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j06k06)

作品数:3 被引量:44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振林尹燕枰李圣福于安玲高荣岐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2篇氮代谢
  • 2篇蛋白质
  • 2篇形成期
  • 2篇籽粒
  • 2篇籽粒形成
  • 2篇籽粒形成期
  • 2篇相关酶
  • 2篇相关酶活性
  • 2篇粒形
  • 2篇酶活性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含量
  • 1篇淀粉
  • 1篇淀粉合成
  • 1篇弱筋小麦
  • 1篇施硫
  • 1篇强筋
  • 1篇子粒
  • 1篇巯基

机构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尹燕枰
  • 3篇王振林
  • 2篇闫素辉
  • 2篇高荣岐
  • 2篇于安玲
  • 2篇李圣福
  • 1篇蔡瑞国
  • 1篇王平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施硫对小麦子粒形成过程中蛋白质与巯基、二硫键的含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在土壤耕层有效硫含量为7.28 mg/kg的条件下,选用不同冬小麦品种济麦20、淄麦12、鲁麦21和山农139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用硫肥对小麦不同穗位和不同粒位子粒蛋白质与巯基、二硫键含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肥对上部穗位粒的蛋白质含量的提高作用大于其他穗位粒;增加了高蛋白含量品种济麦20和淄麦12的弱势粒子粒蛋白质含量,增加了上部小穗位子粒和中部穗位强势粒的巯基含量,提高了不同穗位子粒二硫键含量;而对不同粒位子粒二硫键含量的影响则因品种而异。施用硫肥使小麦面粉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评价值均有一定提高,但不同品质指标对施用硫肥的反应存在差异。与子粒形成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相反,巯基的含量变化呈先升后降的规律;二硫键的含量变化趋势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相似,但最小值出现时间略有延迟。
李府王振林李文阳王平王树刚王海伟尹燕枰
关键词:硫肥小麦蛋白质巯基二硫键
强、弱筋小麦籽粒形成期蔗糖、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及其与氮代谢的关系被引量:17
2008年
2005—2006年生长季,以小麦强筋品种藁城8901和弱筋品种豫麦50为材料,研究了灌浆期籽粒和旗叶氮代谢底物含量与相关酶活性变化、蔗糖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及籽粒淀粉积累特征,分析了氮代谢与籽粒淀粉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旗叶蔗糖合酶(SS)和磷酸蔗糖合酶(SPS)、籽粒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可溶性淀粉合酶(SSS)、束缚态淀粉合酶(GBS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两品种比较,除AGPP活性峰值豫麦50低于藁城8901外,其他酶活性峰值均是豫麦50高于藁城8901。相关分析表明,藁城8901支链淀粉积累速率与SS、SPS、AGPP和SBE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7**、0.8857**、0.6489**和0.5980**;直链淀粉积累速率与SS、SPS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16**和0.7750**。豫麦50支链淀粉积累速率与SS、SPS、AGPP、GBSS和SBE活性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82**、0.6762**、0.7028**、0.8749**和0.5433*;直链淀粉积累速率与SS、SPS和SBE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28**、0.8428**和0.8603**。两品种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开花后逐渐降低,且藁城8901的NR活性一直高于豫麦50。硝态氮和氨态氮含量与NR、GS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藁城8901的NR、GS活性与SS、SPS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而豫麦50只有GS与SPS达显著负相关(r=-0.5212*)。上述结果表明,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淀粉合成积累受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藁城8901较高的NR活性抑制与蔗糖合成有关酶SS、SPS的活性,导致淀粉合成积累速率降低。由此可见,SPS/NR比值对淀粉合成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李建敏王振林高荣岐李圣福蔡瑞国闫素辉于安玲尹燕枰
关键词:强筋氮代谢淀粉酶活性
不同蛋白质含量小麦品种籽粒形成期氮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比较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通过对不同蛋白质含量小麦品种籽粒形成期旗叶、籽粒氮代谢主要物质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分析,阐明其源、库氮形态以及相关酶活性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高、中、低蛋白质含量的小麦品种各2个,研究籽粒形成期硝态氮、氨态氮与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变化特征。【结果】不同类型小麦籽粒形成期蛋白质含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蛋白质积累量呈现为高蛋白含量品种>中蛋白含量品种>低蛋白含量品种。随籽粒发育,3种类型品种籽粒硝态氮含量逐渐下降,成熟时高蛋白含量品种>中蛋白含量品种>低蛋白含量品种。籽粒、旗叶氨态氮含量与籽粒硝态氮含量呈类似变化趋势,成熟时氨态氮含量因品种而异。旗叶NR活性随籽粒成熟而降低,低蛋白含量品种NR活性低于高、中蛋白含量品种。旗叶和籽粒GS活性均随籽粒的成熟而下降,中、高蛋白含量品种趋势相似,而低蛋白含量品种籽粒和旗叶GS活性变化趋势不同,籽粒成熟时旗叶仍保持较高的GS活性,而籽粒GS活性则降至很低。【结论】籽粒硝态氮含量与旗叶NR活性和籽粒GS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氨态氮含量与旗叶NR、GS和籽粒GS活性的相关性均亦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高蛋白含量品种由源(叶)向库(籽粒)供给硝态氮的能力强于中、低蛋白含量品种。但低蛋白含量品种对硝态氮的利用更为充分。高蛋白含量品种较高的旗叶NR活性和较高的籽粒GS活性使其氮素同化能力高于中、低蛋白含量品种,这为籽粒蛋白质合成提供了充足的底物,有利于蛋白质的积累。
李建敏王振林尹燕枰高荣岐李圣福闫素辉于安玲
关键词:小麦蛋白质含量氮代谢酶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