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482)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邹云雯褚言琛王进姚如永孙明岳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串珠
  • 6篇串珠素
  • 5篇纤维细胞
  • 4篇硬膜
  • 4篇硬膜外
  • 4篇硬膜外瘢痕
  • 4篇瘢痕
  • 4篇细胞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椎板
  • 3篇椎板切除
  • 3篇椎板切除术
  • 3篇纤维细胞增殖
  • 3篇成纤维细胞
  • 2篇增殖
  • 2篇转染
  • 2篇细胞增殖
  • 2篇慢病毒
  • 2篇慢病毒属

机构

  • 6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青岛大学

作者

  • 8篇邹云雯
  • 7篇褚言琛
  • 3篇王进
  • 2篇孙明岳
  • 2篇姚如永
  • 1篇侯庆先
  • 1篇迟静薇
  • 1篇刘伟莉
  • 1篇李冬梅
  • 1篇李森元
  • 1篇王志杰
  • 1篇孙菲
  • 1篇杨慧英
  • 1篇徐明
  • 1篇刘伟良
  • 1篇李东梅
  • 1篇袁万青
  • 1篇马青跃
  • 1篇石新艳
  • 1篇候庆先

传媒

  • 3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干扰串珠素表达对硬膜外瘢痕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生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表达对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瘢痕成纤维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生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30只2个月龄的SD雄性大鼠,行后路L_4-5腰椎全椎板切除术。术后第20天取每只大鼠硬膜后方的瘢痕组织,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细胞培养。筛选第3代瘢良组织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分别3组(n=6):慢病毒介导小发夹RNA(shRNA)干扰组Ⅰ进行慢性病毒介导shRNA干扰串珠素表达实验1、纯慢病毒无shRNA组和空白组。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检测各组Ⅰ型胶原蛋白的生成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最佳感染复数为100时,细胞形态正常,轮廓清晰,确定其为最佳感染复数值。RT-PCR测定慢病毒介导shRNA干扰组、纯慢病毒无shRNA组、空白组Ⅰ型胶原蛋白RNA目的条带吸光度与内参条带吸光度比值平均分别为0.043±0.003、0.473±0.011、0.475±0.013,Western Blot测定Ⅰ型胶原蛋白RNA目的条带吸光度与内参条带吸光度比值平均分别为0.190±0.005、2.116±0.012、2.122±0.009,3组间以上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慢病毒介导shRNA干扰组Ⅰ型胶原蛋白生成量较纯病毒无shRNA组及空白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串珠素表达能有效减少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成纤维细胞生成Ⅰ型胶原蛋白,对抑制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一定作用。
孙明岳邹云雯褚言琛王进侯庆先李冬梅石新艳
关键词:椎板切除术瘢痕成纤维细胞串珠素
抑制瘢痕细胞中串珠素表达对Ⅰ型胶原蛋白生成量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硬膜外瘢痕,又叫硬膜外纤维化,是指在硬膜外腔的手术涉及范围内形成的瘢痕组织或纤维化,是机体对创伤的修复反应。瘢痕的粘连和收缩会牵拉硬膜和神经根,限制其活动,被瘢痕包绕的神经根受到非正常的牵拉和挤压,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动脉血供、静脉回流受阻,神经根和背侧神经节对机械压迫很敏感,会产生一系列症状,如疼痛、麻木及下肢肌力降低等。近年来,对硬膜外瘢痕防治的研究大多是椎板切除术后如何通过物理或化学屏障来减少术后因瘢痕粘连导致的并发症。但对通过瘢痕形成过程中抑制其主要构成成分的生成来减轻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的相关研究还较少。通过减少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主要成分Ⅰ型胶原蛋白的生成来实现抑制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的形成。方法:选用30只250克两月鼠龄的SD雄性大鼠随机按1、2、3、4、5、6周分为6组,行后路4、5腰椎全椎板切除术。术后1、2、3、4、5、6周时每周取一组大鼠全锥板切除术后硬膜后方瘢痕组织,分别行病理切片HE染色,组织块贴壁法细胞培养。筛选第三周瘢痕组织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进行慢病毒干扰串珠素表达并设对照组,通过Western-blot、RT-PCR分析Ⅰ型胶原蛋白生成量与对照组的差别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病毒干扰小组Ⅰ型胶原蛋白生成量较对照组及纯病毒组明显减少(RT-PCR F=509.331,q A,B=-43.371,P<0.01,q A,C=-46.133,P<0.01,Western-Blot F=337.578;q A,B=-112.433,P<0.01,q A,C=-89.227,P<0.01)。结论:干扰串珠素表达能有效减少术后硬膜外瘢痕成纤维细胞生成Ⅰ型胶原蛋白,对抑制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应有一定作用。通过慢病毒介导的shRNA干扰成纤维细胞中的串珠素后,其生成的Ⅰ型胶原蛋白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通过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串珠素表达能�
孙明岳褚言琛迟静薇孙菲邹云雯
关键词:椎板切除术硬膜外瘢痕纤维细胞
MSCs移植并GS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期修复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联合应用促细胞生长物质(GS)对脊髓损伤后期大鼠运动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应用全骨髓法分离培养MSCs,10 mg/L的BrdU标记细胞核。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以改良Allen打击法制备T10脊髓损伤模型,制模后2周随机分为MSCs+GS组、MSCs组与对照组,每组12只,伤后2周各组损伤处分别注入MSCs+GS、单纯MSCs、培养液。分别于伤后1、2、3、4、5、6周进行BBB评分;损伤后6周处死大鼠,取损伤段脊髓及其上下各1 cm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和BrdU阳性细胞及GAP-43的相对表达。结果制模后1~2周3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未见明显差异(F=0.322、0.044,P〉0.05),3~6周MSCs+GS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较MSCs组和对照组高(F=13.729~97.187,P〈0.05);MSCs+GS组大鼠脊髓损伤中心及头、尾端均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同时,MSCs+GS组及MSCs组损伤节段脊髓内GAP-43的表达面积明显多于对照组,MSCs+GS组多于MSCs组。结论 MSCs移植联合GS促进大鼠损伤脊髓结构和功能恢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细胞移植,两者联用具有协同效应。
倪博文邹云雯王志杰褚言琛姚如永
关键词:脊髓损伤间质干细胞移植
BMSCs并BDNF移植治疗大鼠陈旧性脊髓损伤效果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移植治疗大鼠陈旧性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对48只Wistar大鼠采用改良的ALLEN撞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将其随机分为4组,4周后4组分别注射BMSCs+BDNF、BMSCs、BDNF及DMEM干预。分别于移植后1、2、4周采用BBB评分评估大鼠后肢运动情况,并于移植后4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MSCs在脊髓损伤部位的分布,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结果移植后4周,BMSCs+BDNF组及BMSCs组的BMSCs在脊髓损伤部位均得以存活。BMSCs+BDNF组与BMSCs组及BDNF组比较,脊髓空洞较少并且GAP-43阳性表达面积较高(F=35.57,q=4.97~25.84,P<0.05)。BMSCs+BDNF组BBB评分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7.51,q=3.89~11.57,P<0.05)。结论 BMSCs+BDNF联合移植对于大鼠陈旧性脊髓损伤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李向坤邹云雯褚言琛姚如永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脊髓损伤干细胞移植
串珠素shRNA慢病毒颗粒转染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研究串珠素shRNA慢病毒转染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增殖能力的影响,探讨其在抑制硬膜外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培养小鼠NIH3T3,并分为3组:未转染的NIH3T3组(对照组)、GFP慢病毒颗粒转染组(GFP组)和串珠素shRNA慢病毒颗粒转染组(shRNA组)。GFP组和shRNA组转染1周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情况,从而判断慢病毒载体转染目的细胞所需的合适MOI值及GFP表达时间。确定慢病毒载体转染目的细胞合适的M01值后,以此条件进行目的基因转染。用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细胞。分别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及噻唑蓝(MTF)法来检测转染后细胞mRNA、蛋白质表达及细胞增殖水平的差异。结果RT-PCR检测表明,串珠素RNA在对照组与GFP组高表达,在shRNA组低表达,shRNA组分别与对照组和GF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测表明,串珠素蛋白质水平在对照组与GFP组高表达,在shRNA组低表达,shRNA组分别于对照组和GF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d各组吸光度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d对照组与GFP组细胞增殖接近正常,shRNA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对照组与GFP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sh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串珠素shRNA慢病毒转染可以有效抑制NIH3T3的增殖能力。
徐明褚言琛邹云雯
关键词:转染成纤维细胞慢病毒属
串珠素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串珠素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关系。方法建立模型,取大鼠瘢痕组织,行原代及传代培养。慢病毒干扰串珠素表达后,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Westernblot和噻唑蓝(M1Tr)法分别检测串珠素表达和细胞增殖率的变化。结果慢病毒感染后成纤维细胞串珠素mRNA表达降低(75.1±1.1)%,串珠素和bFGF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低血清培养条件下,串珠素干扰组细胞增殖率比对照组下降(40.6±3.1)%。加入1μg/LbFGF后,串珠素干扰组增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成纤维细胞串珠素表达下调后,bFGF表达亦减少,细胞增殖率下降并对bFGF的反应性降低。
刘伟良褚言琛刘伟莉王进李东梅邹云雯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串珠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shRNA慢病毒转染串珠素对大鼠硬膜外瘢痕中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2013年
目的通过研究经shRNA慢病毒转染串珠索的大鼠硬膜外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探讨其对硬膜外瘢痕组织形成的影像。方法30只Wistar大鼠行椎板切除术,建立模型,于培养4周后提取硬膜外瘢痕组织。通过组织块贴壁法培养硬膜外瘢痕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井将细胞分为3组:未转染组(空白对照组)、荧光蛋白(GFP)慢病毒转染组(GFP组)和shRNA慢病毒转染组(shRNA组.内含GFP)。成纤维细胞转染成功后,分别通过Western—blot、荧光定城PCR及MTT法榆测3组的成纤维细胞的RNA、蛋白质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差异。结果Weste11-blot检测显示shRNA纰串珠素蛋白明显低f空白对照组和GFP组。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shRNA组串珠素RNA表达低下空白对照组和GFP组。MTT检测显示0h各绀吸光度(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96hshRNA组吸光度值(A)低于空白对照组和GF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shRNA慢病毒转染串珠素能抑制大鼠硬膜外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马青跃褚言琛王进候庆先袁万青杨慧英邹云雯
关键词:转染瘢痕慢病毒属
串珠素在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中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 观察串珠素在大鼠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五组:1周组、2周组、4周组、6周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周组、2周组、4周组及6周组)大鼠制作腰椎椎板切除模型,分别于术后1周、2周、4周或6周行二次手术取硬膜外瘢痕;对照组大鼠取椎板后肌肉组织.行HE染色观察实验组硬膜外瘢痕组织的形成情况;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nvision法)观察串珠素在硬膜外瘢痕组织中的细胞来源;以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硬膜外瘢痕组织中串珠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随观察时间延长瘢痕组织逐渐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串珠素在瘢痕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胞质中呈阳性表达.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显示1周组、2周组、4周组和6周组中串珠素有明显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周组、2周组和4周组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周组和4周组比较,串珠素表达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串珠素与硬膜外瘢痕组织的形成有关,硬膜外瘢痕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是串珠素的细胞来源.
李森元邹云雯
关键词:蛋白聚糖类椎板切除术硬膜瘢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