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实验动物专项基金

作品数:89 被引量:310H指数:9
相关作者:任连生刘田福杨喜花冯玛莉宋美卿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山西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核科学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1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7篇小鼠
  • 20篇细胞
  • 10篇基因
  • 8篇蛋白
  • 7篇五味子
  • 6篇递质
  • 6篇亚低温
  • 6篇乙素
  • 6篇神经递质
  • 6篇鼠肺
  • 6篇五味子乙素
  • 6篇脊髓
  • 6篇肺组织
  • 6篇催眠
  • 5篇蛇床子
  • 5篇肿瘤
  • 4篇神经干
  • 4篇神经干细胞
  • 4篇神经元
  • 4篇干细胞

机构

  • 44篇山西医科大学
  • 13篇山西省中医院
  • 11篇中国辐射防护...
  • 11篇山西省肿瘤研...
  • 6篇山西省肿瘤医...
  • 5篇山西大学
  • 2篇南昌大学
  • 2篇山西省疾病预...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中医药大...
  • 2篇山西广誉远国...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西省中医研...

作者

  • 19篇任连生
  • 16篇刘田福
  • 15篇杨喜花
  • 12篇冯玛莉
  • 11篇宋美卿
  • 9篇贾力莉
  • 9篇赵莉莉
  • 9篇杨永明
  • 8篇仝立国
  • 8篇安全
  • 8篇郭民
  • 8篇樊林花
  • 8篇岳娟
  • 7篇李曙芳
  • 7篇牛艳艳
  • 7篇刘茂林
  • 6篇王永丽
  • 6篇黄立群
  • 6篇李建国
  • 5篇仲启明

传媒

  • 1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1篇中国药物与临...
  • 4篇中国实验动物...
  • 4篇中国比较医学...
  • 3篇中草药
  • 3篇光明中医
  • 3篇中国组织化学...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山西中医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辐射防护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酿造
  • 1篇白血病.淋巴...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9篇2018
  • 11篇2017
  • 4篇2016
  • 14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10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睡眠剥夺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神经递质的评价
目的:比较四种经典睡眠剥夺造模法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递质的影响,为精神行为药药理学研究模型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栅格法、水栅格法加PCPA法(PCPA水栅格)、夹尾刺激法、夹尾刺激法加PCPA法(PCPA夹尾刺激...
侯小斌宋美卿贾力莉仝立国冯玛莉
关键词:MORRIS水迷宫神经递质
文献传递
微卫星座位对KM封闭群小鼠的遗传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应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昆明小鼠(KM)封闭群相隔10代的两个群体(分别命名为A9和A19)进行遗传背景分析,共设计位于小鼠7条染色体上的7对微卫星引物用于实验研究,选取具有多态性的一个微卫星位点D3Mit22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位点D3Mit22在两个群体共发现2个不同的等位基因,3种不同的基因型,其中A9代有3种不同的基因型,即AB,AA,BB。A19代有两种不同的基因型,即AB,BB。进一步对不同的微卫星位点克隆测序,分析了该位点的DNA分子特性。对封闭群小鼠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保持封闭群小鼠的遗传稳定性提供了重要的分子数据。
张建琴申士小任连生杨美玲张建珍马恩波
关键词:微卫星分子标记
糖代谢异常大鼠肝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CHOP和Caspase-12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糖代谢异常大鼠肝脏糖原沉积与内质网应激(ERS)相关分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在肝脏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糖耐量受损组(IGT,n=20),IGT对照组(n=10),2型糖尿病组(T2DM,n=20)及T2DM对照组(n=10)。采用高脂饮食饲养12周诱导IGT大鼠,高脂饮食饲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T2DM大鼠。过碘酸雪夫氏(PAS)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糖原改变;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肝脏组织中CHOP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脏组织中Caspase-12蛋白的表达。结果 IGT组和T2DM组大鼠肝脏糖原含量丰富。IGT组和T2DM组肝组织CHOP mRNA的表达水平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IGT组相比,T2DM组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糖代谢异常大鼠肝组织糖原含量明显增多,ERS相关分子Caspase-12表达水平增高,肝组织中存在内质网应激,肝糖原沉积可能是内质网应激的诱因之一。
樊林花李丹刘茂林卫兵艳王春芳刘田福刘建新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糖耐量受损
五味子乙素对染矽大鼠肺组织MAPKs和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B)对SiO2致大鼠肺损伤过程中肺组织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s)和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K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9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染尘组(30只)、Sch-B干预1组(24只)和Sch-B干预2组(18只)。非暴露气管法建立大鼠矽肺模型,Sch-B干预1组造模后第1天起连续灌胃(80mg/kgSch-B)21d,Sch-B干预2组造模后第8天起连续灌胃(80mg/kgSch-B)21d。Sch-B干预1组在第3、7、14和21天,Sch-B干预2组在第14、21和28天随机取6只,在第3、7、14、21和28天随机取对照组4只,染尘组6只,处死取其肺组织。右肺用于蛋白质提取,通过免疫印迹(Westembloting)法测定肺组织MAPKs家族中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核转移率。结果Sch-B干预1组第3、7、14和21天,Sch.B干预2组第21和28天肺组织ERKl/2磷酸化水平(0.974±0.169、0.987±0.149、0.920±0.092、0.884±0.078、1.167±0.083、1.002±0.060)均明显低于染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05或P〈0.01);Sch-B干预1组在第7天肺组织JNK1磷酸化水平达到最高峰后持续下降,与染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ch-B干预2组第14、21和28天肺组织JNK1磷酸化水平(0.882±0.064、0.802±0.061、0.792±0.015)均低于染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h-B干预1组第3天p38磷酸化水平为0.309±0.045,高于染尘组,Seh-B干预1组和2组第14天p38磷化水平为0.667±0.072和0.650±0.066,均明显低于染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eh.B干预1组大鼠肺组织第3、7、14和21天NF-κB核转移率为(13.54±5.36)%,(21.01±6.43)%,(30.55±6.44)%,(37.39±9.32)%,Sch.B干预2组第21天�
李曙芳刘田福郭民王志平樊林华
关键词:五味子素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SX1近交系小鼠主要脏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2009年
目的测定SX1近交系小鼠的主要生化及血液指标,为建立该品系小鼠的生物学特性资料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从F29、F30代仔鼠中选择1、2、3、4月龄的小鼠,分别测定这些小鼠的体重、体长、尾长;心、肝、脾、肺等12种脏器的重量;总蛋白、白蛋白、血糖、肌苷等16项血液生化指标及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15项血液常规指标。结果SX1小鼠在1、23、、4月龄时的体重、体长、尾长,心、肝、脾等脏器随小鼠生长而增加,但胸腺随小鼠生长而缩小;各脏器重量均雄性大于雌性,肾上腺为雌性大于雄性;其中14项血液生化指标随小鼠的生长基本无明显变化,而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指标随小鼠生长而降低,多数指标无性别差异,但碱性磷酸酶指标雌性大于雄性;其中13项血液常规指标随小鼠的生长基本无明显变化,只有白细胞与平均血小板压积随小鼠生长而降低,且白细胞指标雄性大于雌性。结论各项指标基本符合近交系小鼠的特征,补充了SX1近交系小鼠的资料。
杨永明闫磊白喜花赵娜任连生
关键词:小鼠血液生化指标
对药香橼佛手对抑郁大鼠HPT轴和HPA轴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观察行气疏肝对药香橼佛手对抑郁大鼠HPT轴和HPA轴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慢性不可预见轻度应激抑郁症动物模型(CUMS)配合孤养的造模法,通过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旷场试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酶释放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各项指标评价对药香橼佛手对抑郁大鼠HPT-HPA轴功能的影响。结果:给药后,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P<0.01);香佛低剂量体质量、中剂量糖水偏爱率、高剂量体质量和糖水偏爱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FT3、FT4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P<0.01),TRH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香佛低剂量T3,中剂量FT3、FT4,高剂量组T3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香佛中、高剂量组TRH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ACTH和CORT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香佛低剂量组CORT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行气疏肝对药香橼佛手对抑郁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旷场试验水平运动有增高作用,对抑郁大鼠HPT轴功能低下和HPA轴功能增高有一定改善作用。
宋美卿马澜贾力莉牛艳艳仝立国冯玛莉
关键词:香橼佛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苏复宁洗液(冻干)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复发率较高[1],根据膀胱癌易复发的特点,实行术后药物膀胱灌注可以达到清除残余瘤体,预防复发和延缓进展的目的[2]。苏复宁洗液(冻干)是以我国传统中药苏木经提取制备成的一种用于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中药制剂,为桔红色无定形粉末或疏松固体状物,该制剂对膀胱肿瘤细胞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具有抗癌活性高、毒性小、安全有效等诸多优点。本文主要对苏复宁洗液(冻干)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
杨喜花王国平张蕻赵莉莉王靖任连生
关键词:冻干洗液术后复发率膀胱肿瘤细胞预防复发膀胱癌
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培养和鉴定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方法,为有关肾损伤体外研究提供实验平台。方法分别采用肾小管节段贴块法、胰蛋白酶和胶原酶Ⅰ法消化分离肾小管节段,用含10%血清的培养基培养,然后用含EDTA的0.25%胰蛋白酶消化,对原代和传一代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三种培养方法培养细胞3 d基本贴壁,胶原酶Ⅰ法3-4 d长满瓶底,肾小管节段贴块法4-5 d长满瓶底,胰蛋白酶7 d左右。细胞均鹅卵石铺路样生长,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cytokeratin 18呈阳性。结论肾小管节段贴块法和胶原酶Ⅰ消化都可以得到较理想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后者细胞生长较快,为研究肾损伤的发生原因和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王裕杨霞高继萍皇甫冰宋国华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CK18小鼠
不同时间注射PMSG和HCG对小鼠超排卵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注射孕马血清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小鼠超排卵效果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6周龄F1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同一天的11:00,13:00,15:00,17:00注射PMSG 5 IU,48 h后注射HCG5 IU,然后与公鼠合笼;次日晨检查阴栓,阳性者于当日10:00处死取卵,计数受精卵的数量。结果 11:00,13:00,15:00和17:00组平均每只获取可用受精卵9.8枚、24.8枚、11.5枚、4.7枚。结论在13:00注射PMSG,48 h后注射HCG对小鼠超排效果最好。
陈喜英郭永昌刘田福
关键词:孕马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超排卵注射时间
蛇床子催眠活性组分对对氯苯丙氨酸致失眠大鼠海马钟基因与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观察蛇床子催眠活性组分(SCZ)对失眠大鼠海马神经递质及钟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催眠作用机制。方法采用ip对氯苯丙氨酸(PCPA)建立大鼠失眠模型,ig给予低(25 g/kg)、中(50 g/kg)、高(100 g/kg)剂量SCZ,并设阳性对照(地西泮)组,给药3 d,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齿状回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受体蛋白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GABA和Glu含量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海马Clock、Bmal1、Cry1、Cry2、Per1、Per2、Per3等生物钟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齿状回GAB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Glu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SCZ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齿状回GAB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Glu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HPLC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GAB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Glu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SCZ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Glu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SCZ高、低剂量组大鼠GAB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生物钟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lock、Bmal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Cry1、Per1、Per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SCZ中剂量组大鼠Clock、Bmal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SCZ高剂量组大鼠Cry1、Per1、Per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0.01),SCZ低剂量组大鼠Per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结论蛇床子催眠活性组分通过降低海马Clock、Bmal1表达,提高Cry1、Per1、Per2基因的表达水平,增加抑制性、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表达,从而调节睡眠-觉醒周期,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
魏文静仝立国仲启明杨钤贾力莉胡文卓宋美卿冯玛莉
关键词:蛇床子失眠生物钟基因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