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SGL06-14)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蒲晓强陶小晚钟少军张会领李艳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粒度
  • 2篇南海北部
  • 2篇南海北部陆坡
  • 2篇南黄海
  • 2篇沉积物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球化学意义
  • 1篇地球物理
  • 1篇沿岸
  • 1篇沿岸流
  • 1篇有孔虫
  • 1篇水合物
  • 1篇水团
  • 1篇酸盐
  • 1篇碳同位素
  • 1篇碳同位素特征
  • 1篇天然气水合物
  • 1篇同位素

机构

  • 4篇广东海洋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青岛海洋地质...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4篇蒲晓强
  • 2篇钟少军
  • 2篇陶小晚
  • 1篇于雯泉
  • 1篇姜在兴
  • 1篇张会领
  • 1篇刘刚
  • 1篇李艳

传媒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4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南黄海沉积物粒度测试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选取多个南黄海表层和浅表层的沉积物样品,分别以两种方法做前处理并采用激光粒度仪测试后,通过测试结果的对比,来探讨不同前处理方法对南黄海沉积物粒度测试的影响。南黄海的样品经过有机质和碳酸盐去除处理与未经过处理所测得的粒度概率分布曲线和粒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粒度概率分布曲线其峰值数、峰态及粒径分布范围发生明显变化,对水动力条件分析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而粒度参数则具有平均粒径增粗、分选变差、偏度更为正偏、峰度更宽等特征,但多数没有改变参数的描述等级。这些粒度特征与南黄海沉积物中碳酸盐和有机质含量较低有关。因此,对不同海域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时,应首先通过对比实验优选合适的前处理方法,以得到符合调查研究要求的粒度参数结果。
蒲晓强钟少军
关键词:粒度前处理激光粒度仪南黄海
南黄海部分典型海域沉积物粒度特征被引量:10
2009年
为了研究南黄海不同典型海域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和水动力条件的响应特征,对南黄海海域6个柱状样沉积物进行了激光粒度测试,得到样品的粒度概率分布曲线、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度和峰度等粒度参数,初步探讨了南黄海不同海域特征水动力条件下粒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山东半岛东侧海域具有沿岸流水动力条件强,黄河物质输入量大,导致沉积物具有粒径较粗、极正偏和单峰分布的粒度特征;在山东半岛更靠东的海域,水动力条件减弱,受沿岸流和冷水团的共同作用,沉积物具有粒径较细及双峰分布的粒度特征;靠近冷水团中心的沉积物主要受冷水团的作用,沉积物具有垂向均匀且较细、负偏及单峰分布的粒度特征,与此处非常弱且单一的水动力条件相关联;老黄河口外的水下三角洲主要受到沿岸流的侵蚀与改造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改造作用的强度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随之增强,沉积物粒度也由细变粗;以沿岸流侵蚀作用为主的南黄海西部海域,沉积物粒度较粗,概率分布曲线呈粗端多峰分布。因此,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很好地记录了南黄海不同的典型沉积环境中的水动力条件状态和特征。
蒲晓强陶小晚
关键词:南黄海沉积物粒度沿岸流冷水团
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4
2009年
南海北部陆坡海域具有十分有利的水合物生成和赋存的构造、沉积等条件,从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2个方面对近期南海北部陆坡的水合物勘探工作和成果进行了综述。南海北部陆坡水合物存在的地球物理证据主要包括:地震剖面出现BSR、阻抗空白带、速度及振幅结构(VAMP)异常等;地球化学证据有:沉积物孔隙水氢氧同位素、孔隙水离子浓度、酸解烃、自生矿物及碳硫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指标的异常。这些证据显示南海北部陆坡的西沙、东沙和台西南等海域具有较好的水合物勘探前景。
蒲晓强陶小晚张会领
关键词: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地球化学
南海北部陆坡NH-1孔沉积物中碳酸盐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被引量:5
2009年
源于深部天然气藏渗漏或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的甲烷,可导致海洋沉积物中生成δ13C明显负偏的碳酸盐矿物。对NH-1孔沉积物样品的碳酸盐含量、全岩碳酸盐及生物碳酸盐δ13C、有机碳含量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较高(平均6.90%);全岩碳酸盐δ13C(-6.09‰^-0.48‰)与正常海相碳酸盐相比明显负偏;浮游有孔虫(G.rube)壳体碳酸盐δ13C(-0.834‰~0.004‰)明显低于正常值。结合海域的地质特点,认为这很可能是沉积物中较高甲烷通量背景条件下自生碳酸盐的形成所导致的。有机碳、氮数据与全岩碳酸盐δ13C的相关性分析指示了有机质也可能是全岩碳酸盐δ13C偏低的根源之一。因此,NH-1孔碳酸盐碳同位素特征是较高甲烷通量背景下甲烷缺氧氧化-硫酸盐还原及有机质缺氧氧化-硫酸盐还原等地球化学过程的综合反映。全岩碳酸盐δ13C含量可用于指示沉积物中自生碳酸盐矿物及较高甲烷通量的存在。
蒲晓强钟少军李艳于雯泉刘刚姜在兴
关键词:碳同位素浮游有孔虫
共1页<1>
聚类工具0