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471)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4
相关作者:俞光荣李兵陈大伟杨云峰李春光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骨折
  • 2篇关节
  • 2篇CURREN...
  • 2篇FOURTH
  • 2篇INJURI...
  • 2篇FIFTH
  • 2篇ARTHRO...
  • 2篇ARTHRO...
  • 1篇单纯切除
  • 1篇单切口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韧带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松解
  • 1篇生物力学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松解
  • 1篇通路

机构

  • 8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第八人...

作者

  • 8篇俞光荣
  • 6篇李兵
  • 5篇陈大伟
  • 4篇杨云峰
  • 3篇张明珠
  • 3篇李春光
  • 2篇陈凯
  • 2篇赵有光
  • 2篇朱辉
  • 1篇周家钤
  • 1篇袁锋
  • 1篇王丹
  • 1篇于涛
  • 1篇李海丰
  • 1篇夏江
  • 1篇余宵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跟骨结节内侧突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结节内侧突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跟骨结节内侧突骨折患者12例(13侧),男10例,女2例;年龄20 ~ 39岁,平均30.5岁.均采用切开复位单纯半螺纹螺钉固定(8侧)或微型钢板固定(5侧). 结果 10例患者(11侧足)术后获12 ~ 24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8~13周(平均11周).无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出现.患者术后9~14周(平均12周)可完全负重行走,无明显疼痛不适.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踝-后足评分为84 ~100分,平均90.4分. 结论 跟骨结节内侧突骨折的解剖复位和确切固定是维持足跟正常形态、恢复足跟负重重心和足弓功能的关键.需根据骨折移位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李兵杨云峰陈大伟朱辉陈凯张明珠于涛赵有光俞光荣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器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e injuries to the fourth and fifth tarsometatarsal joints: current concepts
Objective This review aimed to summarize the current concepts of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e fourt hand fif...
YU Guang-rongYU XiaoLI BingZHAO Hong-mouHU Sun-jun
关键词:ARTHROPLASTYARTHRODESIS
文献传递
内侧楔骨与第2跖骨底间韧带的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测量内侧楔骨至第2跖骨底间韧带的相关参数,为临床治疗Lisfranc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20例新鲜成人足部标本,解剖测量背侧韧带、Lisfranc韧带和跖侧韧带的长、宽,并观测Lisfranc韧带的走行方向和其在内侧楔骨的起点位置。结果背侧韧带长为(5.44±0.83)mm,宽为(4.20±0.64)mm;跖侧韧带长为(7.07±1.05)mm,宽为(5.23±1.10)mm;Lisfranc韧带长为(9.33±1.34)mm,宽为(8.00±1.23)mm,其与第2跖骨干中轴近端夹角为(61.45±5.03)°,其在内侧楔骨外侧面起点距关节面背侧(10.89±0.84)mm,跖侧(8.31±0.92)mm,远端(5.35±0.60)mm,近端(12.04±0.85)mm。结论 Lisfranc韧带最为粗大,跖侧韧带次之,背侧韧带最为薄弱。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可参照Lisfranc韧带起点位置和走行方向的解剖数据。
李春光俞光荣李兵余宵陈大伟夏江
关键词:跖跗关节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e injuries to the fourth and fifth tarsometatarsal joints:current concepts
Objective This review aimed to summarize the current concepts of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e fourth and fif...
YU Guang-rongYU XiaoLI BingZHAO Hong-mouHU Sun-jun
关键词:ARTHROPLASTYARTHRODESIS
文献传递
跗骨间骨桥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总结跗骨间骨桥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关于跗骨间骨桥的诊断及治疗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跗骨间骨桥是足部跗骨间桥接组织,常见类型为跟距骨桥和跟舟骨桥。跟舟骨桥在后足斜位X线片即可确诊,多数跟距骨桥需CT扫描确诊,MRI可用于软骨性和纤维组织性骨桥的诊断。石膏固定对于有症状患者是首选治疗方法;对于治疗失败未发生退行性变患者,切除骨桥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单纯距下关节融合可用于治疗跟距骨桥切除失败的患者,对于距下关节融合失败和跟舟骨桥切除失败的患者可行三关节融合术。微创治疗应严格掌控手术适应证。结论跗骨间骨桥诊断方法较为明确,应将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合以提高诊出率。手术治疗指征尚存在争议,仍需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长期随访报道。
李春光俞光荣
内侧单切口撑开器辅助下外侧软组织松解联合Scarf截骨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经单一内侧切口撑开器辅助下行外侧软组织松解联合第1跖骨Scarf截骨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的手术疗效。方法自2011-12—2012-12诊治22例(25足)中重度足拇外翻,于第1跖骨内侧作单一切口,远端延长至第1跖趾关节,撑开器辅助下行外侧软组织松解及Scarf截骨矫正。结果 20例(23足)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14个月。截骨愈合时间10-13周,平均11.5周。术前拇外翻角(HVA)30.3°-51.5°(40.0±5.6)°,第1、2跖骨间夹角(IMA)15.0°-21.4°(18.6±1.8)°,AOFAS评分41.7-67.1(55.9±6.0)分;末次随访时HVA 5.8°-21.4°(13.3±4.0)°,IMA 6.2°-12.9°(10.8±1.8)°,AOFAS评分80.5-96.2(87.3±4.6)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撑开器辅助下内侧单切口外侧软组织松解联合Scarf截骨能有效矫正中重度足拇外翻畸形,撑开器辅助下内侧单切口显露清楚、创伤小且外形更加美观。
李兵俞光荣杨云峰陈大伟朱辉张明珠陈凯
关键词:足拇外翻单切口软组织松解
新型shRNA慢病毒载体抑制TGIF表达及对TGF-β通路的调节
2011年
目的构建针对同源域蛋白TGIF(5′-TG-3′interacting factor)可诱导表达shRNA的慢病毒载体,鉴定其在大肠癌细胞系DLD1中对TGIF的基因沉默效率,进一步研究其对TGF-β信号通路下游基因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TGIF的RNA干扰序列,克隆到可被强力霉素诱导的新型Tet-on慢病毒载体,将慢病毒颗粒感染大肠癌细胞系DLD1细胞。培养并分离细胞克隆后,使用强力霉素(doxcycline)进行诱导,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TGIF和PAI-1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了针对TGIF可诱导shRNA的真核表达病毒载体并获得相应的病毒,病毒可以高效感染大肠癌细胞系DLD1。在强力霉素诱导下,TGIF在DLD1细胞系的表达得到有效抑制,TGF-β下游基因PAI-1和p15表达明显升高。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可诱导表达shRNA慢病毒载体,其在强力霉素诱导下可以有效抑制TGIF在大肠癌细胞系内的表达;TGIF可以抑制TGF-β信号传导通路。
张明珠王丹赵有光俞光荣
关键词:TGIFTGF-Β信号通路
手术治疗跟距骨桥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跟距骨桥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跟距骨桥患者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16~70岁,平均53.5岁。先天性骨桥2例,继发性骨桥8例。跟距中间关节面骨桥3例,后关节面骨桥7例。术前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9.0±0.4)分;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后足评分标准为(42.4±1.4)分。合并距下关节退变2例。8例单纯跟距骨桥患者行骨桥切除并脂肪组织植入,2例合并距下关节退变患者行骨桥切除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2.0±0.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25,P=0.000)。AOFAS后足评分为(86.9±2.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34,P=0.000)。单纯骨桥切除者末次随访时X线片检查示无骨桥复发及关节退变发生,关节融合者X线片示达骨性融合。结论跟距骨桥根据不同发生部位和合并症,分别采用单纯骨桥切除或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俞光荣李春光李兵杨云峰李海丰周家钤袁锋
关键词:单纯切除关节融合
陈旧性距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2012年
距骨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发生比例不到全身骨折的1%,但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特点,骨折并发症较多且严重。约60%以上的距骨表面被软骨覆盖,其余部分覆以骨膜,以维持血供,无肌肉或肌腱附着,
李兵陈大伟俞光荣
关键词:距骨骨折高能量损伤骨折并发症全身骨折
跖腱膜对第1跖趾关节活动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认识跖腱膜对维持第1跖趾关节稳定性的作用,探讨早期僵硬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6例新鲜尸体足标本,固定于自制生物力学加载支架,用逐级定量的方法对第1跖趾关节进行力学加载,测量跖腱膜离断前后第1跖趾关节背屈活动范围的变化。结果跖腱膜离断前第1跖趾关节背屈为(68.34±3.05)°,跖腱膜离断后背屈为(78.50±3.77)°,较离断前增加了(10.16±2.10)°(t=11.83,P<0.05)。结论跖腱膜对维持第1跖趾关节稳定有重要作用,损伤后要尽可能修复;某些足部疾病的治疗如需离断跖腱膜,尽量做部分离断;跖腱膜切开术可能是治疗早期拇僵硬可以选择的一种手术方法。
陈大伟李兵杨云峰俞光荣
关键词:活动度跖腱膜生物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