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03BK16)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王莉许伟榕赵涵芳陈诗书赵雷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愈合
  • 2篇人血管
  • 2篇人血管内皮
  • 2篇内皮
  • 2篇创伤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人血管内皮生...
  • 1篇人血管内皮细...
  • 1篇人血管内皮细...
  • 1篇肉芽
  • 1篇肉芽组织
  • 1篇伤口
  • 1篇伤口愈合
  • 1篇生物敷料
  • 1篇皮肤创伤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赵涵芳
  • 2篇许伟榕
  • 2篇王莉
  • 1篇张帆
  • 1篇郑林
  • 1篇姜叙诚
  • 1篇赵雷
  • 1篇陈诗书

传媒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工程生物膜愈合大鼠皮肤创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观察含有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VEGF)重组质粒的成纤维细胞种植的基因工程生物膜对于大鼠创面新生血管的生成以及创伤愈合的影响,为基因工程生物膜用于临床提供进一步的资料。方法:实验大鼠分为3组3个时相,分别为实验组V:创面覆盖含有hVEGF重组质粒的成纤维细胞种植的基因工程生物膜后常规包扎;对照组B:创面覆盖生物膜后常规包扎;对照组O:创面进行常规包扎。术后7d、14d、29d分别取创伤皮肤组织进行创面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计数大鼠皮肤组织创面的新生血管量,同时观察创伤愈合的过程、通过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实验大鼠组织的VEGF蛋白表达。结果:Western印迹证实应用hVEGF制备的基因工程生物膜能使大鼠皮肤创面持续表达VEGF,表达量高于对照组;MVD计数表明创面覆盖含有hVEGF重组质粒的成纤维细胞种植的基因工程生物膜后新生血管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我室研制的基因工程生物膜能促进创面新生血管生成,以达到减少瘢痕形成、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
许伟榕王莉赵涵芳陈诗书
关键词:生物敷料伤口愈合
hVEGF基因工程生物膜对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含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hVEGF)重组质粒的成纤维细胞种植的基因工程生物膜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在SD大鼠背部皮肤制作深达皮肤全层的正方形创面,实验组大鼠创面上覆含hVEGF重组质粒的成纤维细胞种植的基因工程生物膜;对照组分别在大鼠创面上覆整合空质粒的成纤维细胞的生物膜、空白生物膜和仅覆切口膜。采用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术后3、7、14、29 d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在各时相实验组中新生的毛细血管数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VEGF表达与新生毛细血管数正相关。结论将含hVEGF重组质粒的成纤维细胞种植的基因工程生物膜覆盖于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能使创面成纤维细胞持续、有效地表达VEGF,强有力地促进肉芽组织增生,有利于创面愈合。
赵雷王莉姜叙诚郑林张帆赵涵芳许伟榕
关键词: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肉芽组织创伤愈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