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630150)

作品数:13 被引量:146H指数:7
相关作者:项坤三贺锡雯吕京崔涛李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基因
  • 4篇基因多态性
  • 3篇一级亲属
  • 3篇中毒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铅中毒
  • 2篇血糖
  • 2篇遗传易感
  • 2篇遗传易感性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彝族
  • 2篇彝族人群
  • 2篇易感性
  • 2篇糖耐量
  • 2篇同胞
  • 2篇海马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上海市糖尿病...

作者

  • 7篇项坤三
  • 6篇吕京
  • 6篇贺锡雯
  • 5篇崔涛
  • 4篇谢广云
  • 4篇李杰
  • 3篇吴松华
  • 3篇沈坤雪
  • 3篇吕新芳
  • 3篇郑泰山
  • 2篇张军
  • 2篇李杰
  • 2篇林辛
  • 2篇张丽丽
  • 2篇贾伟平
  • 2篇丁虹
  • 2篇王延庆
  • 1篇张如根
  • 1篇张蓉
  • 1篇赵红华

传媒

  • 3篇卫生研究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年份

  • 6篇2002
  • 6篇2001
  • 1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糖耐量正常同胞腰股围及比值的特点探讨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糖耐量正常同胞与无糖尿病家族史的糖耐量正常者腰、股围及比值变化的特点和意义。方法 将 40 6个 2型糖尿病家系分出一级亲属同胞正常糖耐量 (NGT)组 ,并以同胞配偶中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糖耐量者为对照组 ,再各按性别、年龄分成 2个亚组和 6个年龄亚组。比较各亚组及不同年龄亚组腰、股围及其比值的差异。结果 在 2个亚组中NGT组股围均小于对照组 (男性P <0 .0 5 ,女性P <0 .0 0 1) ;对照组和NGT组男性、女性高年龄亚组腰围、腰股比分别大于低年龄亚组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 ;各年龄亚组中NGT组腰股比均大于对照组 (P =0 .0 0 0 1)。
丁虹吴松华林辛李杰项坤三
关键词:家系糖耐量NGT
宫内铅暴露降低海马NMDAR-2AmRNA表达及影响成年后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被引量:7
2001年
本研究观察了宫内低水平铅暴露对成年后大鼠海马穿通纤维 -齿状回颗粒细胞层 L TP(长时程增强 )及 2 1日龄大鼠海马 NMDAR- 2 A(N-甲基 - D-天门冬氨酸受体 2 A亚型 ) m RNA表达的影响 ,从分子水平探讨铅神经毒性的远期危害作用。雌性大鼠从交配前 10天开始直到断乳 (产后 2 1天 )饮用含 0 .5g/ L 或 2 g/ L 的醋酸铅水 ,在仔鼠 70~ 90日龄时 ,利用在位电生理技术测定大鼠海马齿状回由强直刺激诱导的群峰电位。结果表明 ,虽然铅暴露大鼠的血铅水平已降至 10 0 μg/ L 以下 ,但海马齿状回 L TP的幅度在6 0 min时低铅组分别为 (139± 41) %和 (136± 31) % ,在高铅组为 (15 1± 32 ) %和 (145± 30 ) %而对照组均显著较高 ,分别为 (311± 112 ) %和 (319± 114) %。提示发育早期铅暴露对学习记忆的损害可能持续到成年期。以原位杂交法检测 2 1日龄仔鼠海马 DG(齿状回 )、CA1及 CA2区 NMDAR- 2 A m RNA表达情况。对 DG区颗粒细胞层 ,CA1及 CA2区锥体细胞层分析表明 ,中毒组动物 NMDAR- 2 A m 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下降幅度分别为 34%、37%和 44 %。因为 NMDA受体通道开放是 L TP触发之基础 ,所以宫内低铅暴露对 NMDA受体 m RNA表达的影响很可能是铅对 L TP远期危害的关键分子机制。
张军吕京崔涛谢广云贺锡雯
关键词:长时程增强铅中毒
Calpain-10基因多态性与糖耐量异常状态、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被引量:34
2001年
目的 观察染色体 2 q37.3NIDDM1位点的calpain 10基因 (CAPN 10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UCSNP43与糖耐量异常及其中间性状的关系。方法  32 0例无亲缘关系上海地区中国人。其中正常糖耐量 (NGT)者 148例、糖耐量减损 (IGT)者 44例及 2型糖尿病 (DM )者 12 8例。口服 75克葡萄糖后 0、30、6 0、12 0及 180分钟测血浆糖、胰岛素、C肽及游离脂肪酸。用HOMA及 30分增值公式估测组织胰岛素敏感性及 β细胞胰岛素分泌情况。用DNA直接测序检测CAPN 10的UC SNP43的基因型。结果  (1)本组中国人的CAPN 10UCSNP43GG、GA、AA基因型分布为 0 .80、0 .18及 0 .0 2。G等位基因频率为 0 .89,显著高于文献报道的白种人、Pima印地安人及美籍墨西哥人的G频率 (P均 <0 .0 0 0 1) ,而与日本人相近 ;(2 )CAPN 10UCSNP43与糖耐量异常 (IGT及 /或 2型DM)不相关 ;(3)NGT者中CAPN 10UCSNP43GA +AA型亚组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低于GG亚组〔HOMA IR的P =0 .0 0 6 ,年龄、性别、体重指数 (BMI)、腰围校正后P =0 .0 17〕。糖负荷后 0、6 0、12 0、180分钟胰岛素水平及负荷后曲线下面积高于GG亚组 (P分别为 0 .0 19、0 .0 16、0 .0 0 7、0 .0 39及 0 .0 0 9,年龄、性别、BMI、腰围及相应时间血糖值校正后P分别为 0 .0 2 6、0 .0 2 4、0 .
项坤三郑泰山贾伟平王延庆沈坤雪李杰
关键词:CALPAIN-10基因基因多态性胰岛素敏感性
Calpain-10基因的SNP组合变异与2型糖尿病及其临床代谢性状的关系被引量:23
2001年
目的 观察 NIDDM1位点 calpain- 10基因 (CAPN- 10 )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组合与中国人 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T2 DM)及有关临床代谢性状的关系。方法  2 6 8名上海地区中国人 ,其中144人为正常糖耐量 (NGT)者 ,12 4例为 T2 DM患者。予口服 75 g葡萄糖后 0、30、6 0、12 0及 180分钟测血浆葡萄糖 (PG)、胰岛素 (INS)、C-肽 (CP)及游离脂肪酸 (FFA) ,并估测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及组织胰岛素敏感性。检测 CAPN- 10 UCSNP44、- 43、- 19及 - 6 3基因型。结果  (1)中国人 NGT者 4个 SNP的优势等位基因在 UCSNP44为 T(频率 91%)、UCSNP43为 G(89%)、UCSNP19为 I(3次 32 bp序列重复 ) (6 7%)及 UCSNP6 3为 C(79%)。这些频率与文献报道的其他种群频率间差异有显著性。 (2 )中国人 NGT者中上述 4个 SNP基因型组合类型共见 14种。群体中 6 9%由 4种基因型组合构成。按 UCSNP44 - 43- 19- 6 3排列 ,这 4种主要组合分别为组合 A∶ TT- GG- DI- CC(单倍型组合 112 1/1111) (频率为 10 %)、组合 B∶ TT- GA-II- CC(112 1/12 2 1) (10 %)、组合 C∶ TT- GG- II- CC(112 1/112 1) (2 6 %)及组合 D∶ TT- GG- DI- CT(112 1/1112 ) (2 2 %)。 (3) CAPN- 10上述单个 SNP或 4个 SNP组合频率在 NGT及 T2 DM者间?
项坤三方启晨郑泰山贾伟平王延庆张蓉李杰沈坤雪
关键词:CALPAIN-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2型糖尿病
中国维吾尔族和彝族人群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基因多态性的分析被引量:18
2001年
目的 探讨中国维吾尔族、彝族人群δ 氨基 γ 酮戊酸脱水酶 (ALAD)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和MspI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RFPL)对 2 14名新疆维吾尔族人和 144名云南彝族人的ALAD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在维吾尔族人群中ALAD1 1纯合子基因型占 82 .71% ,ALAD1 2杂合子占 15 .89% ,ALAD2 2纯合子占 1.40 % ;ALAD1和ALAD2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90 .6 5 %和 9.35 %。在彝族人群中ALAD1 1纯合子基因型占 96 .5 3% ,ALAD1 2杂合子占 2 .87% ,而ALAD2 2纯合子仅占 0 .6 9% ;ALAD1和ALAD2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7.92 %和 2 .0 8%。结论 中国维吾尔族人群的ALAD2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文献报道的欧洲白人ALAD2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相近 ,而彝族人群的ALAD2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文献报道的亚洲人群相近。
吕新芳吕京崔涛贺锡雯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维吾尔族彝族
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同胞腰臀股围的变化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同胞糖代谢异常及糖耐量正常者的腰、臀、股围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在 5 6 0个临床表现为 2型糖尿病的家系中 ,去除 1型糖尿病、线粒体糖尿病和收集标本数少的家系后 ,得 4 0 6个 2型糖尿病家系。将其家系一级亲属同胞成员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GT组 ,4 2 5例 )、糖耐量减退组 (IGT组 ,79例 )、糖尿病组 (DM组 ,6 94例 ) ,并以同胞配偶中的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糖耐量者作为对照组 (C组 ,4 2 9例 ) ,比较各组间腰、臀、股围及其各个比值的 6个参数的差异。 结果  DM组腰围、腰臀比、腰股比、臀股比高于 C组 ,臀围、股围低于 C组 (腰围 P=0 .0 0 5 9,余均 <0 .0 0 1)。NGT组腰臀比 ,腰股比大于 C组 (P分别为 0 .0 0 0 9,0 .0 0 4 5 ) ,股围小于 C组(P=0 .0 32 1) ,均有显著差异。腰围、腰臀比、腰股比在 C组、NGT组、IGT组、DM组有逐渐增高趋势 ,臀围、股围在四组有逐渐减低趋势。去除用胰岛素治疗 ,或体重指数 <2 0 kg/ m2 或空腹血糖 >14mm ol/ L者比较 6个参数在 4组中的差异 ,显示上述变化趋势更显著。 结论 糖代谢异常患者 ,随着糖代谢异常的加重 ,其体脂有重新分布 ,逐渐向中心性肥胖发展的趋势。即腹围渐大 ,臀围 ,尤其是股围有逐渐相对缩小的趋势。值得注意?
丁虹吴松华林辛李杰项坤三
关键词:一级亲属臀围腰围
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非糖尿病同胞血糖、胰岛素和C-肽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7
2000年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 (DM)一级亲属 (一级亲 )成员中有关胰岛素 (INS)作用和分泌的 8个参数水平的变化。方法 以 32 0个 2型DM家系中 347名一级亲非DM非糖耐量低减 (IGT)同胞为观察组 ,32 6名非DM非IGT的同胞配偶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中空腹和 2小时血糖 ,INS、C 肽及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估 (HOMA IR)和胰岛 β 细胞功能稳态模型评估 (HOMA B)。结果 总组比较 ,一级亲的HOMA B降低 ,空腹血浆葡萄糖 (FPG)增高 (P分别为0 .0 0 2 6和 0 .0 0 0 2 )。进一步发现差异表现在≥ 40岁亚组 ,除HOMA B和FPG有类似总组比较所见的变化外尚可见到在给于 75克葡萄糖负荷后血糖、INS和C 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分别为0 .0 19、0 .0 30和 0 .0 37)。尤其表现在 40~ 6 0岁和BMI 2 2~ 2 7亚组。结论  2型DM一级亲非DM、非IGT同胞 ,尤其超过
吴松华项坤三林辛赵红华李杰陆俊茜
关键词:血糖胰岛素C肽家族聚集性
NIDDM1位点钙蛋白酶-10基因UCSNP44的变异及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讨NIDDM1位点的钙蛋白酶 10基因 (CAPN 10 )单核苷酸多态—UCSNP4 4参与中国人 2型糖尿病 (T2DM)的情况。方法  2 76例上海地区中国人 14 8例为正常糖耐量者 ,12 8例为T2DM患者 ;给予口服 75g葡萄糖后 0、30、6 0、12 0及 180min测血浆葡萄糖 (PG)、胰岛素 (INS)、C 肽(CP)及游离脂肪酸 (FFA) ,计算其曲线下面积及用HOMA公式及服糖后 30minINS/PG增值比估测胰岛 β细胞胰岛素分泌及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用自动DNA直接测序检测CAPN 10UCSNP4 4以及其毗邻的UCSNP4 3基因型。结果  (1)糖耐量 (NGT)者中CAPN 10UCSNP4 4的主要基因型为TT ,占 0 82 ;主要等位基因为T ,占 0 91。UCSNP4 4 UCSNP4 3组成的基因型组合中最多见的是TT GG(相当于单倍型组合TG/TG) ,占 0 6 4 ;最多见的单倍型为TG ,频率占 0 80。UCSNP4 4与UCSNP4 3间的连锁不平衡Δ值为 - 0 11。(2 )UCSNP4 4频率及其与UCSNP4 3的单倍型频率在NGT及T2DM者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3)T2DM患者中 ,UCSNP4 4呈TT型者空腹及糖兴奋后PG值高於非TT(TC +CC)患者 ,以年龄、性别、体块指数及腰围校正后 0、12 0min的PG及PG AUC值的差异仍有显著意义。相似情况亦见于UCSNP4 4 /UCSNP4 3单倍型组合TG/TG与TG/CG亚组比较中。此外 ,UCSNP4
王延庆项坤三郑泰山贾伟平沈坤雪李杰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
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与疾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2
2001年
吕新芳吕京贺锡雯
关键词:代谢酶基因多态性遗传疾病P450CYP450
ICA512/IA-2抗体及GAD抗体联合检测筛查自身免疫中介1型糖尿病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应用ICA5 12 /IA 2抗体与谷氨酸脱羧酶 (GAD)抗体联合筛查中国人糖尿病患者中的自身免疫中介 1型糖尿病。方法  487例中国人 ,按原WHO 1985标准诊断为非糖尿病 10 9例、IDDM 35例及NID DM 34 3例。对象血清ICA5 12 /IA 2抗体及GAD抗体的检测采用放射配体法 ,以人重组ICA5 12 /IA 2及GAD6 5为抗原 (英国RSR公司 )。结果  (1)非糖尿病、IDDM组及NIDDM组ICA5 12 /IA 2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 .9%、14.3%及 2 .3% (IDDM组比非糖尿病组及NIDDM组P均 <0 .0 0 1) ,GAD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0 .9%、40 .0 %及 10 .2 % (IDDM组比非糖尿病组及NIDDM组P均 <0 .0 0 1,NIDDM组与非糖尿病组P <0 .0 1)。 (2 )非糖尿病、IDDM组及NIDDM组ICA5 12 /IA 2及 /或GAD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1.8%、42 .9%及 11.7% (IDDM组比非糖尿病组及NIDDM组P均 <0 .0 0 1,NIDDM组比非糖尿病组P <0 .0 1)。 (3)NIDDM组中的自身抗体阳性者年龄、诊断年龄及病程均小于阴性组 (P <0 .0 5 ) ,应用胰岛素者显著多于阴性组 (P <0 .0 5 )。 75 %阳性者BMI<2 5。 (4)NIDDM组中抗体阳性者在病程≤ 1年、~ 5年及 >5年者中分别占 5 2 .0 %、30 .0 %及 17.5 % (P <0 .0 5 )。结论 在中国人临床表现为NIDDM患者中 ,至少有 12 .0 %为自身免疫中介 1型糖尿病。
张如根项坤三潘晓平
关键词:GAD抗体GAD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