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1295)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魏高峰陶峰舒展于旭东李勃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北京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多模医学影像数据驱动的骨骼肌力计算方法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索研究一种非侵入式的骨骼肌力在体计算方法。方法:通过采用个性化的CT及MRI影像数据,结合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的运动学、动力学模型,更加准确地估算患者在体骨骼肌力,为临床疾病诊疗及手术康复计划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结果:基于多模医学影像数据驱动的骨骼肌力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估算人体骨骼肌在体肌力,实现骨骼肌力的非侵入无创计算。结论: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医学影像数据的分析计算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针对病人的个性化建模及骨骼肌肉系统相关疾病的诊疗具有广阔的前景。提出的基于病人多模影像数据驱动的骨骼肌力计算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魏高峰陶峰朱仁心李勃
- 关键词:多模医学影像骨骼肌肌力
- 一种基于超声融合成像的骨骼肌体积测量方法被引量:1
- 2015年
- 骨骼肌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肌群协调发力产生了各种运动,骨骼肌神经生物力学协调机理研究对于许多疾病诊疗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骨骼肌力的测量一直是困扰学科界的一个难题,目前只能用表面肌电信号(EMG)测量办法来估算。基于骨骼肌的MRI影像,融合便携式超声测量,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在体骨骼肌体积测量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对骨骼肌的收缩形态进行实时在体测量,从而根据收缩形态的变化,对骨骼肌收缩肌力进行计算。
- 魏高峰陶峰宋宁
- 关键词:骨骼肌超声肌力
- 基于核磁共振成像的人体骨骼肌动态重建方法
- 2014年
- 目的:利用人体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建立一种人体骨骼肌在体三维形态快速重建的新方法。方法:选取上肢屈肘运动、下肢屈膝运动为典型运动,利用核磁共振测量技术,将屈肘运动分成4个相位,每30°进行一个静态相位的测量,不负重。将屈膝运动分成4个相位,每30°进行一个静态相位的测量,不负重。获取屈肘、屈膝运动下的骨骼肌核磁共振序列图像数据。利用水平集图像处理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配准、分割研究,利用体素法进行骨骼肌的三维形态重建,获取人体骨骼肌在屈肘、屈膝运动过程中的在体三维形态变化规律。结果:获取了屈肘、屈膝运动中在体骨骼肌的动态核磁共振图像数据,建立了相应的三维形态模型。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水平集理论和体素法的人体骨骼肌软组织医学图像处理与三维形态重建方法,为骨骼肌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于旭东魏高峰舒展倪爱娟
- 关键词:核磁共振
- 典型携运行步态下卫勤背囊运动捕捉测量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卫勤分队系列背囊是卫勤行动及灾害救援中的一种重要装备,人-囊背负系统的设计是背囊研制中的重要部分,决定了背囊的卫勤作业效能,对卫勤救治及灾害救援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典型携运行速度下卫勤背囊进行背负者步态运动捕捉测量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进行背囊人-囊背负系统优化设计的前提,也是进一步分析背囊对背负者骨骼肌肉运动系统产生的深层次生物力学影响的基础。针对这一问题,对正常行军和急行军两种情况下背负背囊时的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的运动进行了捕捉测量实验,获取了正常行军与急行军时的步态运动学数据、骨骼肌肉系统动力学数据,为背负系统的人因学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 魏高峰舒展任秋实于旭东
- 关键词:步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