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6Z342)

作品数:20 被引量:175H指数:10
相关作者:洪林邵东国刘欢欢余金凤李瑞鸿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湖北省水利厅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5篇水利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灌区
  • 4篇灌溉
  • 3篇漳河灌区
  • 3篇水文
  • 3篇农田
  • 3篇排水
  • 3篇节水
  • 3篇河灌区
  • 3篇SCS模型
  • 2篇营养化
  • 2篇渗漏
  • 2篇水肥
  • 2篇水生
  • 2篇水生植物
  • 2篇水文特性
  • 2篇水质
  • 2篇农田排水
  • 2篇排水量
  • 2篇迁移转化规律
  • 2篇节水灌溉

机构

  • 18篇武汉大学
  • 2篇河海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常州工程职业...
  • 2篇湖北省水利厅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漳河工程管理...
  • 1篇浙江省水利水...
  • 1篇学研究院
  • 1篇中冶京诚(秦...

作者

  • 9篇洪林
  • 8篇邵东国
  • 4篇刘欢欢
  • 4篇余金凤
  • 3篇李瑞鸿
  • 2篇袁俊光
  • 2篇张萌
  • 2篇曹特
  • 2篇过龙根
  • 2篇黄显峰
  • 2篇章春娣
  • 2篇倪乐意
  • 2篇乔欣
  • 2篇江海涛
  • 1篇唐小松
  • 1篇王建漳
  • 1篇罗强
  • 1篇张湘隆
  • 1篇代涛
  • 1篇王龙

传媒

  • 5篇武汉大学学报...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节水灌溉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年份

  • 5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漳河灌区农田排水氮素流失规律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为了揭示农业面源污染的机理及其成因,选取我国南方典型灌区——湖北省漳河灌区,在野外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农田排水氮素流失的影响因子及其规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降雨是影响农田排水中N流失量的最主要因素;作物叶面积指数等生理生态指标对N的流失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节水灌溉对农田排水径流量和渗漏量有明显抑制作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改变了植被和土壤水肥状况,影响N的流失;地形地貌会对降雨侵蚀量、降雨径流特征入渗和养分流失产生一定影响.
洪林袁自瑛江海涛
关键词:农田排水
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7年
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对提高灌区水、肥资源利用率,防止涝渍、盐渍灾害,控制农田面源污染,修复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节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意义。该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调控理论和技术两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该项研究需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邵东国刘武艺张湘隆
节灌控排条件下氮磷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针对我国灌排面积不断增加、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化肥流失严重等问题,结合田间对比试验,考虑节水灌溉与控制排水的协同效应,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灌排因素对排水量、氮磷流失量的影响和土壤水中氮磷迁移转化规律,发现:浅灌深蓄(G1)模式下控制排水(L1)的排水量较非控制排水(L2)的排水量减少了7.59%,浅勤灌溉(G2)模式下L1的排水量较L2处理下减少了8.44%;同时L1处理下NO3--N、NH4+-N、TN、TP流失量分别比L2处理下的流失量减少了34.08%、7.11%、11.31%、56.4%。由此可知,控制排水对减少排水量和氮磷流失量具有明显的效果,G1L1的灌排组合更有利于控制田间排水量、减少氮磷流失。
乔欣邵东国刘欢欢袁俊光
关键词:排水量迁移转化规律
漳河灌区新埠河流域水文特性变化趋势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了解流域的水文特性变化与土地利用的变化的关系,对湖北省漳河灌区新埠河流域1966-2010年的水文特性变化趋势进行研究。根据该流域实测雨洪资料,采用SCS模型方法分析流域不同时期的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1966-2010年间,相同频率(枯水年80%)径流量由209.2 mm减少为174.5 mm,相同前期土壤湿润情况下,洪峰流量(频率5%)由第一阶段1 175.4 m3/s减少为第三阶段1 073.1 m3/s,但第四阶段较第三阶段增加了46.9 m3/s。这说明土地利用的变化对流域水文特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余金凤洪林章春娣刘慧娟
关键词:漳河灌区SCS模型水文特性径流量洪峰流量
武汉东湖水生植被重建及水质改善试验研究被引量:22
2010年
普遍存在的水体富营养化及水生植被衰退引起水生态系统崩溃和水质恶化,受损湖泊进行水生植被(特别是沉水植被)的修复/重建被认为是改善湖泊水质和湖泊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研究在严重富营养化的东湖水果湖边建立的围隔中开展,采用多种措施对围隔的底质和水质进行适当改善,依据自然湖泊中水生植被分布和植物种类组成的特点,选用14种常见的土著水生植物在该区进行移栽与群落构建。经过水生植被的重建,所移栽的14种水生植物全部存活,并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植被群落,而且经过随后4个月的水质监测,发现植被重建后围隔内的水质得到显著改善,尤其是水的色度、透明度和叶绿素含量改善最为明显,与围隔外(即东湖I站)相比,围隔内除NO3-外湖水中的各种营养盐含量以及底泥中TP的含量都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TPW降幅最大;PCA分析发现构建的植物群落结构主要受水体的TPW、氨氮浓度、电导率、水下消光系数以及底泥的TPS影响;pH、COND、ORP、TPs、DO、碱度、Kd、PO43-、NO3-、TPW和DIC这些主要的环境梯度对构建的水生植物群落中各层片上的各种优势物种体内TN、TP含量影响最大。总而言之,本研究实现了水体从"浊水态"向"清水态"的快速转换。这一结果表明在富营养湖泊中通过建立围隔,采用"化整为零"的策略逐步恢复水生植被是一个可行方案。此外,增加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可以增加植被恢复的成效。
张萌曹特过龙根倪乐意谢平
关键词:富营养化水生植物生态修复水质改善
农业灌溉用水量混沌预报模型建立与应用被引量:7
2009年
针对当前灌溉用水量预报方法研究现状及预报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混沌预报模型。通过灌溉用水量序列相空间重构在高维空间中恢复演变规律,并进行混沌演变特性识别,建立了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灌溉用水量混沌预报模型。模型用于湖北省举水流域灌溉用水量预报并与不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预报效果好,可以作为农业灌溉用水量预报的一种有效方法。
黄显峰邵东国顾文权代涛
关键词:灌溉混沌系统LYAPUNOV指数
水肥高效利用灌排系统调控面临的问题研究
2010年
通过调查我国水肥利用的现状,指出我国农业水利中干旱缺水、非点源污染、水资源利用率低下和灌排系统不配套等问题,提出灌区水肥高效利用需深入研究的热点问题,对探讨水肥高效利用和灌排系统管理理论,指导我国灌排系统精量调控,以最少的水肥投入量获取最佳的灌区产量和经济及生态环境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邵东国鄢丽丽刘欢欢
关键词:水肥高效利用灌排系统
灌溉用水量混沌演变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运用混沌理论分析灌溉用水量的演变趋势,通过灌溉用水量序列相空间重构在高维空间中恢复演变规律,考虑时间延迟与嵌入维数的相关性,利用C-C法计算相空间重构参数,通过最大Lyapunov指数来判别系统混沌特性。进行了实例研究,通过不同方法相互补充和验证,结果都说明了灌溉用水量演变存在混沌特性,为灌溉用水量的混沌预测和控制奠定了基础。
黄显峰邵东国代涛
关键词:灌溉用水量相空间重构LYAPUNOV指数
武汉城市化建设的水热效应及其对策
2011年
针对城市化导致用水需求及污水产出量大幅增加并衍生的新问题.分析了2003~2010年武汉城市化建设引起降雨量、径流量、用水量、湖泊水质、气温变化等水热效应.提出了相应对策,为武汉市加快推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两型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余金凤洪林
关键词:城市化水热效应两型社会
稻田水肥资源高效利用与调控模拟被引量:19
2010年
水和肥是影响作物产量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为揭示稻田水肥利用规律,以达到稻田节水、省肥、高产、减排的目标,该文以湖北省漳河团林实验站稻田水肥耦合灌溉与控制排水试验观测数据为基础,联合运用作物生长模型ORYZA2000和田间水文模型DRAINMOD6.0,模拟分析不同降水、节灌、施肥、控排条件下的水稻产量与稻田排水量响应关系,得出了稻田水肥调控的临界条件,即采用稻田间歇灌溉方式,灌水定额30mm,施氮量170kg/hm2左右,控制排水水位20cm时,节水12.5%~18.87%、省肥35.1%、增产11%、减排19.9%。本研究对加强农田水肥科学管理,提高水氮生产效率,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邵东国孙春敏王洪强刘欢欢袁俊光王建漳郑传举
关键词:排水水稻节水灌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