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2008]134)

作品数:3 被引量:55H指数:3
相关作者:钟晓明黄真汪梅姣温成平谢志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地鳖虫
  • 1篇地龙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分光
  • 1篇荧光分光光度...
  • 1篇镇痛
  • 1篇制剂
  • 1篇制剂工艺
  • 1篇神经细胞
  • 1篇缺糖
  • 1篇缺氧
  • 1篇缺氧缺糖
  • 1篇蜈蚣
  • 1篇细胞
  • 1篇加味
  • 1篇光度
  • 1篇光度法
  • 1篇哈巴苷
  • 1篇海马
  • 1篇海马神经

机构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黄真
  • 2篇钟晓明
  • 1篇谷焕鹏
  • 1篇陈梦静
  • 1篇谢志军
  • 1篇任学聪
  • 1篇丁宇霞
  • 1篇温成平
  • 1篇汪梅姣
  • 1篇李官泽
  • 1篇徐慕蝶

传媒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哈巴苷对缺氧缺糖诱导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游离Ca^(2+)浓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哈巴苷对缺氧缺糖(OGD)诱导下海马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新生24 h内SD乳鼠海马神经细胞,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并检测其纯度;哈巴苷(0.5、1、5、10、25、50、100、150、200、250、500、1 000μmol/L)预处理48 h后,OGD 4 h,另设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海马神经细胞活力,筛选哈巴苷有效浓度范围;将SD乳鼠海马神经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哈巴苷各剂量(50、75、100、125μmol/L)组,采用Fluo-3/AM负载的海马神经细胞,应用荧光倒置显微镜及荧光分光光度计观测哈巴苷各剂量对OGD海马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结果:原代SD乳鼠海马神经细胞培养至第7天,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为海马神经细胞,并检测其神经细胞纯度为85%~90%;MT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哈巴苷10、25、50、100μmol/L能显著增强海马神经细胞的活力(P<0.05或P<0.01),确定哈巴苷预处理48 h的有效浓度范围为10~100μmol/L;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正常对照组海马神经细胞Ca2+荧光强度弱,模型组海马神经细胞Ca2+荧光强度强;与模型组比较,哈巴苷各剂量预处理48 h,均能降低OGD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Ca2+的荧光强度,其中75μmol/L组荧光强度降低最为明显。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哈巴苷75μmol/L能显著降低OGD诱导下海马神经细胞内游离Ca2+的浓度(P<0.05)。结论:哈巴苷预保护48 h能降低OGD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内游离Ca2+的浓度,以75μmol/L剂量效果最好,其保护作用与降低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有关。
李官泽徐慕蝶肖文喜应夏丽钟晓明黄真
关键词:哈巴苷OGD海马神经细胞荧光分光光度法
蜈蚣、地龙、地鳖虫镇痛作用比较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6
2012年
目的比较虫类药蜈蚣、地龙、地鳖虫水提物的镇痛作用。方法选择清洁级ICR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蜈蚣组、地龙组、地鳖虫组、美洛昔康组,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实验比较蜈蚣、地龙、地鳖虫的镇痛作用。结果热板法疼痛实验,蜈蚣、地龙、地鳖虫水提物给药后与给药前比较小鼠舔足时间明显延长;其中在30、90、120 min时蜈蚣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120 min地龙组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120 min时地鳖虫组与美洛昔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各时间段与美洛昔康组相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实验,蜈蚣、地鳖虫组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各组与美洛昔康组情况相近。结论蜈蚣、地龙、地鳖虫水提物对热板、醋酸导致的疼痛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其中蜈蚣在热板、醋酸导致的疼痛实验中表现出最强的镇痛作用,在热板法疼痛实验中地龙的镇痛作用强于地鳖虫,但是在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实验中结果相反,表明地鳖虫短效镇痛作用较好,而地龙有长效的镇痛作用。
汪梅姣谢志军谷焕鹏温成平
关键词:蜈蚣地龙地鳖虫镇痛
加味二至颗粒的制剂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加味二至颗粒提取工艺及制剂成型工艺。方法:对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进行单因素考察,确定最佳条件;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特女贞苷及二苯乙烯苷含量为评价指标,优化提取工艺;通过比较辅料差异对颗粒剂的影响,确定最佳辅料组合;测定休止角,考察颗粒流动性,并测定颗粒临界相对湿度(CRH)。结果:加味二至颗粒提取工艺优选条件为:15倍量60%乙醇,100℃水浴回流提取3 h。成型工艺为:2.5倍量辅料(乳糖:CMC-Na=9∶1),临界相对湿度66%。所制得的颗粒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项下颗粒剂质量要求。结论:加味二至颗粒提取工艺合理稳定,且简便易行,适于生产实际,所选工艺制得的颗粒外观较好,制粒过程损失较少,颗粒均匀。
钟晓明陈梦静黄真丁宇霞任学聪
关键词:制剂工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