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469)

作品数:17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思杰彭承琳王星袁祥辉胡宁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5篇电子电信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主题

  • 9篇视网膜
  • 9篇网膜
  • 7篇人工视网膜
  • 4篇层型
  • 3篇电刺激
  • 2篇电极
  • 2篇电路
  • 2篇动态范围
  • 2篇微电极阵列
  • 2篇芯片
  • 2篇光电
  • 2篇二极管
  • 2篇CMOS
  • 2篇标准CMOS...
  • 1篇电流放大
  • 1篇电流放大器
  • 1篇电流源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检查
  • 1篇电压

机构

  • 16篇重庆大学
  • 2篇重庆工商职业...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0篇张思杰
  • 10篇彭承琳
  • 8篇王星
  • 4篇张莹
  • 4篇郑尔信
  • 4篇袁祥辉
  • 4篇胡宁
  • 3篇饶程
  • 3篇孟丽娅
  • 2篇孙世军
  • 2篇夏露
  • 2篇孙康明
  • 2篇杨军
  • 1篇杨丽丽
  • 1篇渠长红
  • 1篇张仁富
  • 1篇张莹
  • 1篇郑小林
  • 1篇阴正勤
  • 1篇黄友恕

传媒

  • 5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计算机与应用...
  • 2篇传感技术学报
  • 1篇电路与系统学...
  • 1篇电子测量与仪...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信息安全与通...
  • 1篇Semico...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快速M变换的多焦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的设计被引量:2
2005年
多焦视觉电生理是一种客观的、无创的视功能检查方法,可以同时检查视网膜多个微小区域的视功能,在眼底疾病的早期诊断上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多焦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的原理与设计,它利用Windows98以上的微软操作系统特有的多显示技术,控制图形刺激器产生特殊的六边形阵列,由m序列控制六边形阵列的黑白翻转来对视网膜的各个区域分别进行刺激。然后用特制的Burian-Allen电极把由视网膜多个区域产生的混合叠加信号提取出来。信号经过放大、A/D转换后送入计算机。计算机利用快速M变换对混合信号进行分离,从而得到视网膜各个区域的反应信号。快速M变换可以将互相关计算转换为FWT,从而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
张思杰郭兴明彭承琳盛利
关键词:多焦视觉电生理M序列WINDOWSA/D转换视网膜
基于GAN的少样本视网膜血管分割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视网膜血管分割是自动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步骤,当前大部分深度学习方法都使用大样本进行网络训练,但医学领域带标签样本难以获取,且存在健康人样本与患者样本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少样本视网膜血管分割方法,生成器部分对图像做反色等预处理后,通过旋转增扩充了数据集,网络部分使用U-Net结构,判别器部分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在实验阶段,在DRIVE数据集和HRF数据集上进行训练测试,训练时只使用训练集的6个样本,测试时使用全部测试集样本,最终在两个数据集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达到了0.97和0.95,准确率达到了0.95和0.94。与少样本情况下的U-Net相比,分割性能提升很大,表明本方法针对少样本视网膜血管分割任务确实有效。
张思杰方翔魏赋
用于外层视网膜病变的表层型人工视网膜技术(英文)被引量:3
2005年
老年黄斑变性和色素性视网膜炎是两种主要外层视网膜变性疾病,也是致盲的主要眼病。对于这种光感受器受损的视网膜疾病,人工视网膜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治疗途径。现在的人工视网膜技术都是基于神经电刺激发展起来的。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人工视网膜技术主要分为两大方向:外层型和表层型。两种人工视网膜技术各有优缺点。对于表层型人工视网膜,植入更为方便,并且可以利用玻璃腔的空间对植入物进行散热。本文首先从视网膜多层结构的信号转换和传递功能出发,简单的介绍了人工视网膜技术的概念;概括了表层型视网膜电刺激需要考虑的一些重要方面;最后总结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研究者研究的几种表层型人工视网膜方案。可以肯定,随着各相关学科的发展,人工视网膜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广泛的应用。
饶程袁祥辉张思杰王秋林黄友恕
关键词:老年黄斑变性色素性视网膜炎视网膜病变人工视网膜膜技术层型
宽电源电压范围的人工视网膜电路
2009年
针对人工视网膜电路无线能源供应和视网膜电刺激信号的特殊要求,分析了现有几种视网膜电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新颖的人工视网膜电路。新电路引入了电流源,极大降低了电源电压的波动对电路性能的影响。用标准的0.6μm CMOS工艺对新电路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新电路在较宽的电源电压范围内都能保持相当好的动态特性,因此更适合用于视网膜下植入。
孙康明袁祥辉孟丽娅
关键词:人工视网膜电流源脉冲宽度动态范围
人工视网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2008年
人工视网膜将成为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材料的研究是人工视网膜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部分。本文对人工视网膜材料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胡宁杨军彭承琳王星张思杰张莹郑尔信
关键词:人工视网膜
基于MEMS的人工视网膜微电极阵列设计仿真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介绍的是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表面型人工视网膜微电极阵列设计与仿真。电脉冲通过微电极刺激视网膜神经细胞,在大脑皮层视觉区域引起对应的特征电位反应,部分恢复患者的视觉。为研究表面型人工视网膜微电极阵列在人眼压力环境下的位移,特别设计了多种微电极阵列,进行了应力仿真。
胡宁彭承琳王星张思杰杨军张莹曹毅
关键词:微机电系统人工视网膜微电极阵列
基于电刺激的外层型人工视网膜的研究进展
2008年
外层型视网膜假体采用了MEMS技术,通过植入到视网膜相应部位的电极来刺激神经节细胞,并且能够在大脑皮层视觉区域引起对应的特征电位反应,最终部分恢复生物体的视觉。这种外层型视网膜植入装置可分为眼外和眼内部分。后者功能相对重要,设计也较为复杂。它是由包含MPDA和微电极的刺激芯片及附属装置组成。本篇文章主体包括四部分:首先是视网膜假体的概况;其次是视网膜生理基础和视网膜假体理论的简介;在第三部分,为设计理念和MPDA的制造过程;最后,是对难题的讨论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王星彭承琳张莹张思杰胡宁杨丽丽郑尔信
关键词:人工视网膜微电极阵列电极
外层型CMOS人工视网膜修复芯片被引量:3
2007年
外层型人工视网膜修复可以更多地利用视网膜疾病患者中的残余活细胞,已成为人工视觉功能修复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自然光照条件下的CMOS工艺的人工视网膜修复方案,省去了目前此类方案中使图像增强的眼外照明设备,在0.6μm标准CMOS工艺下制造了16×16阵列及测试单元的样片。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满足外层型视网膜电刺激的要求,并具有结构简单和功耗低的优点。
饶程袁祥辉张思杰孟丽娅张华
关键词:标准CMOS工艺神经电刺激
人工视网膜芯片的能量供给装置设计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能量供应是人工视网膜设计中非常关键的部分。传统的方式仅靠微光电二极管进行光电转换供电方式供电,存在能量供应不足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射频电路体外供电和近红外线辐射供能。我们介绍了射频电路体外供能及近红外线辐射供能的设计原理及方法,详细论述了在人工视网膜研究中的最新应用,并对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最后对人工视网膜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张莹彭承琳王星胡宁张思杰郑尔信
关键词:近红外线
利用直接表达式快速计算SP型GTO电子排斥积分
2007年
提出了一种快速计算SP型GTO电子排斥积分的方法。对1S型GTO电子排斥积分表达式的积分参数(各GTO中心坐标)进行多次求导,得到了SP型GTO电子排斥积分的全部256个直接表达式,并编写了这些表达式的C++程序。计算速度表明,利用我们提出的方法,计算速度是通常方法计算速度的近3倍。这将会减少研究项目的计算时间,降低计算机系统的运行费用。
孙世军彭承琳王星杨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