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51233)
- 作品数:3 被引量:58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艳耿丹董新宁陈鲜艳汤剑平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重庆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重庆市气象局开放式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气工程更多>>
- 1961—2007年重庆风速的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37
- 2010年
- 利用重庆地区34个常规气象观测站的1961—2007年共47 a的常规风速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拟合、变化速率计算、EOF分解等方法,研究了重庆地区平均风速的时空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地区逐年平均风速呈现"春季大,秋冬小"型,47 a来各季和全年的平均风速均是显著减弱的,在20世纪70年代中前期之后出现显著的下降趋势;平均风速呈现出"全场一致"与"东西反位相"的气候变化形势,其中风速减弱的整体性变化是第一位的。
- 李艳耿丹董新宁朱焱
- 关键词:风速气候变化EOF分解
- 三峡下垫面变化对区域气候效应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7
- 2011年
- 利用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通过控制试验与改变三峡库区水体结构的理想试验,分析了三峡库区蓄水后可能引起的区域气候效应.研究结果标明:针对三峡库区气候特征的再现能力分析发现逐月模拟实验优于逐日模拟实验;三峡大坝的水体扩展引起了库区区域气候的较弱变化,平均气温与平均风速的变化较小,仅在狭窄的三峡水道上出现了弱的气温升高与风速增大的现象,变化幅度分别为0.5℃~1.5℃、0.1~1m/s;三峡库区水体面积扩大后引起了库区北部部分地区的降水增加,这主要是由于下垫面的变化与局地特殊地形相耦引起了水汽与风场的变化,从而影响了降水量的变化.三峡工程引起的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近地层,越往高层影响越小,对850hPa及以上高度层几乎没有影响.
- 李艳高阳华陈鲜艳杜钦
- 关键词:气候效应下垫面变化
- 我国近地层风能资源气候变化之未来情景预测被引量:4
- 2011年
- 利用全国600多个地面站40年的常规风速观测资料以及IPCC AR4的20C3M与SRES A2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的实验与预测结果,对比选取了能够合理再现我国近地层风能资源主要分布特征的9个气候耦合模式,采用PLS线性多元回归方法建立的多模式集合模型,预测了我国近地层风能资源在21世纪的分布特征及气候变化特点。分析结果表明:未来我国陆域近地层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与20世纪后40年基本相同,但气候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区域年平均风速在21世纪前半叶存在减弱趋势,但后半叶以增强趋势为主。
- 李艳汤剑平王元储惠芸
- 关键词:风能资源情景预测IP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