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S30106)

作品数:195 被引量:622H指数:12
相关作者:狄勤丰陈立群王文昌丁虎陈锋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市力学在能源工程中的应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5篇期刊文章
  • 4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7篇理学
  • 40篇石油与天然气...
  • 2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医药卫生
  • 14篇生物学
  • 9篇电气工程
  • 7篇建筑科学
  • 6篇化学工程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天文地球
  • 5篇机械工程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9篇非线性
  • 20篇轴向运动
  • 17篇振动
  • 16篇轴向运动梁
  • 15篇黏弹性
  • 13篇有限元
  • 13篇固有频率
  • 12篇受迫振动
  • 11篇微分求积法
  • 10篇轴向
  • 9篇移动最小二乘
  • 9篇应力
  • 9篇分子
  • 8篇最小二乘
  • 8篇网络
  • 7篇多尺度
  • 7篇多尺度方法
  • 7篇载荷
  • 7篇三维有限元
  • 5篇应力分布

机构

  • 173篇上海大学
  • 40篇上海市应用数...
  • 25篇上海市力学在...
  • 10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石油管材研究...
  • 6篇大连民族学院
  • 5篇上海电力学院
  • 5篇同济大学
  • 4篇上海第二工业...
  • 4篇铜仁学院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日照职业技术...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山东交通学院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2篇上海尚甸电站...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广州航海高等...

作者

  • 41篇陈立群
  • 40篇狄勤丰
  • 28篇王文昌
  • 26篇丁虎
  • 15篇陈锋
  • 12篇任九生
  • 12篇王明杰
  • 10篇张东升
  • 10篇朱卫平
  • 8篇周进
  • 8篇顾春元
  • 7篇朱怀亮
  • 7篇李晶晶
  • 7篇张景楠
  • 6篇张能辉
  • 6篇张国策
  • 6篇程昌钧
  • 5篇李宁
  • 5篇吴泉军
  • 5篇冯世亮

传媒

  • 2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6篇Applie...
  • 13篇振动与冲击
  • 12篇Chines...
  • 1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0篇石油学报
  • 9篇医用生物力学
  • 9篇固体力学学报
  • 7篇钻采工艺
  • 7篇Acta M...
  • 6篇Scienc...
  • 5篇力学季刊
  • 5篇Acta M...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4篇Journa...
  • 4篇动力学与控制...
  • 3篇力学与实践
  • 3篇Scienc...
  • 2篇振动工程学报
  • 2篇天然气工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13篇2016
  • 23篇2015
  • 17篇2014
  • 34篇2013
  • 48篇2012
  • 34篇2011
  • 20篇2010
  • 26篇2009
1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echanics of formation and rupture of human aneurysm被引量:1
2010年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the human arterial wall under the combined loading of inflation,axial extension,and torsion is examin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large deformation hyper-elastic theory.The probability of the aneurysm formation is explained with the instability theory of structure,and the probability of its rupture is explained with the strength theory of material.Taking account of the residual stress and the smooth muscle activities,a two layer thick-walled circular cylindrical tube model with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based incompressible anisotropic hyper-elastic materials is employed to model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arterial wall.The deformation curves an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s of the arterial wall are given under normal and abnormal conditions.The results of the deformation and the structure instability analysis show that the model can describe the uniform inflation deformation of the arterial wall under normal conditions,as well as formation and growth of an aneurysm under abnormal conditions such as the decreased stiffness of the elastic and collagen fibers.Prom the analysis of the stresses and the material strength,the rupture of an aneurysm may also be described by this model if the wall stress is larger than its strength.
任九生袁学刚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nd negative pressure instability for venous walls
2011年
Mechanical properties,such as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ss distributions for venous walls under the combined load of transmural pressure and axial stretch,are examin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nonlinear elasticity with one kind of hyper-elastic strain energy functions.The negative pressure instability problem of the venous wall is explained through energy comparison.First,the deformation equation of the venous wall under the combined loads is obtained with a thin-walled circular cylindrical tube.The deformation curves an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s for the venous wall are given under the normal transmural pressure,and the regulations are discussed.Then,the deformation curves of the venous wall under the negative transmural pressure or the internal pressure less than the external pressure are given.Finally,the negative pressure instability problem is discussed through energy comparison.
任九生
超临界平面耦合轴向运动梁的静平衡分岔
2012年
运用数值方法研究固定边界条件下,超临界速度范围内的轴向运动梁横向与径向耦合平面的静态平衡位形分岔行为,其中轴向运动梁的静态平衡位形包括直线形状的0解,以及随传输速度分岔得到的曲线形状的非平凡分岔解.在梁的两端固定的边界条件下,运用有限差分法对轴向运动梁平面耦合非线性方程以及对应于非线性平面耦合方程的静态平衡方程作数值解.以铜材料的梁为例,数值求解轴向运动梁耦合平面的静平衡非平凡解,并仿真分析了系统参数对非平凡分岔解的影响。
黄慧春丁虎陈立群
关键词:轴向运动梁非线性超临界分岔有限差分法
基于等效刚度的通井BHA评价方法
由于实际井筒的空间弯曲特征和井壁的非光滑性,通井成为套管下入前的必要工序。现场常采用经验系数匹配方法设计通井底部钻具组合(BHA),有时效果很不理想,特别是在井眼尺寸较大的巨厚砾石层气体钻井井眼环境中,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反...
狄勤丰张鹤王文昌李宁覃光煦白楠
关键词:等效刚度套管稳定器
文献传递
生物硬组织材料力学研究方法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生物硬组织材料的力学性质对于预防和治疗骨科和口腔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经过长期的进化,生物材料具有独特的力学性质,研究这些材料的结构与力学性质可以为工程材料的设计提供解决方案。与工程材料不同,生物材料的力学研究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来准确描述其力学性质。本文针对生物硬组织材料力学性质的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包括生物硬组织材料的常规力学实验方法、断裂力学和压痕测试技术,以及微观和宏观力学数值模拟技术。
张东升安兵兵
关键词:硬组织生物材料力学特性
用隐式WENO格式计算悬停旋翼跨声速流场被引量:1
2010年
发展了一种基于高阶迎风格式的计算悬停旋翼跨声速流场的隐式有限体积法。对流项采用Roe通量差分分裂格式,使用五阶WENO格式进行左右状态重构,并与MUSCL插值进行比较;粘性项采用中心有限体积法。为提高收敛到定常解的效率,时间推进采用LU-SGS隐式方法。数值模拟采用了一种能够有效传递网格间流场信息的重叠网格,其中使用了三层内边界和贡献边界的方法以便插值的直接进行。用该方法对一跨声速悬停旋翼粘性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数值结果表明:与MUSCL格式相比,WENO格式对激波位置捕捉得更准确,具有更强的涡捕捉能力,同时还表明了WENO格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克服涡耗散问题。
徐丽杨爱明翁培奋丁珏
关键词:悬停旋翼NAVIER-STOKES方程WENO格式隐式格式重叠网格
网络型耦合复动力系统的同步动力学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讨论网络型耦合复动力系统的同步动力学问题,给出了该系统同步流形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得到了网络型耦合复动力系统局部同步和全局同步的充分条件。所得的结果可以应用到由一个典型的复洛伦兹系统构成的网络耦合复动力系统,数值仿真表明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樊炳航孙鹤旭张华周进
关键词:复杂网络
具有瞬时耦合及通讯时滞的调和振子同步动力学
2012年
针对具有局部瞬时耦合及通讯延时的调和振子动力网络系统,给出了一种分布式同步算法。分别在无向固定拓扑和切换拓扑两种情形下给出了同步态的解析表达式,以及耦合系统的解析解,并给出了一些一般而简单的同步化准则。结果表明网络化的调和振子在比较弱的瞬时网络连通条件下,可以达到同步状态。数值模拟表明所给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张华颜青周进
关键词:分布式算法
Mn^(2+)对岩心内凝胶成像信号与封堵效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核磁共振信号抑制剂氯化锰是否适用于区分凝胶与驱替液信号的问题,开展了Mn^(2+)对聚合物成胶和凝胶结构变化的影响实验,并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了氯化锰对凝胶的成像信号和封堵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配液中Mn^(2+)浓度的增加,得到的凝胶黏度降低,Mn^(2+)浓度达到10 g/L,聚合物难以成胶。同时,Mn^(2+)对已经交联的凝胶也有显著的破坏作用。当Mn^(2+)浓度超过2 g/L时,宏观上凝胶出现脱水缩聚现象。微观上凝胶由密集网状结构向稀疏环带状结构变化,当Mn^(2+)浓度超过5 g/L,原来的结构明显被破坏。在氯化锰溶液驱替凝胶过程中,驱替时间越长和Mn^(2+)浓度越高,Mn^(2+)对凝胶成像信号的掏性越明显,对凝胶结构的破坏也越大,导致凝胶在岩心中的封堵能力大幅下降,说明氯化锰溶液作为驱替凝胶的核磁信号区分试剂存在缺陷,需控制作用时间和Mn^(2+)浓度,增强凝胶的抗盐性。
蒋帆顾春元狄勤丰庞东山李国健秦荣胜
关键词:凝胶氯化锰络合反应
增龄对人牙本质失水收缩的重要性
2012年
牙本质内的矿物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增长的趋势.由于矿物质与蛋白胶原比例的改变,可能导致牙本质脱水时氢键强度和收缩程度的变化.因此,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牙本质收缩随年龄增长的量变.将磨牙牙本质的冠部制成试件,青年组:23≤age≤34,老年组:52≤age≤62,贮存在水或Hanks平衡盐溶液(HBSS)中.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法(DIC)观察牙本质试件在自由空气状态下的尺寸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青年人的牙本质不管在哪个方向或存储时间上,其收缩都明显大于老年人(p<0.01).平行于牙本质小管方向上的应变从牙髓腔侧到釉牙本质界(DEJ)侧依次递增,而垂直于牙本质小管方向的应变则依次递减.即从牙髓腔侧到DEJ牙本质收缩的各向异性增强,该现象在青年人牙本质中尤其明显.
汪饶饶毛霜霜依赖恩·隆伯格德温·阿罗拉张东升
关键词:牙本质DIC矿物成分硬化症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