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6082)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相关作者:黄海军刘一霖刘艳霞杨成生张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黄河三角洲
  • 2篇地面沉降
  • 2篇地下水
  • 2篇地下水降落漏...
  • 2篇降落漏斗
  • 1篇地表
  • 1篇短基线
  • 1篇形变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灾害
  • 1篇水位
  • 1篇浅层
  • 1篇浅层地下
  • 1篇浅层地下水
  • 1篇人工建筑
  • 1篇咸水
  • 1篇咸水入侵
  • 1篇现代黄河三角...
  • 1篇蒙特卡洛模拟
  • 1篇矿区地表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作者

  • 4篇黄海军
  • 2篇刘艳霞
  • 2篇刘勇
  • 2篇刘一霖
  • 1篇赵超英
  • 1篇张勤
  • 1篇王耕
  • 1篇李培英
  • 1篇杨成生
  • 1篇严立文
  • 1篇毕海波
  • 1篇徐兴永
  • 1篇张翼
  • 1篇池源
  • 1篇徐丽雯

传媒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海岸工程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黄河三角洲形成时代新、厚度大的第四纪松散地层为地面沉降提供了物质基础。构造运动、沉积物固结和海平面运动等自然因素对沉降的影响由来已久。近几十年日益加剧的地下水和油气的大量开采及大规模工程建筑等人类活动成为沉降新的触发因素...
刘勇黄海军李培英丰爱平刘乐军李平闫文文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地下水降落漏斗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蒙特卡洛模型在现代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压实速率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在进行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固结压实研究中,过去传统的方法通常基于钻孔和剖面,进行局部计算分析。为克服钻孔分布不均的局限性需研究整个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浅层沉积物的压实沉降特征,基于1987年黄河三角洲地区综合工程地质勘察获取的钻孔资料,采用了数学地质中的蒙特卡洛方法,结合土力学的分层总和法对整个现代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的压实速率进行模拟,并分析了压实模拟的具体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前浅层沉积物的90%累积概率(P90)的压实速率变化范围为0.18~9.07mm/a,影响模拟沉积层的压实速率主要因素为沉积物的初始孔隙比、压缩系数和平均沉积速率,上述要素均与压实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软土层应是浅沉积地层压实沉降的主要贡献层。提出按照时间序列分别对不同流路时期叶瓣进行模拟,更符合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沉积环境和历史,并对比23个地面沉降水准监测数据,定量分离了浅层沉积物固结压实分量,其约占沉降总量的13%。
张翼黄海军刘艳霞刘一霖
关键词:蒙特卡洛模拟现代黄河三角洲
矿区地表大量级沉陷形变短基线集InSAR监测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针对矿区地表大量级形变导致的InSAR影像配准精度低、可监测性差、探测量级小、地表沉陷前后完整形变信息难以获取等问题,研究了相应的偏移量追踪法、FFT过采样法、滤波技术与基线精化等数据处理方法,并利用短基线集(small baseline subset,SBAS)技术,使距离向配准精度、最大累积探测量级得到明显提高,矿区地表形变可监测性有了很大改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获得了2008—2011年间研究区开采进程中地表大量级沉陷的完整形变时间序列,而且其监测结果与外业实测数据以及采矿进程资料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对矿区地表形变剖线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开采工作面地表形变的时空演变规律。
刘一霖张勤黄海军杨成生赵超英
关键词:SBAS
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动态变化及其环境灾害效应研究
通过GIS分析黄河三角洲不同地貌区浅层地下水水位与开采开采动态及其成因,进而分析了地下水动态变化的环境地质效应,发现黄河三角洲南部山前冲洪积平原(广饶县)尤其井灌区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剧烈,含水层超采造成地下水降落漏斗遍布...
刘勇徐兴永李培英池源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咸水入侵
文献传递
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工建筑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选取黄河三角洲地区4个年份(1976,1986,1996和2006年)的Landsat MSS/TM数据,以东营市为研究对象,对其境内建筑比较密集的典型中心城区(市中心)、县(垦利县)、镇(孤岛镇),运用ArcGIS对这3个区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得到建筑面积的变化情况。利用土力学的分层总和法,结合东营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建筑荷载状况,计算城镇建筑物对地面沉降的贡献值。计算结果表明,东营中心城区、垦利县、孤岛镇1976—2006年建筑物导致地面年平均沉降量为2.42,1.11,0.23 mm,所得结果与现有资料数据监测到的这几个地区的沉降量情况吻合较好。
徐丽雯黄海军刘艳霞毕海波王耕严立文董慧君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分层总和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