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503)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4
相关作者:彭卫军唐峰蒋朝霞管生毛健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磁共振
  • 3篇肝癌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肝细胞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代谢产物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血液动力
  • 1篇血液动力学
  • 1篇亚硝胺
  • 1篇液动
  • 1篇诱导大鼠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细胞
  • 1篇原发性肝细胞...
  • 1篇栓塞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附属...
  • 3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5篇彭卫军
  • 3篇唐峰
  • 2篇赵卫东
  • 2篇毛健
  • 2篇蒋朝霞
  • 2篇管生
  • 1篇周康荣
  • 1篇杨天锡
  • 1篇严昺
  • 1篇陈灏
  • 1篇吴斌
  • 1篇陈中伟
  • 1篇奥红
  • 1篇陈忠伟
  • 1篇李卉
  • 1篇陆洪芬
  • 1篇刘鲁明
  • 1篇顾雅佳
  • 1篇刘士远
  • 1篇李建奇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肝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原发性肝细胞癌癌前病变血液动力学的MR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癌前病变血液动力学的特征。方法用MR灌注扫描(MR perfusion,MRP)的方法对实验诱发大鼠肝脏的HCC癌前病变阶段到癌变阶段的血液动力学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在MR T2WI检出并与病理对应良好的46个结节中有9个再生结节(regenerative nodule,RN)、22个HCC癌前病变即发育不良结节(dysplastic nodule,DN)、10个早期HCC和5个HCC。RN、DN、早期HCC和HCC结节及邻近肝实质的平均阳性强化积分值(positiveenhancement integral,PEI)分别为205·67±31·17、161·94±20·74、226·09±34·83、491·86±44·61、204·84±70·19。将结节PEI值和结节旁肝组织PEI值对比,发现9个RN与邻近肝实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30,P=0·06),MRP图像的动脉期和门脉期RN均呈等信号;DN较邻近肝实质低,并有统计学意义(t=-3·64,P=0·02),DN的血流灌注曲线于动脉后期较邻近肝实质下降,MRP图像动脉期呈等信号,门脉期为低信号。10个早期HCC中4个结节表现为低灌注,PEI值低于邻近肝实质,动脉期呈稍低信号,门脉期为等信号;6个早期HCC显示为稍高灌注,PEI值稍高于邻近肝实质,动脉期为稍高信号,门脉期呈稍低信号。5个HCC呈典型的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呈相对低信号,结节灌注曲线动脉段较邻近肝实质有明显抬高,结节较邻近肝实质的PEI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P=0·02)。结论MRP能反映HCC癌前病变结节演变过程中血流的改变,HCC的血流灌注量较邻近肝实质明显增多;DN的血流灌注量较邻近肝实质减少。
管生赵卫东周康荣彭卫军毛健唐峰陈忠伟曹光孙非
关键词:癌前状态
IN VIVO ~1 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N EVALU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TS EARLY RESPONSE TO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被引量:25
2006年
客观:调查值在 vivo 质子在对 hepatocellular 癌(HCC ) 和监视器的评价的磁性的回声光谱学(太太) 它立即在 transcatheter 以后的新陈代谢的变化动脉的 chemoembolization (不作声) 。方法:在这未来的研究,有大 HCC 的 28 个连续病人(> 或 = 在直径的 3 厘米) 由好针渴望活体检视证实了被招募。所有肝的损害和某 uninvolved 肝实质的 1H 太太与 1 被执行。5T 全部身体先生扫描仪。在他们之中, 15 个案例大约一个星期再被评估在以后不作声。主要代谢物象胆碱和类脂化合物和 afterinterventional 治疗在前那样被测量估计肿瘤的早反应。结果:在肝的 1H 太太的 Thetechnical 成功率高(33/41, 80%) ,仔细与呼吸运动,损害的地点,和 voxel 的尺寸有关。在系列, HCC 的胆碱混合物山峰与 uninvolved 肝实质相比提高了。在以后不作声,振幅和胆碱回声山峰的区域显著地下降了(从 0.352 +/- 的 choline-to-lipid 比率 0.080 ~ 0.167 +/-0.030, P = 0.026;从 0.205 +/- 0.060 ~ 0.070 +/-0.020, P = 0.042,分别地) ;然而,类脂化合物回声山峰上升了。结论:然而,在 vivo 1H,太太为大焦点的肝的损害的评估是技术上可行的重制度和稳定性不是几乎平淡的先生扫描。1H 太太能监视早阶段 HCC 在以后的新陈代谢的变化不作声但是限制 likequantification 仍然存在。
Bin WuWei-jun PengPei-jun WangYa-jia GuWen-tao LiLiang-pin ZhouFeng TangGuo-ming Zhong
关键词:磁共振技术动脉代谢产物
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细胞癌系列病理改变及其磁共振成像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新型 1 5T双梯度多通道临床磁共振机对二乙基亚硝胺 (DEN)诱发大鼠肝癌模型肝脏系列病理变化的成像效果 ,并对该技术的价值及前景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4 0只 ,对其中 30只实施DEN干预 ,另外 10只作为对照 ,根据前期实验的病理结果确定该模型干预期为 14周 ,扫描采样时段在第7~ 2 0周 ,其中 7~ 13周为早期 ,14~ 2 0周为晚期。每 2周随机抽取干预组大鼠 4只、正常组 1~ 2只进行磁共振扫描。采用 3英寸表面线圈 ,并在控制呼吸伪影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于扫描次日处死动物 ,选择性分区取样分析了 72个结节。结合病理检查结果 ,对不同阶段的磁共振显示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中有 4只干预组大鼠意外死亡。干预组 2 6只、对照组 10只被完整实施相应的处置。在早、晚期中包含的干预组及对照组大鼠数分别为 14、5只和 12、5只 ,在晚期干预组中 8只有肝癌结节出现 ,其直径可达 2 0mm以上。对这 36只进行的磁共振扫描显示 ,在大鼠的肝癌演进过程中 ,先后有肝组织中毒性炎症、轻度纤维化、肝再生结节 (RN)的形成、肝变异结节 (DN)及癌结节 (HCC)的出现等改变。对 72个不同性质结节的分析显示 ,在T1WI上HCC以低信号为主 (7/11) ,但部分DN也可以呈低信号 (4/ 18) ;T2 WI可以显示更多?
赵卫东管生李卉奥红陈中伟彭卫军毛健
关键词:二乙基亚硝胺磁共振扫描DEN肝再生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肝癌诊断及治疗后疗效评价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肝癌的治疗方法日趋多样化,对治疗后的随访及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MRS、DWI及PWI在内的功能磁共振是一种无创性检测方法,可以从局部及整体了解肝脏的代谢、能量及血流等的变化,其在肝脏显像中的不断发展对评价肝癌治疗后的疗效及预后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旨在揭示肝脏功能磁共振的原理以及目前在辨别肿瘤生物学特性中的作用,评价肝癌对治疗的反应,并探索性地提出了功能磁共振在肝癌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蒋朝霞彭卫军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肝肿瘤
弥散成像在肝细胞肝癌及TACE治疗后的应用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细胞肝癌(HCC)的应用及介入治疗前后监测肿瘤变化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1例确诊HCC进行屏气状态下多个弥散梯度因子(b值=200s/mm^2、400s/mm^2、600s/mm^2、1000s/mm^2、2000s/mm^2)的弥散加权成像,选用自旋平面回波(SE-EPI)序列(TR/TE=2000/46.7-78.1ms,层厚:8mm,层距:2mm),对肿瘤层面的瘤灶、邻近未累及肝实质区与背景噪声的信号强度(SI)进行测量,并观察经皮插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前后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趋势。结果:随着b值的增加,肝脏DWI图像质量呈下降趋势。低b值DWI图像清晰但存在较明显的T_2透过效应;高b值时则图像模糊信号接近于背景噪声,当b值取600s/mm^2时,肝癌肿瘤与肝实质之间存在着最佳对比度。介入治疗后肿瘤的ADC值普遍有所增大,其中高b值时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屏气状态下DWI在肝脏肿瘤的应用完全可行,ADC值在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趋势可能具有监测肿瘤内部坏死情况的价值。
吴斌彭卫军陈灏刘鲁明唐峰李建奇顾雅佳杨天锡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在肝癌动脉化疗栓塞后早期监测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 评价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兔VX2肝癌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监测肿瘤坏死中的作用。方法(1)选用3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其中6只为种兔,将VX2瘤组织碎块种植于肝包膜下,建立移植性肝癌模型。(2)2周后将接种成功的24只VX2兔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常规MRI用FSE序列;DWI检查用SE-EPI序列(TR/TE=3000.4000ms/50.9-70.2ms;层厚为3mm;层距为0.5mm;FOV为12cm×12cm;b值为600s/mm^2)。(3)将24只兔平均分为A、B两组。A组动物MRI检查后用超液化碘油与阿霉素制成乳化栓塞剂行TACE治疗,B组不治疗。(4)治疗后3dA、B两组均行MRI检查,方法同(2)。在肿瘤内分散放置3个感兴趣区(ROI),分别测得3个ADC值,取平均数。(5)检查完毕后将所有动物处死取肝脏做病理,测量肿瘤坏死范围,以百分数表示。测量A、B两组的ADC值,研究其与肿瘤坏死百分数的相关性。结果24只(100%)动物接种成功,2周后肿瘤直径约l一2cm。治疗后A组平均ADC值为(1.92±0.19)×10~mm^2/s,B组平均ADC值为(1.634±0.12)×10^-3mm^2/s;A组肿瘤坏死率约为94%,B组为50%;A组平均坏死率为(89.1±0.4)%,B组平均坏死率为(46.6±0.5)%。A、B两组间ADC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坏死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和0.89。结论ADC值与肝癌TACE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密切相关,可用于早期监测TACE的疗效。
蒋朝霞彭卫军李文涛唐峰瞿旭东王建华刘士远严昺陆洪芬
关键词:VX2肿瘤肝动脉化疗栓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