.L-1组线粒体膜分别增高了2.48,3.96和4.04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GCG具有抑制鱼藤酮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 竺飞燕陈瑛戴美芬王炼包琼琼庄晓赛刘云胡乔张雄
- 关键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鱼藤酮PC12细胞细胞凋亡
- DMT1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研究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MT1)在乳胞素(lactacystin)诱导的SH-SY5Y细胞中的表达改变,从而进一步了解DMT1在帕金森病(PD)神经元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lactacystin损伤的SH-SY5Y细胞模型,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细胞DMT1表达水平的变化;在高亚铁环境下,荧光探针DCFH-DA检测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内α-突触核蛋白(α-SYN)聚合体的改变。结果:Lactacystin处理后,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actacystin处理组DMT1表达增加(P<0.01)。正常对照组、lactacystin处理组及Fe2+处理组3组比较,其细胞活力逐渐降低,胞内氧化应激反应逐渐增强,胞浆α-SYN低聚体(43-55 kD)表达量逐渐增多(P<0.05)。结论:Lactacystin诱导SH-SY5Y细胞高表达DMT1,增强细胞摄铁能力,这可能是铁直接或者通过氧化应激反应促进胞内α-SYN的错误折叠和聚集、最终导致PD神经元损伤的关键因素。
- 陈瑛竺飞燕王炼包琼琼刘云胡乔张雄
- 关键词:SH-SY5Y细胞Α-突触核蛋白氧化性应激帕金森病
-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毒性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方法: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和lactacystin组,二种制剂分别单侧立体定向注射于中脑前脑束(Middle forebrain bundle);12周龄时灌注取脑分离纹状体,采用HPLC法测多巴胺、5-HT及代谢产物,取中脑观察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及包涵体样物质形成情况。结果:Lactacystin组同侧黑质区多巴胺细胞数减少51%,并可见泛素染色阳性的类包涵体样物质形成,同侧纹状体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浓度分别减少52%、46%和51%,而5-羟色胺(5-HT)及5-羟吲哚乙酸(5-HIAA)浓度无改变。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可引起选择性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并可能导致细胞内异常蛋白质聚集。
- 张雄王小同黄汉津
- 关键词:蛋白酶体抑制剂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乳胞素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乳胞素(lactacystin)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接种PC12细胞培养24h后分别给予干预。实验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10μmol/L乳胞素损伤组,不同浓度EGCG预处理组(终浓度5、10、50μmol/L)。分别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凋亡时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5、10、50μmol/L EGCG对乳胞素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与乳胞素损伤组[(61.22±1.02)%]比较,5、10、50μmol/L EGCG预处理组细胞活力明显上升,分别为(66.99±1.30)%、(66.67±0.65)%、(73.40±0.67)%。Hoechst33258染色发现乳胞素损伤组较多胞核出现固缩凝集,而EGCG预处理组则较少。FCM检测也提示EGCG预处理可降低细胞的凋亡率,正常对照组、乳胞素损伤组、EGCG预处理组(5、10、50μmol/L)分别为3.0%、60.4%、59.8%、57.5%和38.6%。结论 EGCG可减轻乳胞素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 戴美芬胡丹赵丹唐兰英竺飞燕陈瑛王小同张雄
- 关键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PC12细胞凋亡神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